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第47章
◎有锁链声响。◎
然而到和昌门前,却不仅看不到妻子人影,也看不见妻子平日乘坐的马车,像是妻子已先一步坐车离开了。因妻子晨间说,那幅药师佛佛像只差一点就绣好了,谢疏临想,也许妻子午後入宫绣了小半个时辰,就将绣像完成,而後未在宫中停留,就直接出宫回家了。
谢疏临这般想着,就向驻守和昌门的侍卫询问。侍卫头领姓李,客气地告诉他道:“慕夫人在申时就已出宫了。”
谢疏临就以为妻子已经回家,遂也坐车回府,然而到了府门前时,却看到了阿沅翘首以盼的身影。阿沅还以为娘亲在他的车中,见只他一个人从车上下来後,以为娘亲在和他捉迷藏,蹦跳着去掀车窗帘,看娘亲是不是藏在里面。
“娘亲不在我车里”,谢疏临将阿沅抱起在怀里,温声问孩子道,“娘亲没有回来吗?”
“没有”,阿沅摇头疑惑道,“娘亲怎麽没和爹爹一起回来啊?”
谢疏临也感到疑惑,如果慕晚出宫後没有直接回家的话,那可能是到慕记绣馆看生意去了。他这样猜想着,就同孩子说道:“你娘亲可能在绣馆里,你先回房,要是饿了就先吃晚饭,我去绣馆接你娘亲回来。”
“不不不”,阿沅将头摇得拨浪鼓般,央求谢爹爹道,“爹爹带我一起去吧,我也要去接娘亲。”娘亲今天走之前,说会给他买好吃的,他想快点看看娘亲都给他买了什麽好吃的。
谢疏临就将阿沅抱进了马车,让车夫驱车往慕记绣馆。妻子在与他成亲後,因身上担着为太皇太後刺绣佛像的差事,平日里没有时间亲自管理绣馆诸事,将绣馆的大小事情,都交给了二掌柜琼芳,妻子只是抽时间看看帐和偶尔过去绣馆看看。
但到了慕记绣馆,琼芳等人却都说东家今日没有来过。谢疏临越发疑惑,心境随越发暗沉的天色浮起了不安,妻子一向疼爱孩子,既知道孩子在家等她,为何不早些回家呢?妻子在京中没有其他家人,她除了去慕记绣馆和谢家,还能去哪里呢?
阿沅没在绣馆见到娘亲,却不是很着急,小孩子心思简单,他以为娘亲可能是在哪儿给他买好吃的,就告诉了谢爹爹他的想法,告诉谢爹爹今天娘亲临走前对他说的话。
阿沅掰着手指头猜想道:“娘亲可能在杏花居,那里的蜜饯鸭梨我最喜欢,娘亲也可能在八宝斋,它家的梅花香饼我怎麽都吃不腻……”
但据和昌门侍卫首领所说,妻子在申时就已离宫,就算要为阿沅买好吃的,也不必在外买一两个时辰,妻子应该早就回家了才是。谢疏临心中仍是不安,但未向孩子诉说,他尽力不将自己忧虑焦躁的情绪传染给孩子,只是揉了揉孩子的头,尽量语气寻常地道:“那我们就去杏花居等地方找找看。”
在去往杏花居丶八宝斋等食楼寻找时,谢疏临也派家仆散往其他地方寻找,如妻子常去上香的京中法净寺等。此外,谢疏临还想起了宋挽舟,宋挽舟是妻子在京中的唯一亲故,也许妻子有事去见宋挽舟,宋挽舟知道妻子在哪儿,谢疏临另派仆人去长乐县主府,询问宋挽舟是否知情。
将妻子可能去的食店都走了一遭,仍未找到妻子她人,也打探不到半点有关妻子的消息後,谢疏临心中忧虑焦躁更是深重。本来心情轻快的阿沅,到这时候,也不由着急起来,抓着谢疏临的手问道:“爹爹,娘亲是去哪里了呀?”
“……娘亲可能已经回家了,在家里等我们呢。”谢疏临努力哄孩子时,心里也希望妻子已经回家,他是在出来寻找的路上和妻子错过了。妻子确实可能已经回家了,天已黑透了,京城万家灯火,人人都在回家的路上,妻子不回家还能去哪儿呢。
除非……除非妻子出了什麽事丶回不了家……谢疏临这般一想,不由在犹有燥意的夏季晚风中,通身打了个冷战。不……不会的,陛下登基以来,天下承平已久,京城又是天子脚下,怎有歹人敢在天子眼皮子底下为非作歹,伤害谢家的少夫人,妻子不会有事的,他不该胡思乱想。
谢疏临哄着孩子时,也在心中尽量宽慰自己,命车夫驾车回谢府,希望一回去就听到妻子已经回府的好消息。谢疏临的马车抵归时,也有一辆马车停在了谢府门前,从车上下来的是宋挽舟,因有谢家仆人上门询问,宋挽舟得知了慕晚似乎失踪的事,故赶来谢府询问情况。
在门人禀报少夫人并未回府後,谢疏临心中忧绪如夜色深浓,他问宋挽舟今日可曾见过慕晚,也得到了同样令他失望的否定回答。
“我今日未曾见过嫂嫂”,宋挽舟微一顿後,询问恩师道,“嫂嫂今日可有进宫刺绣?”
谢疏临微微颔首,说道:“可据和昌门的侍卫说,她在申时就已出宫了。”心中忧虑越积越深,谢疏临不能再空等下去了,他决定将谢家仆人都派出去寻找,另外要向京兆府报案,让官府张贴告示寻人。
就在谢疏临要赶往京兆府衙门时,有人衣裳污脏丶哭哭啼啼地回来了,是素日为妻子驾车的仆妇钱氏。谢疏临急忙向钱氏询问情况,钱氏一边流泪,一边诉说,虽将话说得抽抽噎噎丶断断续续,但也大抵将事情同衆人说明白了。
在钱氏口中,少夫人申时从宫里出来後,见时辰还早,就想去京郊普贤寺上香,并买些寺中的斋饼。普贤寺的斋菜斋饼风味独到,十分有名,少夫人想在寺里买些普陀素饼之类的,带回来给小公子吃,并顺便在寺中为丈夫孩子祝祷祈愿。
然而马车在上山路上时,有野兽突然从道旁林子里窜出,拉车的马受到惊吓,向旁狂奔,使得马车倾倒山坡旁。钱氏因要拼命勒马,紧勒着缰绳,没有直接摔下车,但车里的少夫人因无凭依,径从倾倒的车厢中摔了出去,钱氏伸手扑抓不及,眼睁睁地看着少夫人坠下山坡,坠向了山下的滔滔江河。
谢疏临闻言如遭雷击,五脏六腑似被俱被震碎成齑粉,夜色灯光下脸色煞白,几乎要站立不稳。谢府门前死一般的寂静中,小孩的哭声像利刃划破了夜幕,“你胡说!你胡说!”,阿沅冲到钱氏面前,嚎哭得身体直哆嗦,“你不要胡说八道,你和娘亲一起出去的,你把娘亲带回来,你快把娘亲好好地带回来!”
“……我把她带回来……爹爹去将你娘亲好好地带回来……”孩子的哭喊声,更似利刃在谢疏临心上千刀万剐,他作为丈夫和父亲,这时候无论如何都必须冷静镇定。
谢疏临无暇和孩子多说,令侍女强将阿沅抱回府中,交给父母看管照顾,自己强撑着心神,一壁令仆人往京兆府报案,借用官府力量,一壁令钱氏带路,领谢府家丁同去寻找。浩荡出发的车马灯火中,谢疏临用力鞭马在前,面白如纸,紧紧攥着缰绳的手,几乎将要骨节生生攥碎。
长夜无尽,慕晚像是沉陷在永远醒不过来的噩梦里,噩梦燥热而又阴冷,如是冰火两重天,煎熬着她的身体和灵魂。
梦里,她似乎是在渡月山的暗室里,做着将来会让她後悔万分的事,耳边俱是那人痛苦愤恨的咒骂声,他说他会百倍千倍地报复回来,他说他定会将她千刀万剐。
又一时,她似乎是在梧桐院里,她像是砧板上待宰的鱼肉,被揉成团的帕子堵住口腔,被缠紧的披帛绑紧双腕,她不能说话,不能挣扎,只能承受似乎止尽的痛苦,承受漫长无期的严酷刑罚。
疼痛,永无休止的疼痛中,她听到那人问她,“当年在渡月山时,你可有想到,会有这一天?”
可有想到……若能想到……若能想到,她绝不会在当年做下那样的事,可事情早已做下,不能回头,她早已……有了阿沅……
……阿沅……阿沅……慕晚在噩梦中挣扎着呢喃,像是溺在深深的湖水里,越是挣扎越是下坠,窒息得就要死去,然而湖面上,阿沅被那人抓住,那人紧扼住阿沅的脖子,面色狰狞,就像要扼死她那样。
“阿沅!”慕晚惊叫着从噩梦中惊醒,却又像仍没有醒来,眼前是噩梦般的漆黑,她略动脚踝,便听到有锁链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