笔趣阁

日照小说>弯腰的时候腰突然间咯噔一下很疼 > 21 第 21 章小修(第4页)

21 第 21 章小修(第4页)

奉颐也安于这样的氛围,慢慢拍慢慢学,将先前从表演课上的内容融会贯通。

只是,实力与梦想相差甚远,偶尔在监视器前跟着导演复盘时,悄悄将自己与他人专业的表演相对比,便会一阵挫败。

二十来岁的姑娘正是要强要面子的时候,杨晟导演看出她的心急,好脾气安慰着她:“演戏是一门艺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就扎实了。”

言外之意就是让她不要过于着急撕掉那“花瓶”的标签。

奉颐在这件事情上有种过度的较真。

她知道杨晟的话是鼓励与安慰,但这也恰巧无声证明了:她的确需要精进演技。

杨晟是专业人士,他对演技有一套非常高专业的评价和标准,而她没有够格。

在这种专业的默认之下,她才愿意去正视予盾问题。譬如:那些流言中对她所谓的贬低与看不上,竟然都是真正的事实。

难道不难受吗?

有一天你突然发现,那些诋毁与轻蔑你的理由,都是真的。而在此之前为防御这些流言蜚语所累建起来的高塔,也因此轰然坍塌,不堪一击。

年轻的时候,许多事儿都不容易参悟。奉颐对此有很深的心结,严重的时候成宿成宿地睡不着。

而世事无常,往往就是越怕什麽就来什麽。

《海上共明月》即将杀青的那段时间,奉颐突然又在网上火了起来。

这次的势头与热度远甚从前,就连常师新也猝不及防,摸不着头脑。

不仅火得莫名其妙,那些关于奉颐的热度关键词,也不是什麽好词。

不知是哪个爆料博主发了一期视频,将奉颐先前在洗手间揍刘阿诗的视频泄露出去了,有人在评论区点了一句“这不是前段时间那个花瓶姐麽”。

就这麽一句,霎时哄闹开来。

一夜之间,“没素质”“人糊脾气大”“资源糊咖”“廉价花瓶”“又一业馀人想来恰烂钱”……所有恶意的标签全都贴在了她身上。

他们笑着调侃她中看不中用,将她好强的自尊心击了粉碎。更过分的是许多看热闹的男人竟然对视频中的她开起了荤段子玩笑,引得一帮人附和。

常师新一头雾水,连夜循着业内的人脉摸过去,这才搞清楚了来龙去脉——

是当初刘阿诗抢她的那部戏,播了。

刘阿诗背後的团队有点东西,揪着那一个镜头大夸特夸,并且趁热将她送进某个大热综艺,其间营销得当,涨了一波小小的名气。

巧的是,夸赞刘阿诗演技的视频里,几乎都有意无意地捆绑着奉颐当时小火出圈的演技拙劣的片段。

一个科班出身,一个业馀选手,这麽一对比,二人之间的差距就愈发明显。

于是,针对奉颐的负面新闻铺天盖地而来。

後来奉颐再回忆,好像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她有了话题度。从此,陷入无休止的纷争与谈论。

她的缺陷被媒体们无限放大,他们仿佛揪到了流量密码,将她刚学表演时因为琢磨不畅而或僵硬或过度的表情管理丶平淡如盐的台词功底拉出来大肆鞭策。

网络上的人也被人刻意带着风向与节奏,觉得她不适合演戏,赶紧滚出演艺圈才是硬道理。

这样说可能不太准,但她确实有那麽点儿“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感觉。

奉颐一新兵蛋子哪儿见过这架势,即使有所准备,却还是在蜂拥而上的网络大军面前败下阵来。

看不见的敌人,即使是发泄,也如揍在棉花上的拳头,什麽用都没有。

但最让人丧气的,还是那些个恶意却真实的对比。

——她的能力竟然还比不过刘阿诗。

没受过这种屈辱,奉颐也没修炼到能云淡风轻面对一切的程度。那段日子她成天都不爽快,抓着程云筝倾诉,谁知程云筝却摸摸她的头,说:“成名的代价就是这样啊傻姑娘。改天有空哥哥陪你喝酒,别难受嗷。”

可这算哪门子成名?

人气平平,口碑却先崩盘了。

奉颐觉得建立公关团队刻不容缓,常师新也正有此意,嘴上却淬了毒似地说:

“可你也得到流量了不是麽?”

奉颐那次被气得吐血。

没人理解她的痛苦与焦虑。

剧组里也有与她关系好的同事,以及女主李栀子,看见她的网暴消息後,都有意无意地跑过来安慰她。

听说也有知情人在网上替她发过声,意思是说她本人很踏实很努力,还请大家莫要这样针对一个小姑娘。

只是这种声量终究太小,更不是网民所感兴趣的发展方向,在如此庞大的节奏之下,这种声音根本翻不起风浪。

她老是口头上说自己没受影响,但其实在说这话的时候,心底里都在颤抖。

那天晚上,她终于还是忍不住了,正好这时候在北京拍戏取景,她干脆一脚踢出程云筝,两个人勾勾搭搭地跑去了某个小酒馆里喝酒。

短短三杯烈酒下肚,程云筝已经将刘阿诗放在嘴里鞭尸无数次。

“咱俩太难了!太难了!!”程云筝坐在露天场地里,仰天大吼一声。

和程云筝这种有怨气就释放的直性子不同,奉颐许多时候都爱将情绪憋在心里不肯表露。这些时日她强撑了许久,只有同程云筝在一起时,那一星半点儿的难过情绪才能释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