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孩子要不……生一个孩子。……
这段时间的方琬音可以说是春风得意了。
有了爱情的滋润,她如鱼得水,就连出去买菜都要唱着歌,杜娟说呀,她这是思春了呀。
方琬音闻言,只是羞答答地低下头。
杜娟出了月子之後,整个人也容光焕发,方琬音得了空便去陪她,两个女人开始聊天聊地。
安安不像刚出生的时候那样丑了,好像有些长开了,方琬音将安安抱起来,来回悠着她。
方琬音记得,安安刚出生的时候总是闭着眼睛,成天睡觉,满月之後,小粉团成了大粉团,粉雕玉琢,依旧这麽可爱。
“对了,小娟,安安有没有取大名呀?”
提起这个,杜娟脸上又多了一丝落寞,方琬音看她这个样子,心也跟着揪起来。
她刚要道歉,杜娟便道:“你不用道歉,方丫头,不是你的问题,是我的问题,是我总是因为这些事情伤心,总是走不出来,难道让你每次跟我说话的时候都要斟酌一番哪句话有没有得罪我吗?”
方琬音会心一笑,道:“小娟,你现在说话越来越文绉绉了。”
说起这个,杜娟倒是越来越自信了:“那不都是跟你学的吗,你呀读过书,还识字,我跟你多接触接触,这叫近什麽者什麽?”
“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对对,就是这句话,可惜这句话太长了,我总是说不顺,我没有在该读书的年纪好好读书,真是遗憾啊,方丫头,你比我幸运多了。”
说罢,她下意识打量了一下方琬音的身段,但眼中只有欣赏,没有一丝恶意。
“你瞧瞧你,还比我大呢,只是结过婚,连孩子都没生过,无论是脸蛋儿还是身材,都那麽好。”
“小娟,咱们还是说回安安的大名吧。”
“哎,”杜娟又是叹气,“安安的大名我还没想好呢,她爹是个没良心的,抛下我们娘俩就走了,我真的……”
杜娟开始哭,方琬音只好在一旁安慰她。
“方丫头,要不然你一并取了吧,你是读书人,取的名字肯定好听。”
方琬音想了想,道:“小娟,要不就叫陈乡吧,单名一个‘乡’字,你觉得怎麽样啊?”
杜娟懵懂着问:“乡?哪个乡啊?是不是香味的香?”
方琬音摇头:“不是,不是那个香,是家乡的乡。”
“家乡的乡?”
杜娟才开始学字不久,後面生了孩子,脑子一团浆糊,一时间想不起来家乡的乡该怎麽写了。
她自嘲道:“你瞧我,学了几天的字,这一生了孩子,就把之前学的那些字全还给你了,这脑子也回到了生孩子之前了。”
方琬音四处找笔,不过她发现杜娟家里没有笔,也是,她之前连字都不认,家里哪有笔这种东西,有了她也用不了。
她如果回自己家拿笔来的话,有些太麻烦了,她便将安安稳稳地放在一边,然後拉着杜娟的手,在她的手掌心上写字。
一撇折,再一撇折,然後一撇。
“是这个乡,家乡的乡。”
杜娟一看顿时摇头:“不不不,这个字不好!”
方琬音也是皱起了眉头:“这个字怎麽不好呢?”
杜娟说:“这个乡还不如那个禾日香呢,我们这好多人都用这个香,什麽兰香,秋香,淑香……多好哇,女孩子还是适合这个香!”
方琬音道:“这个香确实还不错,不过我不喜欢将女孩子比作花,花漂亮,艳丽,但是可能会随波逐流,任人践踏,小娟,也许你以前见过香这个字比较多,可我就是想给安安取家乡的乡。”
“可是……这个乡会不会太像男孩子了,别人会误会的。”
“怎会呢,而且谁说这个乡就是男孩的专属了,这种叫中性词,是不分性别的,我希望安安长大後,每个人见她,不侧重性别,只看她这个人。”
“这个乡,有家乡之意,希望她长大後永远记得自己的家乡,永远记得养育过她的这片土地,永远记得这片土地上的战乱之苦,还要记得你,你的子宫,也是养育她的土地。”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个字的意思可多了,我一一与你讲来,往後安安无论去到哪里,到了何种境地,她都会像回到了她的家乡一样心安,你说,好不好?”
“好!好!”
见杜娟认同了她的话,方琬音继续侃侃而谈:“取乡一字,不是要永远将她困在自己的家乡,是希望她无论在哪都能够心安,心安即是家乡。”
“好吧,方丫头,还是你有学问,安安的大名,就叫陈乡吧。”
见杜娟同意了这个名字,方琬音更开心了,将安安重新抱起来,每轻轻拍她一下,就喊一下她的名字。
“陈乡,乡儿,咱们安安有大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