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大秦第一公子 > 139 第 139 章(第1页)

139 第 139 章(第1页)

139第139章

◎晋江独发◎

别人或许难以请动蒙恬,但对成蟜而言,这一切都不过是举手之劳。

即便蒙恬本人因事务繁忙无法亲临,他也会派遣自己亲自调教出来的将领前来授课,为书院的孩子们传授兵法与武艺。

“君上!君上!”侍从在院中焦急地四处寻找。

“何事喧哗?”成蟜从果园中缓步走出,面带几分疑惑地问道。

“君上,陛下派来了信使。”侍从连忙答道,唯恐惹得这位年轻的君上不悦。

“阿兄来信了啊。”成蟜闻言轻笑,想起自己前些日子写给兄长的书信,心中一算,也确实到了该回信的时候,“走吧,去前厅看看。”

“唯。”侍从恭敬应声,随即引路前行。

事实上,玲珑早已在前厅热情接待了来使。正因有她在场,才让侍从得以抽身去寻成蟜。

“不是说只是送信吗?怎麽还搬来了这麽多东西?”成蟜走进前厅,环顾四周,只见各种礼品丶器物堆满了大半个厅堂,几乎让人无处落脚。

“这些都是陛下特意赐予书院的。”信使面带笑意地解释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敬意与羡慕,“这等殊荣,放眼天下,恐怕也唯有长安君能享此待遇。”

“原来如此。”成蟜微微颔首,随即转头吩咐侍从,“派人过来,把这些东西都搬到书院去。”

“陛下特别交代,这笔钱财须由长安君亲自保管。”信使又补充了一句,生怕这些金银财宝被误交他人之手。

“还有钱?”成蟜略显惊讶地扫了一眼角落里整齐码放的箱子,却没有立即打开查看的意思——反正自有专人清点核对。

对他而言,金钱早已只是一个数字罢了。

每年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流入长安城的财富,早已让他对这些身外之物失去了兴趣。

“自然是有。”信使点头笑道,“陛下对书院可谓关怀备至。”

作为嬴政身边的心腹之人,信使的地位非同一般,否则也不会被委以重任,亲自送来这封家书与赏赐。

这一路奔波数月,终于抵达南方,顺便还要前往港口巡视一番。

成蟜也不推辞,便带着信使慢悠悠地啓程出发。

“这地方的变化可真是不小。”信使望着沿途的风景,忍不住发出感慨。

“你以前来过?”成蟜好奇地问。

“臣本就是本地人。”信使笑着回答,脸上洋溢着自豪与亲切。

“原来如此。”成蟜恍然点头,心中已然明白。

难怪阿兄会特意派他前来,这不正是衣锦还乡的好机会吗?

身为皇帝近臣,若不返乡一趟,岂非如锦衣夜行,无人知晓?

光是想想都觉得替他惋惜!

成蟜在此地已驻留多年,修路始终是他最为重视的工程之一。正如俗话所说:“要想富,先修路!”

道路畅通,物资才能顺利运输,经济才能发展。

因此,从书院通往港口的道路不仅宽阔平坦,两侧更是种满了整齐的树木,既美观又能遮阳挡风。

冬季虽不严寒,但为了防止枝叶过于繁茂影响交通,人们会定期修剪多馀的枝干。这些修剪下来的木材经过干燥处理後,被用作柴火,丝毫不会浪费。

如今百姓过冬取暖主要依靠木柴与木炭,而成蟜为此专门设立了烧炭作坊,力求以最简便的方式産出高质量的燃料,提升民生福祉。

“你这次回来,是否打算回乡探亲?”成蟜一边走,一边随口问道。

“自然是回去的。”信使满脸欣喜地答道,“陛下恩准我回乡两日,正好可以好好看看家人。”

成蟜听後心中暗自吐槽:是的,这很像阿兄的作风。

嬴政是个十足的工作狂,连身边的臣子都被他带得几近全年无休。

这种高强度的生活节奏,成蟜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

好在他当初坚持让阿兄练习长生诀,否则以嬴政这般拼命三郎的劲头,能活到五十开外,恐怕都要归功于他那副铁打的身子骨了。

跑了大半天,他们总算是快到地方了,中间还换了两次马,否则不可能有这速度。

“多亏了长安君。”信使也明白,若不是长安君让人设立这麽多的驿站,他们要前往目的地,怕是路上要住在野外了。

“多亏了长安君。”信使感慨道,心中十分清楚,若不是长安君事先命人广设驿站,他们此番前往目的地,恐怕只能风餐露宿丶夜宿荒野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