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朕与夫人笔趣阁25 > 55 第 55 章(第1页)

55 第 55 章(第1页)

55第55章

◎躺在一朝天子的龙榻上。◎

见圣上突然动怒,吴太医吓得忙从绣凳上滚了下来,伏首在地,向圣上磕头请罪。

虽边磕头边嘴上说着“臣有罪”“臣有罪”,但吴太医其实也不知道自己“罪”在哪里,就为“娘娘”这个称呼?可榻上的女子若不是宫里的“娘娘”,怎麽会躺在一朝天子的龙榻上呢?

吴太医一头雾水,只是诚惶诚恐,生怕圣上要重罚他,磕头告罪不叠。眼见圣上朝他摆了摆手,令他出去,吴太医连忙顿首谢恩,起身拎起药箱,低着头快步退出了圣上的寝殿。

等匆匆退出到寝殿外,惶恐的心神略缓了缓後,吴太医才想起自己忘了请示圣上,是否要为榻上女子煎药治疗。

论理,圣上既召他来此诊病,应是要他治好那女子的,可看圣上对那女子病情似乎冷漠的态度,在圣上心里,那女子似乎不配成为“娘娘”,那这病,还要治吗?

吴太医完全想不明白圣心,又不敢再进寝殿询问发怒的圣上,只得看向守在殿外的陈总管,恭恭敬敬地向陈总管请教,殿内那女子的病,到底是要治还是不要治?

陈总管乜眼看他,跟看傻子似的,“那不然呢,陛下召你过来,是听你念医书吗?!”

既是如此,圣上在殿内又为何那般态度。吴太医想不明白,也不多想了,只是在得到准确答案後,又恭恭敬敬地谢过陈总管,拎着医箱,往御药房方向去了。

御药房在紫宸宫的西北方向,吴太医要去那里写方抓药,却从紫宸宫中走出不久,就遇着了淑妃娘娘的鸾驾。按着宫中规矩,吴太医连忙躬身避在道旁,等着鸾驾先过,但不知为何,淑妃娘娘的鸾驾,在他身边停了下来。

在清筠院茶室时,谢淑妃虽表面是奉圣上之命,劝哥哥莫再执着,但她自己心里,也确实是希望哥哥彻底放下慕晚,就此忘记,莫再寻找。

只是她劝了又劝,哥哥始终情意坚定丶不肯放弃。谢淑妃在百般无法之下,只得隐晦地说了一句,“若是慕晚,并不值得哥哥这样执着呢?若慕晚为人,并不像哥哥以为的那样好,慕晚对哥哥,也并不似哥哥这样爱她……”

可话未说完,就被哥哥打断,哥哥道:“慕晚是娘娘的嫂嫂,娘娘为何要在嫂嫂出事时,在背後这样说她?”

谢淑妃从小是家中的掌上明珠,从来被家里人呵护着长大,记事以来,哥哥在和她说话时,永远是语气温和的,这还是她第一次,被哥哥当面说重话,哥哥虽未多说什麽,但望她的目光,明显有不解的失望和责备。

谢淑妃只能沉默,不再非议哥哥心中的好妻子。只是她心里甚是委屈,明明她是为哥哥好,却因不能明说而不被哥哥理解,谢淑妃心灰之下,也就不再做无用的劝说了,想着也许时日久了,哥哥自己就淡下来了。

从茶室中出来後,谢淑妃才知圣上已先行回宫了。谢淑妃未再家中多待,也就啓程回宫,在路上,她忍不住猜想,圣上急着回宫是为处理朝事,还是为了……别的什麽。

谢淑妃犹豫是否要寻个由头到御前看看,回宫後令人将辇轿擡到紫宸宫附近,犹豫并徘徊时,见吴太医似是从紫宸宫方向出来的,就在道上唤住吴太医,问他道:“太医是刚从陛下那里出来的吗?”

吴太医如实道“是”,听淑妃娘娘关心地问道:“是陛下龙体欠安吗?”淑妃娘娘眉眼间浮起忧虑,似十分担心圣上的身体。

吴太医就躬身回说道:“请娘娘安心,陛下龙体无碍。”

谢淑妃当然知道圣上龙体无碍,今日同她到谢家的圣上,看着没有半点身体不豫。这个时辰不是早晚,不是请平安脉的时候,吴太医这时候进出紫宸宫中,是在给谁人看病?

谢淑妃心中阴霾暗涌,害怕她最担心的事会成真,但面上仍强撑着,似只是随口问道:“既然陛下无碍,吴太医怎麽从紫宸宫中出来,又看着像是要去御药房呢?”

吴太医一是无法回话,他确实不知那榻上女子是谁,二是也不敢回话,不管那榻上女子是谁,既能躺在龙榻上,都和圣上关系匪浅,他若擅自捅给淑妃娘娘听,圣上後宫中拈酸吃醋地闹出什麽事,他可担当不起。

但吴太医也不敢撒谎蒙骗淑妃娘娘,衆所周知,出身谢家的淑妃娘娘,是圣上最宠爱的妃子,将来极有可能入主中宫。吴太医就只能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一张老脸都要憋红了。

谢淑妃见状,心里已猜到了几分。她的心如坠深渊,也不再追问了,径令宫人擡辇离去,只是搭在辇轿扶手上的手,在不得不隐忍的沉默与痛苦中,攥得越发用力,似要将鲜红如血的指甲,都深深攥嵌进其中。

今日是阿沅的生辰,上次来谢家做客时,宋挽舟曾答应阿沅会在他生辰时过来,遂在这日黄昏,如约来到了谢家。既是履约,宋挽舟也是为借这幌子,见一见谢疏临,谢疏临多日未朝,常在京外,但今天,可能人在谢家。

被谢家仆人引到清筠院後,宋挽舟见谢疏临正在陪阿沅吃面,阿沅一边抽抽噎噎地吃面,一边眼泪扑簌簌地往面碗里掉,面色愁苦,半点没有从前的生机勃勃。

本来在圣上和淑妃离开谢家後,谢疏临就要去往沛江,然而侍女云琴拦住了他,说是阿沅哭得背过气了。谢疏临听了,急忙赶到阿沅房间,传府中大夫过来诊看,他守在阿沅身边,望着榻上可怜的孩子,半步不敢离开。

妻子已是生死不明,若孩子再出什麽事……谢疏临不敢深想,一直在榻边守到阿沅苏醒,从阿沅口中得知,是因为圣上同他说娘亲死了,阿沅才哭得昏了过去。

谢疏临百般哄慰孩子,说圣上讲错了,圣上不是无所不知的,也有错的时候。阿沅已有一日未进水米,谢疏临苦劝阿沅用膳,说今日是他的生辰,慕晚早前就吩咐厨房定下了今日的生辰宴菜式,今日厨房煮制的饭菜,全都是娘亲对阿沅的心意,劝阿沅不能不吃。

好不容易将孩子劝上膳桌後,谢疏临忍着心中焦灼,暂不去沛江,而是坐在清筠院里,陪孩子用膳。

膳桌上,谢疏临不停地夹菜给阿沅,他看着阿沅清瘦的脸庞,心中甚是愧疚,这些时日,他只顾着沉浸在自己的焦灼与悲伤里,对阿沅疏忽照顾,他一个大人都觉得将要支撑不住,何况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呢。

熏鸡丝丶溜鲜虾……谢疏临夹的,都是阿沅平日爱吃的菜,却见阿沅一口都不吃,只是偶尔夹两根寡淡的银丝寿面。谢疏临问阿沅是不是吃腻这些菜了,要不要让厨房再做些其它他喜欢吃的菜,却见阿沅摇了摇头道:“这些菜很好,但我不想吃。”

阿沅哑声说道:“要不是我嘴馋,总想着吃好吃的,娘亲那天就不会想去普贤寺给我买普陀饼,娘亲就不会出事……都怪我,娘亲出事都怪我,我以後再也不吃好吃的了……”

见孩子一边责怪自己,一边泪水扑簌簌地往下掉,谢疏临心中十分不是滋味,又要劝时,听有人声走进来道:“阿沅别胡思乱想,你娘亲一定会回来的,你要好好吃饭,若你不肯好好用饭,饿出病来,你娘亲回来看到,会伤心的。”

走进来的,自是宋挽舟。阿沅看见六叔来了,伤心地扑在了六叔怀里,宋挽舟弯下|身,帮阿沅拭去泪水,好生劝了阿沅几句後,方起身向谢疏临行礼。

师生见过後,宋挽舟请谢疏临借一步说话。谢疏临以为宋挽舟对阿沅说的那些话,只是在哄孩子而已,实则也要劝他放弃寻找。毕竟这几日里,宋挽舟并未告假在沛江附近寻人,应在慕晚出事那天晚上,未能寻着慕晚时,宋挽舟就已理智地放弃慕晚生还的可能了。

只有他,当局者迷,谢疏临在心中悲怆自嘲,听宋挽舟问他寻找情况,就凄然地摇了摇头道:“依然只寻着那条披帛而已。”

谢疏临低声叹道:“今日陛下和淑妃娘娘来过,都劝我早些放弃,将丧事办了,可我不能,一日寻不着慕晚的尸身,我就不能放弃她活着的可能,你要是也想劝我那些话,就不必说了。”

但宋挽舟并未说那些话,而是静了片刻後,说道:“老师有没有想过,也许嫂嫂出事,不是意外,而是人为?”

可根据现场勘察,应该就是意外,可……可人为,也不是不可以被僞造为意外的……谢疏临此前从未往“人为”上想,因妻子素来与人为善,并无仇家,他想不出什麽人要这样谋害妻子,什麽人胆敢这样谋害他的妻子,谋害当今圣上的表嫂。

但宋挽舟应不会空xue来风说这一句,难道宋挽舟知道些什麽,宋挽舟与妻子在江州有旧谊,也许真知道些他所不知道的……谢疏临心中一颤,目光紧盯向宋挽舟,见宋挽舟向他一拱手道:“我有件事想告诉老师,请老师切勿对外声张是我言说。”

谢疏临自然连忙答应,令宋挽舟快说。谢疏临以为宋挽舟会说出什麽他不知晓的妻子仇家,却听宋挽舟陡然提起了圣上,宋挽舟道:“圣上曾问过我嫂嫂的事,圣上对嫂嫂……似有着超乎寻常的关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