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一怔,随即大笑。
“行,有机会,我一定还你。
现在嘛,我先带你去见一位贵人。”
“好。”
赵延年点头答应,伸手示意。
“请带路。”
匈奴人眼中露出一丝讶色,转身引赵延年向前。
孙贾刚要跟过去,却被另一个匈奴人拦住了。
“你不用去,贵人只想见他一个。”
“我……”
孙贾不知所措地看着赵延年。
“你等着吧,我去去就来。”
“好吧。”
孙贾无奈地在路边坐下。
赵延年跟着匈奴人,沿着一条小路继续向前。
他们渐渐离开了湖岸,往山上走去。
走了三四里路后,来到一个山谷。
眼前突然明亮起来,大大小小近百顶帐篷,以及帐篷前的篝火,将山谷照得一览无余。
营地中央的帐篷前,有一面大纛。
在火光的照耀下,大纛上隐约可见一只狼头。
赵延年虽然不知道这是谁的大纛,但显然是一位贵人。
难道是左贤王於单?
带路的匈奴人停住了脚步,对赵延年说道:“我不能再往前走了,会有其他人带你过去。
你记住,我叫杜支,欠你一条命。
将来有机会,我一定还给你。”
说完,他点点头,转身离开。
又有一个匈奴人走了过来,上下打量了赵延年两眼,也不说话,招手示意赵延年跟上。
赵延年也不说话,跟着匈奴人继续向前走,来到中间的帐篷前。
篝火旁,围坐着几个人,坐在最中间的是一个年轻人,面庞白晳,眉清目秀,神情和善。
他身上穿着锦衣,虽然是匈奴人的式样,却不是皮袄。
在火光的照耀下,锦衣闪闪发光,非常吸睛。
可是最让赵延年诧异的不是他身上的锦衣,而是他手里拿着一卷竹简。
他身边的几个人手中也有竹简,有人还拿着笔,正在竹简上记着什么。
其中一人身穿汉人服饰,头上戴着冠,明显是个汉人。
年轻人听到脚步声,抬起头,面带微笑地打量着赵延年。
“少年英雄,果然与众不同。”
他站了起来,将手里的竹简插在腰带里,运作熟练。
他说的也是汉话,而且是官话,有深厚的秦人腔调。
他听赵归胡学说过那样的话。
当时赵归胡为了证明他是秦人,不是汉人,特意学说了几句官话。
赵延年拱了拱手。
“不知贵人怎么称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