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股东风刮得妙极了。
它是在奉颐人气暴涨丶口碑逆转,且获得华章奖最佳新人奖项後,第一部登上银幕的作品。
它的定位依然未变,且万衆瞩目。
电影院的票房同电视剧数据不同,一票一钱,造不得假,演技更是如此。
所有人都在等着它的市场反馈。对家备好黑通稿洗脑,随时准备拉她下马,前段时间与男主不和的传言正是一个信号;各资方丶电影制作人丶此次加注在她身上的千万资本个个翘首以盼这个电影圈新人的号召力与影响力;连同与她有过合作的品牌方,不管大的小的丶合作过的合作中的,全都关注着它的口碑与动向。
这是个无比现实的圈子。
如若她春风得意,自然一切顺风顺水;但若不慎跌落,便墙倒衆人推。
而她要一步一步往上爬,要在电影圈站稳脚跟,要得到更多的资源,要成为投资人眼里更大的谈资。
所以她比谁都渴望这部电影的成功。
电影进入宣传期,奉颐收起恩怨,同宋文席齐心协力逢场作戏。
能混到这个地位的人多少有些东西,至少在该有的场合做该做的事,这方面奉颐倒是无需操心。
曾经跟着经历过几次电影宣传流程,如今作为主角扛起宣传大旗也就有样学样。
换作其他人也许不行,但她学样的对象是金宥利,金宥利在圈中的营销能力是出了名的一把好手,奉颐跟着学了许多,青涩的言行中,总归是有了些范儿。
电影定档在七月暑期。
正符合电影受衆人群放假高峰期。
上映第一天,常师新行程之忙,飞了一趟国外。但团队聚精会神,实时关注首日票房数据。
那天奉颐还在为电影宣传奔走努力,因为前一日预售效果不佳,甚至一夜未寝,翻来覆去地想法子如何兜底力挽狂澜。
一般而言,预售票房是市场预期的风向标,预售票房若能达标,那麽首日票房必然漂亮。
可那个预售数据却停在一个不尽人意的数字。
公关部粟粟过来安慰她,说文艺片就是这样,靠的是後期口碑,仅凭首日数据也不可靠,次日涨幅才是真正的判定方向。
奉颐问粟粟:那首日数据如何,次日才能大获全胜呢?
粟粟想了想,给了她一个大概率答案:首日黄金场次上座率大于80%,次日排片也许会增多,说不定趋势能好。
奉颐点点头,同粟粟结束聊天後还是有那麽点颓,气氛莫名就变得紧张压抑,就连程云筝那晚也发了一条微信过来:
【你是不是紧张了?传染给我了!!】
奉颐没搭理这人。
饶是焦躁如此,却也还是稳住了不安的心。
早上醒过来时,她深呼吸一口气,又狠狠吐出,然後告诉自己:没关系奉颐,只要还活着就有的是机会,千万不要害怕失败。
大概是安慰剂效应,竟然也起了些效果。
首日,九点开始,票房数据开始慢慢活跃啓动。
奉颐中午时候抽空看了一眼数据,舌尖忽然泛起了铁锈味。
她咂咂嘴,明明什麽事儿都没有。
电影放映前期是最忙最紧张的,整个团队都需要时刻关注票房变化,以此不断调整营销策略。
奉颐积极配合,忙得连手机也没时间看,只闲暇时听见几个工作人员在讨论,说好像票房涨得还挺好。
奉颐短暂留意了一下,那几位姑娘话都说得保守,听不出什麽大概来。
索性放弃。
是等到晚上快接近接近晚上十一点,票房高峰期差不多已经过了时,她才终于歇下来,想要抽空亲自看看手机。
宁蒗却在这时候冲进酒店房间来。
“奉颐!”
宁蒗拿着手机,高声尖叫着冲进来。
奉颐猛一擡头,捕捉到宁蒗喜悦得近乎欲言又止的表情,心里咯噔一下,仿佛明白了什麽。
果然,宁蒗下一刻激动叫道:
“首日黄金场次85%!口碑发酵起来了!”
“两亿!票房快破两亿了!!”
【作者有话说】
这叫什麽?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