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越关山2
◎望你昭光永庇,一世无忧。◎
“很老套的故事。闹市偶遇,英雄救美,一见钟情。”
燕昭声音放得很轻,甚至快要被门轴响动盖住。
光线涌入殿中,预想中的浮尘与衰败并没有出现。迎面一架沉香木屏风,雕着寥寥几笔山水纹,屏风前摆着个错金博山炉。
数年来未曾断过洒扫,面前一切都还鲜艳簇新,仿佛再一眨眼,金炉里便会逸出袅袅青烟,淡香弥漫。
跟着她的脚步,虞白心想,着实有些老套,话本里都已经没有这样的故事了。
不过也有可能是常乐不爱看。他没有自己买过话本,都是从常乐手里借来的。
虞白没作声,静静听着。
“那时父皇还是宁王。三子相争,他虽然最年轻,却有战功傍身,又新娶尚书令之女,胜算最大。但因着母妃的事,被两个皇兄抓了把柄,告到皇祖父那里。”
燕昭停在屏风前,擡手抚过山水纹,“母妃出身不高,只是农户女。父皇执意要纳她为侧妃,皇祖父以为他受到蛊惑,要他在母妃与储君之位二中选一。”
虞白有些听进去了:“那他怎麽选的?”
燕昭回头看了他一眼,带着点浅淡笑意。
“他反了。”
虞白微微睁大了眼睛。
爱人父亲的过往丶灭门仇人的过往,情感过于复杂,他索性都抛开了,权当故事听。
但听到此处,又不由自主生出个想法:不愧是父女一脉。
他本能觉得,若是燕昭,也会做出同样决断。
感叹过一瞬,他立即意识到思绪跑偏,赶忙拽了回来——这样的冲动行事,或许与那病有关。
他掏出随身带着的手记,握着炭笔刷刷刷写了起来。
然而巧的是,燕昭也正有同样想法。
犹记得她年幼时,母亲已经位至贵妃,燕飞鸿仍觉不足,想要再升。想法一出群臣反对,燕飞鸿大怒,险些罢黜半个朝堂,被母妃一句话劝住了,改赐食邑千户并万金。
母妃说——只求陪伴陛下身侧,不在意那些虚名。
燕昭慢慢侧眸,望向同样说过这话的虞白。
怎麽她和燕飞鸿都吃这套吗?
刚要讲这事说与他听,就见他猛地擡头,突然想到什麽似的:“对了殿下,先帝那两个皇兄……”
燕昭一下懂了他想问什麽。
“赐死的时候都还很健康。”
虞白闷闷“哦”了声,很沮丧似的,继续在手记上写。见他这样认真,燕昭又一阵心软。
“也不都准确。可能有的我记错了,也可能有的本就是夸大。都是我很小的时候父皇讲的,他惯爱把自己说得英勇威武……明明只是睡前故事。”
说着她想到什麽,扬唇轻笑了声,“说起来,你一念奏折我就睡,应该也有这个缘故。那时父皇讲故事给我,等着看我崇拜,但往往不出五句,我就睡着了。”
虞白原本还在刷刷记着,听到後来,手上慢慢停了。他惊疑不定地望着燕昭,心想是他耳朵坏了,还是她病得重了——
“很惊讶?”燕昭猜到他想法,“和你印象中的先帝相差很大,对吧。”
“说来我都不信,但我很小的时候,我们……”
“还是很好的。”
绕过屏风,窗下摆着黑漆罗汉榻。毯垫绣枕依旧暄软,只看一眼,就让她想起十年多前,三人一同倚坐在上头的时候。
那时她总和燕飞鸿共用一碟茶点,从一人一口地吃丶到比谁更快抢着吃,母妃在旁笑盈盈看着,帮两人倒茶擦嘴,哄着慢些慢些。
可那之後不久,矮榻上就只剩母妃一人,冷冰冰地倒在那里,气息全无。
燕飞鸿生生扼死了她,甚至到死都不敢承认。
视线微擡,燕昭望向窗外,还是中午,深秋碧空晴朗,她想到的却是个夜晚,冬末的夜晚。
最後一次与燕飞鸿对话,曾经意气风发的帝王狼狈地歪斜在她面前,说阿昭,上元节我们不在宫中过了,朕偷偷带你出宫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