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完结章
◎晋江独发◎
跟成蟜上一世不同,嬴政足足活到七十九岁,也没有追求什麽长生。
并且在他去世前,大秦的国土面积,直接翻了好几倍。
秦二世自然也不是那胡亥,压根就没机会出生,扶苏登基以後,在嬴政的指导下,将自己的那些个弟弟都散了出去。
让他们出去霍霍,不光是弟弟们,连同妹妹也都是一起。
在扶苏这里,压根没有什麽重男轻女的问题,有的只有能力的大小。
正因为如此魄力,直接让大秦存在千年之久,直到内部实在腐朽,才改朝换代。
後来的朝代基本都多多少少按照秦朝的规矩来,无数人都以秦人自傲。
开玩笑,他们大秦最远国土面积,可比现在大的多。
千年之後,考古学家宣布发掘出一处属于秦朝时期的古墓,极有可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长安君成蟜的陵寝。
这一消息瞬间引爆全网,掀起轩然大波,无数历史爱好者与专家学者为之振奋。
长安君究竟是何许人也?在後世的史册与传说中,他早已成为一位传奇般的存在。作为秦王嬴政的胞弟,他不仅在嬴政年少即位之初辅佐朝政,更以卓越的谋略与沉稳的风范,助力秦国步步为营,蚕食六国,奠定一统天下的根基。
而在战乱频仍的年代,他亦致力于整顿内政丶振兴经济,使秦国国力日益强盛,堪称嬴政最坚定丶最可靠的後盾与臂膀。
後世的电视剧,就有不少用来改编,不管怎麽算,在後人的眼里,这位长安君都是无敌爽文男主的存在。
无论是他辅佐嬴政,还是迎娶大秦第一女战神玲珑,拍出来的剧,被无数人追捧。
“我那风华绝代丶智勇双全的老祖宗,果然非同凡响!”一位网友激情留言。
也有人不禁感慨:“可这位长安君实在太过神秘了,历史上说他的不算多,但好像从别人那里,处处都是他的身影。”
“听说这位自小与蒙毅一起长大,并且蒙毅在长安君成婚前,都不曾考虑成婚的事。”
“啊啊啊,是啊我先前还磕这一对呢!”
“楼上的,无论是长安君还是蒙毅,都各自娶妻了啊。”
“是啊,想不到居然挖到了他的陵墓。”
在一衆网友期待的关注下,这陵墓被挖掘出来。
事实上,比考古人员所幻想的,容易许多。
为何会这样说呢?
与当下许多古代陵墓屡遭盗墓者侵扰丶最终仅馀几根残骨的凄凉境况截然不同,这座秦代墓葬虽曾发现明显的盗洞,却呈现出一种匪夷所思的完整状态。
令人震惊的是,尽管墓室曾被人侵入,但内部随葬品竟无一缺失,仿佛时间与盗贼都对它格外宽容。至少在考古专家们细致勘察後得出的结论是,一切如初,毫发未损。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墓中的棺椁,竟是由一整块巨大石材精雕细琢而成,工艺精湛,气势恢宏,堪称罕见之极。
然而,疑问也随之而来:谁会耗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用一整块巨石来盛放遗骸?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进一步研究发现,这并非真正用于安放尸身的实用棺木,而更像是一座承载记忆与历史的纪念碑。
石棺表面镌刻着大量关于长安君生平事迹的图文记录,细致入微,栩栩如生。
那些画像并非绘制于易损的纸张之上,而是采用耐久性极强的矿物颜料,在石壁或金属板上精心绘制,力求千年不朽。
这一切仿佛昭示着墓主人早已预见——终有一日,他的陵寝将重见天日,供後人解读与瞻仰。
然而,最令人费解的是,整座陵墓中竟未见任何金银珠宝,甚至连一克黄金都未曾出土。
如此简朴的陪葬规格,完全违背了先秦贵族厚葬成风的传统礼制,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作为秦始皇的亲弟弟来说,实在是过于简朴了。
当长安君陵寝被正式开啓时,考古团队采用了全网直播的方式,向全世界实时呈现这一震撼时刻。
“这太具有历史研究价值了!”陈教授难掩激动之情,声音微微颤抖。
“的确如此!”郑教授频频点头,“这些壁画和铭文不仅真实记录了当时的历史场景,甚至还有秦始皇等重要历史人物的肖像画,极为珍贵,堪称国之瑰宝!”
“不仅如此,”陈教授的助理俯身细看出土文物,不禁发出惊叹,“这里竟然保存了大量战国时期七国的典籍文献,许多早已在连年战火中失传,没想到竟在此地奇迹般地重现人间!”
“何止是几卷残简?”郑教授环顾四周琳琅满目的特制书籍,感慨万分,“这根本就是一座完整的战国时期图书馆,一座沉睡千年的知识宝库!”
“可史书不是一直记载长安君不学无术丶荒嬉度日吗?”郑教授的助手满脸疑惑,“为何他的墓中会随葬如此浩繁的典籍?”
“那不过是後世的片面之辞。”郑教授神情严肃地纠正道,“翻遍现存史料,从未有确凿记载表明长安君真正不学无术。或许,我们一直以来,都误解了这位被历史尘封的贵族。”
“是的,尽管世人曾讥评他不学无术丶荒嬉度日,但事实上,他一生仅娶一位夫人,二人相濡以沫丶琴瑟和鸣,恩爱白首,堪称千古佳话。”陈教授语气沉稳,目光中透着几分敬意。
“此前不少学者甚至推测,长安君或许是因惧内才如此专情。”郑教授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
“惧内之说恐怕站不住脚。”陈教授的助理走近石棺,指尖轻抚其上铭文,神情专注,“您瞧这些刻文,字里行间皆是深情流露,满篇皆是浓情蜜意的告白,哪有半分畏惧的痕迹?分明是伉俪情深丶举案齐眉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