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各有心思
九月上旬卖冬装其实有点早,沪市夏季长,能从六月初一直热到九月中,就算降温,到十月中旬前穿长袖都够。
但上新不是说要立刻把货卖出去,而是为了告诉顾客,我们店里有冬装卖。就算顾客这次是为了秋装来的,也只买了秋装,只要她需要冬装的时候能想到你店里有,目的就算达到了。
而且沪市秋天很短,可能十月中旬长袖衬衣都撑得住,进了十一月,就要穿厚外套了。提前一个多月买冬装,其实也不算很早。
何况叶薇卖的还是童装,当父母的自己觉得冷了无所谓,但孩子衣服薄了万万不行。
再加上叶薇想着还有两天是中秋节,设置了为期三天的优惠活动,折扣和上次一样,还是两件九折三件八折。
也就是说,标价六十九块九的冬装,买三件折扣下来才五十多。
知道活动後,叶薇那些老顾客都来了,这个要两件,那个要三件,凑不到折扣的就一起下单,人人都是八折。
一晚上下来,叶薇卖了近四十件冬装。
秋装销量则要更高一些,至于其中原因,一是叶薇搞的是中秋活动,不分新旧款,秋装也一样打折。
而秋装价格相对便宜,马上又要降温,现在买了秋装,洗干净说不定过几天就能上身,大家自然更愿意把钱花在刀刃上买秋装。
二也是沾了老林老朱昨天搞活动的光,因为他们卖的衣服价格便宜,活动折扣又低,吸引了不少人来。
但有人更在意价格,就会有人更看重质量,前者看到便宜就直接下单,後者摸着衣服觉得质量太差,自然会选择放弃购买。
昨天其实有不少看中款式,但看不上老林老朱进货质量的人转去了叶薇摊位,只是其中大部分人对叶薇摊位的服装质量满意,却又觉得价格有点高,所以犹豫不决。
叶薇知道他们的顾虑後,就说了今天有活动的事,这些人犹豫不决的人得知折扣,在心里算了笔账後果断决定今天来买。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老林老朱昨天的活动也给叶薇引流了。
此外还有些没有赶上活动的,今天再来老林老朱摊位已经没有活动,卖剩下的几件衣服质量比叶薇摊位差就算了,价格也不便宜,还不如在叶薇这里买。
最後算下来,叶薇这晚卖了足足六十件秋装。
加上冬装和玩具,她摊位的单日毛利首次突破了四位数。
老林虽然不知道叶薇具体赚了多少钱,但看到那些被他们昨天搞的优惠活动吸引,特意过来打听消息,却因为他们摊位缺货且没有活动,而被叶薇新搞的活动吸引走并下单的顾客,他整个人越来越焦躁。
晚上回去後,他更是一晚上没睡好,第二天一跟老朱碰头,就说:“这样不行,我们得想个办法?”
老朱也在琢磨这件事,一听就知道他说的什麽,问道:“想什麽办法?”
老林当时没说,等去了夜市,拿到黑板便在上面写下“全场一律八折,活动长期有效”,以及“童装三日内到货,可口头预定”两句话。
然後,他拿出之前去深市进货时的照片,用胶水贴到了黑板上,以便让新来的顾客知道,他家童装款式和叶薇家里一样。
手段虽然不怎麽光明正大,但效果立竿见影。
那些冲着活动来,对服装质量要求不高的顾客,在得知老林摊位的活动打算一直做下去後,都决定等他货到再买。
于是活动第二天,叶薇摊位的秋装销量开始断崖式下降。
到第三天,买冬装的人都少了。
原来,老林他们虽然没有叶薇卖的冬装照片,但如果有顾客问起,他就会说会尽快进同款冬装,并保证价格远低于夜市其他摊位的。
那些冲着活动提前买冬装的顾客听了,自然也愿意等,毕竟他们不着急买冬装。
而且他们不止自己等,还会跟身边的亲朋好友透露这消息,一来二去,这消息就传开了。
到中秋这天晚上,才刚八点半,叶薇摊位就没什麽人了。
她见守在这里也是浪费时间,便起身去收挂起来的衣服,放假来帮着摆摊的叶兵看到,连忙问道:“姐你干什麽?怎麽这麽早就收摊了?”
叶薇侧过头看着他问:“早点回家过中秋难道不好?”
叶兵当然想早点回去过节,但他想的是他们生意好,赚够了钱潇洒回去,而不是因为别人耍手段没有顾客,不得不回去过节。
想到今晚没有顾客的原因,叶兵皱着眉说:“我们现在收摊,他们岂不是更得意?”
“那就让他们得意。”
“姐!”
叶薇停住动作,指着卖服装的这条街,问道:“你知道这里有多少家卖童装的吗?”
叶兵神色微愣,迟疑道:“四家?”
“算上他们两个,一共是五家,”叶薇转过身,边叠衣服边说,“其他三家在这里做了好几年生意,一直很有默契,进的货款式不同,但质量大差不差,不会有人贵的离谱,也不会有人定价便宜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