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十里人闻九里香是什么意思 > 第38章(第2页)

第38章(第2页)

王丫如今管着一片高粱地,一个月稳稳当当六百文钱,加上跟着白潋上山下河采摘果植的零活儿,算下来一个月竟能有一贯多的进项!

这放在从前,简直想都不敢想。最重要的是,女儿不用再像以前那样为了几文钱,每日天不亮就去打短工。

王婶心里门儿清,这何尝不是伏棂小姐给十里村带来的改变?若是没有这位心思活络、心肠又好的富家小姐落户,白潋再有本事,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又闲聊片刻,白潋拎起剩下的包袱,王婶站在门口目送。

白潋朝她挥挥手,小汪亦步亦趋地跟在她身后,一人一狗的影子在夕阳下被拉得长长的。

回到自家小院,白潋一把抄起还在腿边打转的小狗,把它举到眼前颠了颠,“哎哟哟!我们汪大爷在王丫姐姐家吃了什么仙丹?这分量见长啊!小猪小猪胖嘟嘟,吃饱就睡呼噜噜!”

她亲昵拍了拍,“先去好好看门!我还有事要忙。”

白潋再次出门,这次是去找三婆婆,还有知会张铁一声明天收构棘去。

到了三婆婆家,张铁没在,三婆婆说他在给孙小娘家的地浇水。

把特意买给三婆婆的膏药送出去,白潋又去了村长家。

等把该走的人家都走到完,天色已然昏黄,倦鸟归林。

回到家,她才觉得肚子真饿了。

麻利地用上回剩下不多的面粉和了团面,快速揉捏成两个圆滚滚的白面馒头,上锅蒸熟,又去缸里捞了些自家腌的脆嫩波棱菜,简单吃了一顿。

吃饱喝足,简单洗漱,疲乏如潮水般涌上。

翌日,三人去了山上摘构棘。这构棘也算是点心铺的招牌,白潋对它自然是十分上心。

再加上去年有过好几次的经验,今年干起活来快上不少。

王丫和张铁两个人都不偷懒,利落地把活给干完了,又把果子给车回了白潋家的院子。

王丫惦记着高粱地,匆忙告别,赶着去田里了。

张铁却没立刻走。

他站在院门口,看着弯腰收拾筐里构棘果的白潋,欲言又止。

白潋察觉了,直起身看他,“张铁,怎么了?”

“白潋。”张铁挠了挠后脑勺,“那啥。孙小娘的事,你能不能再帮我跟我奶奶说说?就是那个…咳。”

白潋听他说了一会儿,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还是那回事。

“你甭担心,你是不是这几天怕被说,都躲着她?”

张铁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嘿!我前段时间就和奶奶聊过,我和她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呢!我看她接受得挺好的,要不你今晚吃饭的时候,好好说一下。”这毕竟是张铁自己的事,解铃还须系铃人呐。

张铁听了,松了口气,对白潋感激道,“好!”

说完,他也走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白潋要不忙着制果干,要不就是忙着去看那几十亩地。

这些短工长工都是挑得靠谱的人,不过还是得常照看着才是。

亲眼看过,她才会真的安心。

————

几日后,院门外响起了一阵急促而陌生的拍门声,伴随着一个村民的喊声,“白丫头!白丫头!在家不?有位夫人找你!说是你的老朋友。”

老朋友?

在这十里村,她的朋友除了伏棂,就是王丫、张铁这些天天见面的村邻?

小瑶也早去了桑麻镇铺子上帮忙。

她心里犯嘀咕。

村里人都朴实,喊“夫人”……那必定是村外来的。她认识的有几个能当得起这称呼?

一个人影倏地在脑海中闪过——该不会是那个沈念吧?

上次在乌镇,她装作旧相识…

心里带着一丝不确定和微妙的预感,白潋加快脚步走到院门边,扬声应道,“在呢!稍等,马上来。”

“吱呀”一声,略有些老旧的木门被拉开。

晨曦的微光里,门口站着一个身姿挺拔、衣着光鲜的女人。

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眼神却透着商人特有的锐利和几分估量。

果不其然,正是沈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