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朕与夫人笔趣阁25 > 81 第 81 章(第1页)

81 第 81 章(第1页)

81第81章

◎成全他与慕晚。◎

谢疏临最担心的事,终究成真。无论如何,那是他的亲妹妹,即使正是他的亲妹妹,有意毒害他的妻子,他也无法抛下亲情,无法不去为妹妹求情,去乞求圣上开恩,对妹妹从轻发落。

然而谢疏临的唇齿又似滞黏着,无法立刻说出求情的话。圣上在查明真相後,未公告天下,未立即处置,而是先将他召至御前,先将他妹妹的罪行告诉了他,谢疏临对此无法不多想,在得知圣上对妻子的心意後,若是他恳请圣上对妹妹开恩,圣上……会否对他提出开恩的条件?

谢疏临又不由在心中想起那道遗诏,尽管他已答应妻子,绝不会让圣上知道这道遗诏的存在,不管面临怎样的困境。谢疏临心内踟蹰许久,终究还是开口为妹妹向圣上求情,恳请圣上念在妹妹一时糊涂,对妹妹从轻发落。

皇帝道:“传你来,只是想令你知道事情的真相,在你来前,朕其实已经想好如何处置了。”皇帝从御阶上缓缓走下,对谢疏临道:“朕不会对外公布淑妃的罪名,但会让她出宫,到灵真观中修道悔过,淑妃不会再回宫中,朕当初……就不该将她选进宫中。”

灵真观是皇家女冠观,有晟一朝,不少皇家宗室女曾于观中修道,亦曾有後宫妃嫔自请离宫入观修道,为皇家祈福。圣上如此处置,对妹妹丶对谢家,都已然开恩,谢疏临俯下|身去,感激叩谢圣上的宽宏恩典时,心中却更是不安。

在遵命起身之後,谢疏临微垂着眼帘,见圣上在他身前不远静伫多时,终是开口问道:“……她如何了?”

因有所预料,谢疏临并不觉惊,只是心中更加忧沉,他微躬着身,恭声回道:“承蒙陛下恩典,有吴太医在府中为内子尽心调养,内子身体日渐好转,与腹中胎儿俱是无碍,微臣与内子俱万分感激陛下恩德。”

皇帝听着一声又一声的“内子”,心中鲜明的羡嫉如荆棘刺搅。他其实知道慕晚身体如何,吴太医遵他命令,每日都会呈上相关汇报,皇帝知道慕晚身体在好转,知道砒|霜馀毒皆已清出她体内,她和她腹中孩子不会再有被残毒侵害的风险。

皇帝此刻问谢疏临这话,其实是想知道慕晚心境如何,更确切地说,他想知道慕晚如今如何看他,想知道他能否去看一看她,他出现在她面前,会否又使她惊惶不安丶泪水涟涟。

明明已将诸事都想定,他却心中仍有挣扎不甘,似是涸辙之鲋,明知她不会予半分水源给他,却还在徒劳地妄想挣扎。慕晚心中,唯有谢疏临,对他这有权有势的天子,唯有恐惧逃避,他清楚知晓,却还在妄想几分机会与可能,还在痴心妄想。

皇帝恐惧自己在清醒地痴心妄想,他现在尚有理智,能够控制住自己,但若哪天他心中的嫉火越烧越旺,烧毁了他的理智,他会再次循着本能,再次做下什麽呢……

从前种种,还都蒙着一层“报复”的外衣,但如今旧日恩怨已“一笔勾销”,他若再次做下什麽,一切都不可与旧日同日而语,没有了旧怨这层外衣,他若是再做下什麽事,他丶慕晚丶谢疏临三个人,都将会走到无可挽回的境地……

他清楚知晓,心中却还似涸鱼在挣扎,故而谢疏临与慕晚,不能再在他眼皮子底下,他不能看着他们鹣鲽情深,不能终日听着他们夫妻是如何恩爱,那会使他心中的嫉妒与不甘冲破枷锁,他不能够再见慕晚,在看清自己的真心後,他不知他再见慕晚会做下什麽,或者说,他正是因为太清楚知晓。

皇帝再次开口,他终是对谢疏临道:“你先前,不是一直想要离京吗?如今天气也凉了,若是慕晚的身体可以上路,过些时日,你便带着她和宋沅去宁西,宁西布政使费瑀政绩斐然,朕有意将他提拔进京,正好有个空缺。”

谢疏临原以为圣上要深问慕晚的事,以为圣上要拿妹妹的罪行做文章,因他清楚知晓圣上秉性,圣上对他所想要的,绝不会轻易罢手,圣上既明了对慕晚的心意,或是明里,或是暗里,定会为达成目的做些什麽。然而此时,他却听到圣上说了这样一句,圣上竟似要直接放手,成全他与慕晚。

因清楚圣上秉性,谢疏临心中惊疑,不敢深信,但此时此刻,他也不敢多说什麽,以防毁了这份机会,连忙就领命叩谢圣恩。皇帝再度令他起身,目光望着他感叹道:“你这一走,朕与你,要有几年难见面了。”

谢疏临心境复杂,忍着心中种种思绪,顺接着圣上的话,说了几句之後,就向圣上请退。圣上允他离去,却又在他将要走出殿门前,唤住了他。谢疏临抑着心中紧张,定身在门边,微躬身向圣上,听圣上最後朝他轻轻说了一句,“照顾好她,还有……她腹中的孩子。”

惹得世人震惊的慕氏中毒案,在初秋到来时,落下了帷幕。帷幕是落下了,但世人对案件真相还是云里雾里的,世人并不知慕晚是主动服毒,只以为她是被人毒害,世人也不知慕晚是如何被毒害,只知似乎是事涉淑妃娘娘与丽妃娘娘。从前云里雾里地私下议论时,世人都想知道哪位娘娘才是真凶,但事情似都已结束了,世人对此像还是一头雾水。

世人只知,丽妃娘娘被贬为才人,被贬至冷宫思过,淑妃娘娘离宫至灵真观修道,为皇家祈福,而案件的受害者慕夫人,则将要随夫君离京,她的丈夫谢大人,将往宁西地方任官。

世人糊里糊涂,是因有许多内情都不知晓,只能私下猜测一二,但谢循夫妇,那夜亲眼见到圣上是如何紧急驾到,暗地里又通过儿子,知晓女儿淑妃为何要离宫修道,知晓女儿究竟犯下了什麽事,他们心中之猜测,远比世人所想要震骇人心。

谢循夫妇了解女儿,若非真有重大事件刺激,女儿绝不可能做出毒害嫂嫂的事来,女儿行为如此反常狠毒,恐怕是为什麽事恨透了慕晚,至于为何要恨,身为天子的後妃,高高在上,唯一可能引起恨心的,就是有人谋夺她的恩宠,那人……那人还是她的嫂嫂……

慕晚中毒那夜,圣上来得太急太怪。圣上耳目消息再通明,也不至于对谢家的事知道得那样快,况且慕晚中毒的事与朝事毫无干系,有什麽必要在深夜禀报到圣上面前?!

圣上与谢家关系再亲厚,也不至于在谢家少夫人出事时,夤夜亲自带太医赶来,还一直在慕晚寝堂中守到她苏醒方才离开,圣上在离开前,还特意留下太医为慕晚调养身体,这等关怀,已远超对表兄之妻丶臣子之妻的关怀。

谢循夫妇心中俱有猜测,但自都不敢明面言说,只敢私下里悄问儿子。儿子谢疏临让他们勿要多想,几乎以训诫的口气,说他们如此妄加揣测是藐视君威云云,令他们打消此念。谢循夫妇虽在儿子训诫下不再问了,心中却仍是充满怀疑,对儿媳慕晚的观感,也不由愈发复杂。

本来因为慕晚怀孕的事,谢循虽心里还有疙瘩,但谢夫人对慕晚已经全盘接受,只要她能为谢家生下健康的子嗣。然而女儿淑妃出事,在离中宫之位并没有多远时,因为一时糊涂,从此不可能再回宫中,谢夫人为此心中痛极,与慕晚腹中尚未出世的孩子相比,谢夫人当然更疼惜自己精心呵护养育了许多年的女儿。

若真是慕晚私下里勾引圣上,背叛了深爱她的丈夫,也逼得淑妃出手,最终导致这一切发生,纵然她怀着谢家的孩子,谢循夫妇也无法对她好脸相待。在谢循夫妇看来,谢家为慕晚退让太多,儿子也为慕晚牺牲了许多,若是慕晚暗中背叛,那无疑是对谢家上下恩将仇报。

谢循夫妇无法向慕晚问明此事,但因为心中怀疑,对慕晚的态度比起从前,一个更加冷淡,一个则不再亲近。慕晚对此明显感觉了出来,亦对此缄默不言,没有将公婆对她的态度,向谢疏临诉说过一字半句。

徐丽妃送给谢淑妃的补品,在阿胶上混了易使人流産的红花粉末,谢淑妃将补品转赐给她时,又在燕窝上添了要置人于死地的砒|霜。慕晚在从谢疏临口中知道事情的真相後,再回想有次在太皇太後的永寿宫前,谢淑妃对她莫名冷淡的态度,回想她第一次在清宁宫见到谢淑妃时,谢淑妃温柔和善的模样,心境复杂难言。

慕晚没有就此事对谢疏临说过什麽,亲妹妹做下这样的事,亲妹妹受到了那样的惩罚,谢疏临心里不会好过。她仍是担心谢疏临,担心在她中毒昏迷的那个夜晚,谢疏临是用遗诏换来太医的救治,换来了“一笔勾销”的御笔,也让皇帝近来对她的态度,很是反常。

依皇帝对她的痛恨,吴太医不该为她尽心调养身体,皇帝应希望她饱受病痛折磨,谢淑妃也不该受到什麽惩罚,皇帝自己就想杀她,有人提前替他动手,皇帝也许会因为还没报复够,对此有些不快,但不至于对那人秉公处置。

慕晚已觉皇帝近来种种行为甚是反常,心中为此感到不安时,又从归家的谢疏临口中,听到了更反常的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