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车坐了许久后,终于见到了十里村的路口。
每个村子都有一个说八卦唠家常的地方,十里村也是如此,且这个场所,就在十里村的村口。
无事可做时,有些人就会在村口聚上一聚,至于为什么选在村口里,当然是为了方便观察进进出出村子的人,这样才会有更多的话题了。
白潋伸手遮着太阳光,只见前边有好几个人在等着了。
村里有些地位的都来了,可见他们对伏棂的重视。村口坐着话家常的人,也都翘首以盼。
白潋朝他们挥挥手,示意自己回来了,呲着大白牙笑,“我们把夫子接回来了。”
可牛车越来越近,村长和其他几人越是面面相觑,怎么接回来了两个姑娘?三姑六婆们也纷纷出声,纷纷问起伏棂是哪家的姑娘,怎么跟着白潋回来了。
白潋和陈平安先后下了牛车,白潋接过伏棂的包裹,又把她扶下来。
伏棂轻声道了声谢,朝他们微微点头,大方笑说,“在下伏棂,是新来教书的。”
几人里陈夫子反应最快,“贤侄女,一路累坏了。”
村长也是明白了,他没怀疑伏棂的身份,不管男女,能教好娃娃就行。所以对伏棂,他自然是以礼相待。
不过白潋的婚事,倒是可惜了。
尽管有一两个人有点异议,但其他人都客客气气的,他们不好当这个出头鸟,于是也笑呵呵的。
倒是白潋的几个玩伴,不管男女,皆是没有掩饰自己的震惊,显而易见的很高兴。
这其中有个姑娘就是王婶家的女儿王丫。
白潋几天不见她们,心里也是高兴得很,对村长兴奋道,“村长爷爷,我先回去收拾一下,一会儿再来找你。”
走出几步,白潋想到什么,转头对伏棂喊道,“伏——子,我马上找你。”
伏棂轻笑几声,这村人和她父亲说的一样,都有意思,特别是白潋,好玩,有趣,朴实,她喜欢。
几人各做各的去了,陈平安跟着他父亲离开了。
里正只是管理户籍的,和村里私塾的事没什么关系,他今天来只是走个过程。
村长拄着拐杖,和伏棂说得有来有回。
了解完伏棂下定决心来十里村教书之后,他的老眼里泛起了泪花,这一个两个姑娘,怎么都这么好呢?愿意千里迢迢跑到一个小村子,还是两个女娃娃。
“我带贤侄女去私塾看看吧。”陈夫子提议说,说起这个他的话像洪水一般袭来。
从村口到私塾的路上,他们碰到了不少人,见到伏棂这个新面孔都十分好奇,有些胆子大的就会跑来问问。
“这是咱们村新来的夫子。”
不一会儿,伏棂的名头在十里村彻底打响。
——
这边白潋和几个朋友道别后,把从桑麻镇集市买来的东西带回了家简单收拾了会儿,把要给村长和伏棂的东西抱在怀里就跑。
她先跑去了村长家,把东西塞给了村婆子,没等村长老婆叫住她又一溜烟的跑了。
她揣着伏棂的那份和要给村长的钱跑出了门,一时有了顿住,嘀咕说,“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白潋随手逮住一个人问,“你见到村长和夫子他们了吗?”
“听说在私塾里呢,白潋,听说新夫子是女人,真的吗?”
白潋肯定地点了点头,何止是个女人,还是个聪明漂亮很厉害的女人。
她跑到了私塾,见他们几人果然还在这里,松了口气,不然得把她累死了。
“村长,这是这几天剩下的钱。”白潋掏出剩下的铜板塞给村长。
村长收下,发觉这重量不对,赶忙问她,“怎么还剩这么多?”
“我花不完。”白潋笑了笑,问要不要她先走开,等他们谈话。
陈夫子本来是有这个打算的,他心里暗自感叹白潋还是明白礼数的。
但伏棂截胡了,“不用了,我们快说完了。”
她说的确实不错,该需要知道的和了解的,她都知道得差不多了。
村长见状,笑眯眯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那今晚我们给伏夫子接风洗尘,一切都备好咯。”
白潋点头,伏棂被这样重视得对待,她心里高兴,尽管不知道为什么。
“多谢乡老。”伏棂笑问,“白潋也一起来吗?”
白潋一怔,却听村长连连应声,“来,都来。”
见白潋大包小包的揣着东西,几人心知她找伏棂有事,也就识趣的先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