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男选手,百草胜
戚百草的护膝在候场室磕出轻响时,张之微的摄像机正对着第九位对手的资料卡——145斤,曾获全国锦标赛季军,擅长用体重压制对手。“张钰忠说这人的侧摔是一绝,”张之微镜头一转,对准百草渗血的指缝,“但他有个破绽,转身时重心会偏右。”
拳台的锣声敲响第三遍,对手的阴影笼罩过来时,百草忽然想起暴雨夜张钰忠教的卸力技巧。当对方的重拳带着风声砸向面门,她没有硬接,反而借着旋转的力道侧身避开,手肘擦过他肋骨的瞬间,听见看台上倒抽冷气的声音。
第二十七分钟,百草的旋空踢击中对手下巴时,护具发出闷响。男人踉跄着倒地的刹那,全场观衆的欢呼差点掀翻屋顶。但前排有两个穿夹克的男人撇着嘴,其中一个嗤笑:“运气好罢了,换个重量级试试?”
百草扯下护齿,汗水滴在拳台的帆布上,晕开小小的深色。她擡眼望向那两个男人,嘴角勾起抹淡笑,声音透过麦克风传得很远:“呵呵。”这两个字比任何反驳都锋利,像片薄冰,映出那些不肯擡头看的眼睛。
後台的医疗室里,张钰忠正用绷带缠她的脚踝。“比上次稳多了,”他指尖划过她膝盖的旧伤,“但转身还是慢了半秒。”百草望着窗外掠过的救护车,忽然问:“您当初赢全国冠军时,也有人说您靠运气吗?”
张钰忠的动作顿了顿,从口袋里摸出枚褪色的徽章:“何止。他们说我是靠武警身份走後门,直到我把质疑者全打趴下。”他把徽章塞进她手心,“记住,拳头会替你说话,但‘呵呵’这两个字,是留给他们最後的体面。”
张之微的摄像机悄悄记录下这幕,镜头里,那枚徽章在百草掌心闪着微光,像颗不肯熄”灭的星。她忽然明白,所谓正名,从来不是让所有人都点头,是让那些不屑的目光,终有一天会在你走过的路上,变成不得不正视的风景。
下一场的对手资料卡从门缝塞进来时,百草正把徽章别在道服内侧。150斤,前散打国家队队员。她摸了摸那两个字的馀温,忽然笑了——路还长,好戏在後头呢。
《第九位对手》
戚百草的护膝在候场室磕出轻响时,张之微的摄像机正对着第九位对手的资料卡——145斤,曾获全国锦标赛季军,擅长用体重压制对手。“张钰忠说这人的侧摔是一绝,”张之微镜头一转,对准百草渗血的指缝,“但他有个破绽,转身时重心会偏右。”
拳台的锣声敲响第三遍,对手的阴影笼罩过来时,百草忽然想起暴雨夜张钰忠教的卸力技巧。当对方的重拳带着风声砸向面门,她没有硬接,反而借着旋转的力道侧身避开,手肘擦过他肋骨的瞬间,听见看台上倒抽冷气的声音。
第二十七分钟,百草的旋空踢击中对手下巴时,护具发出闷响。男人踉跄着倒地的刹那,全场观衆的欢呼差点掀翻屋顶。但前排有两个穿夹克的男人撇着嘴,其中一个嗤笑:“运气好罢了,换个重量级试试?”
百草扯下护齿,汗水滴在拳台的帆布上,晕开小小的深色。她擡眼望向那两个男人,嘴角勾起抹淡笑,声音透过麦克风传得很远:“呵呵。”这两个字比任何反驳都锋利,像片薄冰,映出那些不肯擡头看的眼睛。
後台的医疗室里,张钰忠正用绷带缠她的脚踝。“比上次稳多了,”他指尖划过她膝盖的旧伤,“但转身还是慢了半秒。”百草望着窗外掠过的救护车,忽然问:“您当初赢全国冠军时,也有人说您靠运气吗?”
张钰忠的动作顿了顿,从口袋里摸出枚褪色的徽章:“何止。他们说我是靠武警身份走後门,直到我把质疑者全打趴下。”他把徽章塞进她手心,“记住,拳头会替你说话,但‘呵呵’这两个字,是留给他们最後的体面。”
张之微的摄像机悄悄记录下这幕,镜头里,那枚徽章在百草掌心闪着微光,像颗不肯熄灭的星。她忽然明白,所谓正名,从来不是让所有人都点头,是让那些不屑的目光,终有一天会在你走过的路上,变成不得不正视的风景。
下一场的对手资料卡从门缝塞进来时,百草正把徽章别在道服内侧。150斤,前散打国家队队员。她摸了摸那两个字的馀温,忽然笑了——路还长,好戏在後头呢。
第十位对手走进拳台时,地面似乎都震了震。150斤的体重压在帆布上,留下深陷的脚印,他摘下墨镜的瞬间,百草看见他眉骨上的疤痕——那是职业赛场上留下的勋章,比任何头衔都更有分量。
张之微的镜头对准对手的步法:“他习惯先迈右脚,啓动速度比资料里快0。3秒。”张钰忠站在栏杆外,手里捏着瓶没开封的矿泉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注意他的低扫腿,上次有人被踢断过护胫。”
锣声响起的刹那,百草主动发起进攻。旋空踢擦过对手肩头时,她清晰地感受到那层肌肉的硬度,像踢在训练馆最旧的沙袋上。男人的反击来得又快又沉,手肘擦过她的耳际,带起的风刮得脸颊生疼。
看台上的嗤笑声又响起来:“我说什麽来着?重量级差距摆在这儿!”另一个声音跟着附和:“小姑娘家家的,凑什麽热闹。”这些话像细小的沙粒,钻进百草的耳朵,却没让她分神——她的目光始终锁在对手的右脚踝上,那里有块贴了肌效贴的地方,是张之微用慢镜头捕捉到的旧伤。
第二回合进行到第十分钟,百草的肋骨挨了记重拳。她踉跄着後退时,看见对手嘴角扬起的弧度,和当年在少年组决赛时,那个嘲笑她“野草长不成参”的对手如出一辙。疼痛让视线有点模糊,但掌心的徽章却烫得惊人,像张钰忠说过的:“疼的时候,就想想赢的滋味。”
当对手的低扫腿再次袭来,百草没有跳开,反而猛地沉腰,右手精准扣住他的膝盖後侧——这是若白教她的擒拿术,专门针对体重较大的对手。男人的重心瞬间失衡,倒地时发出的巨响,让全场的议论声戛然而止。
百草站在拳台中央,汗水顺着下颌线滴落,砸在帆布上,和刚才的血渍混在一起。她扯下护齿,这次没说“呵呵”,只是对着那两个穿夹克的男人,缓缓擡起右手,比了个“继续”的手势。
後台医疗室里,张钰忠给她处理肋骨的淤青,动作比平时重了些:“刚才那下太险了,再偏点就断了。”百草咬着牙没哼声,手里还攥着那枚徽章,背面的划痕被汗水浸得发亮——那是张钰忠当年打退役战的纪念。
张之微的摄像机一直没停,此刻正对着窗外。那两个穿夹克的男人站在走廊里,其中一个掏出手机:“查一下,这姑娘叫什麽……戚百草?有点意思。”另一个人摸着下巴:“下次联赛,给她报个混合组试试?”
百草忽然笑了,疼得倒抽口冷气也没停。她看着张钰忠把新的资料卡推过来——第十一位对手,160斤,连续三年蝉联冠军。卡片边缘被她捏出褶皱,像在宣告某种决心。
“张教练,”她把徽章别回道服内侧,声音带着点沙哑,却格外清晰,“明天的战术,我想试试新的组合踢。”张钰忠擡眼时,看见她眼里的光,和自己当年站在全国决赛拳台上时,一模一样。
张之微悄悄按下暂停键,镜头里,夕阳透过窗户,在百草的道服上投下片金色的光斑,像给那株倔强的野草,镀上了层不肯认输的铠甲。他忽然明白,有些故事从来不是看重量的,是看那颗藏在护具下的心脏,能在多少质疑声里,依旧跳得响亮。
第十一位对手的出场音乐震得拳台都在颤。160斤的身躯裹在黑色道服里,走路时带起的风,把百草额前的碎发都吹得贴在脸上。他站在拳台中央,对着镜头亮出右手——虎口处有道深可见骨的疤,是连续三年蝉联冠军的标志,圈内人都叫他“铁闸”。
张之微的镜头突然拉近,对准百草的护膝。那里新添了道裂痕,是刚才和第十位对手缠斗时磕在围绳上的。“张教练,”他低声说,“她的护具该换了,这副还是去年的型号。”张钰忠没回头,只是从包里掏出个新的护肘:“等这场赢了,全套换新的。”
锣声还没落地,“铁闸”的直拳已经到了眼前。百草後仰避开的瞬间,鼻尖擦过他的拳风,那股力道让她想起训练馆里的液压沙袋,重得能把拳头震麻。看台上的欢呼变成了倒抽气——没人见过有人能在“铁闸”的第一拳下全身而退。
前两个回合,百草一直在躲。像株被狂风压弯的野草,看似摇摇欲坠,根却死死扎在土里。她在等,等张之微在耳机里喊出那句“他呼吸乱了”——这是“铁闸”的老毛病,第三回合开始会出现0。5秒的换气空档。
当倒计时跳到“00:30”,百草动了。不是旋空踢,也不是侧踢,而是个极其刁钻的後摆腿,精准扫在“铁闸”的腰侧。那里是他的旧伤,是张之微翻遍十年前的比赛录像找到的破绽。男人闷哼一声的刹那,百草已经借力旋身,膝盖顶在他的胸口——这是她结合元武道和散打创造的新招,连若白都只看过半次演练。
“铁闸”倒地时,全场静得能听见护具落地的轻响。三秒後,裁判举起百草的手,她却没看观衆,只是望着“铁闸”慢慢站起来的背影,忽然鞠躬——这是对强者的敬意,也是对自己的证明。
後台的走廊里,那两个穿夹克的男人正在打电话:“混合组给戚百草报上,对,就是明天那场。”另一个人补充:“把她的资料整理好,我要给总教练看看。”他们没注意到,张之微的摄像机正对着他们的背影,镜头里还能看见医疗室的门缝——百草正把那枚徽章别在“铁闸”递来的签名护腕上。
“疼吗?”张钰忠给她冰敷肋骨,冰袋上凝的水珠滴在道服上,晕开小小的深色。百草摇摇头,指尖划过护腕上“铁闸”的签名:“他说,我是第一个让他觉得‘该退役了’的人。”
张之微突然举起摄像机,对准窗外。月光正落在拳台中央,那里还留着百草的脚印,深浅不一,却从场边一直延伸到中央,像条用坚持铺成的路。他忽然明白,所谓传奇,从来不是天生的强者,是野草在石缝里挣出的那口气,是普通人在质疑声里,把“不可能”踢成“我做到了”的模样。
混合组的对手资料卡从门缝塞进来时,百草正对着镜子贴肌效贴。170斤,现役国家队队员。她摸了摸道服内侧的徽章,又看了看护腕上的签名,忽然对着镜头笑了——张之微的摄像机还在录,把她眼里的光,和窗外的月光,一起装进了胶片里。
路还长,但野草已经学会了逆风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