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哪吒善恶图片 > 78 第 78 章(第1页)

78 第 78 章(第1页)

78第78章

◎小爷要入宫!◎

正说着,先前那两个小道士气喘吁吁地冲过来。原来这时已经到了该上工的时辰,见这群和尚还杵在原地没动弹,他俩便匆匆前来查探个究竟。

当那两个小道士出现时,有的和尚条件反射般抓起车上的绳索就往自己身上套,被鞭子抽打时那种难以磨灭的疼痛和深入骨髓的恐惧瞬间涌上心头,甚至连身体都忍不住颤抖起来。

小道士们见这群和尚不仅没有卖力干活,反而聚在穿袈裟的唐僧身後,旁边还站着哪咤丶孙悟空等人,顿时火冒三丈,举着藤鞭破口大骂:“你们这群懒散成性的和尚,让你们拉车运石料,谁让你们在这开茶话会的?还有你们几个和尚,又是打哪儿冒出来的?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来投!竟敢跑来我车迟国撒野,看来也是皮痒想干活了!”

哪咤能感受到那些僧人胸膛里翻滚的怒火与恐惧,正准备上前讨个说法,却见唐僧轻声问道:“那两个小道士平日如何待你们?可曾动手打人?有没有害过谁的性命?”

“这两个小道士年纪小丶来得晚,平时对我们呼来喝去丶冷嘲热讽是常有的事,倒没闹出过人命。”先前回话的老和尚颤巍巍地答道,“不过见我们体力不支丶干活慢了些,挥鞭子抽打也是免不了的。”

“既然如此……”唐僧指尖滑过腕间佛珠,声音清得像山涧溪水,“受过鞭刑的僧人,不妨拿回鞭子讨个公道,一鞭一报,因果自了。”

哪咤听着觉得有些讶异,若是从前的唐僧,必定会说着“冤冤相报何时了”这样的屁话,最後说教一番就放这两个小道士一马,如今竟也懂得以牙还牙的道理了。但转念一想,这些和尚被折磨得死的死丶伤的伤,确实也该讨回点利息。

那两个小道士听见唐僧发话,本来还想反过来讥笑几句——也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个野和尚,竟敢口出狂言!可话还没出口,就发现自己不知什麽时候被套上了金箍,整个人都动弹不得,连嘴巴都张不开,满腔怒火瞬间化作惊恐,只能眼睁睁看着一群僧人举着鞭子朝他们围过来。

唐僧自己也不清楚这神通究竟从何而来,他只是心念一动,想着给这两个小道士略施惩戒,袖中就飞出两个金箍套在了道士们身上。那上面还流转着淡金色符文,正是与护教迦南给车迟国僧人下的咒语如出一辙,却是护住了这两个小道士的性命,就算後面五百名僧人每人抽几鞭子,也不会把他们活活抽死,顶多让他们尝尝皮开肉绽的滋味,躺半个月养伤就能痊愈。

虽然唐僧这般说了,可那些僧人还是有些犹豫,这些年挨打挨怕了,哪敢真对施暴者还手?直到队伍里站出个怯生生的小和尚,咬牙切齿抢过藤鞭,啪地一声脆响抽在小道士背上。这一鞭子下去,就像捅了马蜂窝,那些苦命僧人,此刻红着眼眶排成长龙,恍惚间只见半空鞭影翻飞,如今终于能把这些年受的气全都还回去。

好在这些和尚心里也都明白冤有头债有主,除了真挨过鞭子的上前讨债,其馀人多看几眼也就散了。要不然这五百多人一拥而上,也不知道要抽到猴年马月才能收场。

此时天色已晚,城门早已紧闭。好在车迟国虽然把城内外的寺庙尽数拆毁,却唯独留下座智渊寺。这是车迟国先王亲自下旨修建的皇家寺院,因供奉着太祖的金身神像才得以幸存。虽说如今寺院破败不堪,但要容纳五百多个和尚过夜倒是绰绰有馀。

次日鸡鸣未歇,唐僧已领着这群蓬头垢面丶衣衫褴褛如同乞丐的和尚们,浩浩荡荡地来到了车迟国城门口。守城的士兵本想拦住为首的唐僧,被唐僧那双寒星似的眼眸扫过,却不自觉地打开城门放行了。

城中百姓更是头一回见到这等奇景——二十年来车迟国严禁佛教,街头巷尾哪见过一个和尚?如今竟成群结队地冒出来,队伍还直奔王宫方向而去。霎时间许多人跟在後头看热闹,心知今天车迟国怕是要出大事了!

“啓禀陛下,宫外来了几个和尚,说是要去西天拜佛取经的,想要进宫倒换通关文牒,现在正在外面候旨。”跪在金殿前的王宫侍卫颤声禀告。

“什麽?这些和尚不知道我车迟国的规矩,自己敢来送死倒也罢了!你居然还敢来通传,还想让他们上殿?”方才一群文臣扯着嗓子念了半日奏折,车迟国老国王正听得昏昏欲睡,听到侍卫的禀报後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语气中带着怒意,“去,叫几个侍卫把这帮和尚抓起来,送去给国师使唤。再查查沿途的缉捕衙门,怎麽就让这群和尚走到王宫跟前了?”

见那侍卫还跪在地上迟迟不动,老国王勃然大怒:“怎麽?你耳朵聋了不成?还是说,你也想剃了头去当和尚?”

“陛下!可那些和尚说……他们是从东土大唐来的。”侍卫犹豫再三还是说了出来,“而且後面还跟着好几百个和尚呢!”

“那你怎麽不早说!”老国王一听“大唐”二字,吓得差点把头上的冠冕摔地上。如今谁不知道大唐的威名?那大唐国力强盛,坐拥百万雄师,听说最近接连攻灭高昌丶龟兹等国,在西域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吓得乌斯藏这些小国连夜递上降书。

更可怕的是,大唐铁骑压境的势头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听听这名字——安西都护府,摆明了是要把整个西域收归囊中。西域各国本就一盘散沙,有的国家连支像样的军队都凑不出来,拿什麽抵挡天朝上国的百万雄师?

不过让西域各国稍感安慰的是,大唐军队纪律严明,可不像他们互相征伐时那般烧杀抢掠。听说天兵入城时从不惊扰百姓,宁可在城外扎营,甚至就睡在大街上。不少受尽本国压迫的西域百姓,都主动带着酒食去犒劳大唐军队,这也是他们这些王室从未想象过的场面。

车迟国国王听到这些消息後,自知洪流滚滚势不可挡,心里早就把退路盘算得明明白白——像他这样的小国君主,等大唐铁骑压境,就学高昌王那般开城献上玉玺图册,好歹能保住全家老小的性命。在长安城里置办些産业当个富家翁,那锦衣玉食的日子,可不比在这黄沙漫天的车迟国舒服多了?

不过这些消息既然能传到他这国王耳朵里,朝堂上的那些大臣自然也都各有心思,听说有的都派心腹去联络唐军了。老国王最怕的就是哪天早上醒来,发现手下有人造反,说他负隅顽抗不肯投降,把他的脑袋砍下来当投名状,那可就太冤枉了。所以今天这场朝会他开得心不在焉,一直拖到现在都还没结束。

此刻老国王听说唐僧带着几百个和尚堵在宫门外,心里明白这些人恐怕不只是来换通关文牒的,多半还要给本国僧人出头。可他面上仍堆着笑,赶紧宣召让唐僧他们近来,毕竟求雨那件事都过去二十年了,也早就该翻篇了,他打定主意要卖他们个人情,让这些大唐使者回去多多美言几句,等来日天兵压境,自己也能多一分把握。

与此同时,老国王也在派人火速去请三位国师,他倒不是指望这几个靠山能撑腰,而是当年惩治佛门的主意就是这几位国师出的,现在要背锅也得大家一起背才公平!

哪咤一行就这麽大摇大摆进了王宫正殿,在满朝文武惊愕的目光中,他们径直走到金銮殿前站定,身後五百和尚像黑压压一片乌云堵在宫门外。老国王心里直打鼓,生怕这些和尚闹起事来,不知道会惹出什麽乱子。

哪咤左看看右望望,心里觉得奇怪,怎麽这满堂君臣都跟鹌鹑似的低着头,莫不是被猪八戒的面容给吓着了?

要说这取经队伍里的模样着实古怪,领头的唐僧自然清秀俊逸,但其他人不是孩童模样,就是生得异于常人,要是放在平时,寻常人见了怕是要吓得腿软。可如今他们顶着“大唐来使”的光环,反倒让人觉得理所当然——果然是天朝上国来的高人,个个都是奇人异士,一看就身手不凡。所以即便他们见了国王既不行礼也不跪拜,包括礼官在内的满朝大臣愣是没一个敢吭声。

唐僧他们是打着倒换关文的名义来的,老国王本来也有些怀疑这帮人的身份,可刚翻开那本通关文牒,满肚子的疑虑立马烟消云散。只见上面密密麻麻盖着宝象国丶乌鸡国等多个国家的御印,最前面一页赫然是大唐国主的印章,寥寥数语尽显霸气。最後那句“倘到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放行”,更是看得老国王手一哆嗦。

他盯着这行字发了好一会儿呆——表面看是客客气气的请求,可字里行间透着刀光剑影。若是断了这“善缘”会有什麽後果,想想就让人脊背发凉。他仿佛看见百万铁骑踏破关隘,漆黑洪流淹没平原,自己这车迟国的城墙怕是连半天时间都撑不住!

老国王慌忙取来玉玺,毕恭毕敬地盖上车迟国的御印。他生怕印泥沾得不匀,盖完还不忘多看了两眼这方红印,觉得比平时盖得都周正,心里这才踏实了些。

“你们这群和尚,好大的胆子,竟敢跑到王宫来!”三位国师急匆匆赶来,刚到宫门口就被这阵势吓了一跳,这些和尚聚在王宫门口,难道是想造反不成?等看清大殿上的唐僧等人後,顿时火冒三丈,“昨天你们私自放走那五百个囚僧,已经犯了我们车迟国的王法!还敢用妖法定住我的两个徒弟,指使那群罪僧抽他们的鞭子!本道爷正要找你们算账,你们倒自己送上门来了!”

【作者有话说】

[狗头]就真实历史而言,唐僧在前面走,国境线在後面追。所以去的时候是九九八十一难,回来走几步就回城了,这并不是唐僧走的变快了,而是大唐的边境又扩张了。

最离谱的是唐僧都和高昌国王约好了回来讲经的,回来发现高昌国没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