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月华寺西(三)
◎奴似嫦娥离月宫◎
这一夜游扶桑睡得异常香甜。
常槐与常桓的故事她听了大概,记不得多少,但对某一点印象深刻:姊妹二人的天赋置换。
天赋低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尤其珠玉在前——比如三百年前常桓看常槐,三百年後常槐看常桓。同时也如游扶桑自己,彼时在宴门,她看宴如是。
有些人就是天赋好得人神共愤,去晨露里摘朵花儿都能悟道,同样的书卷你看了三遍有馀,好不容易记进脑子里,背出来还是磕磕绊绊。三遍能背诵,这样的人放在别处已算是天资不错,问题便出在,你身边有人匆匆扫一眼,开口倒背如流,此刻谁会更受到关注不言而喻。那些三遍背书的能力真是低进尘埃里,擡不起头了。但没有办法,同样的课业有人一听就记住,同样的剑法有人一摸就通透,同样的天地灵力,聚集她的手中,真就一点儿不剩地吸收进去,顷刻化为己用。
和这样的人作对照,倘若心眼小一些的,是真的可以活活把自己气死丶急死的。
彼时看着修行如吃饭睡觉一样轻松快活的宴如是,看着她日益精湛的剑术与射术,听着旁人对她的夸奖与敬佩……游扶桑再看着自己怎麽也背不完的书卷丶怎麽也不合衬的剑法,若说心里没有小小妒忌,那都是假的。这样的人一定从来没有烦恼吧!上天真是不公平啊。游扶桑羡慕极了,于是看着自己手心的琼木剑才更是失落。
她常常在寂静的夜里轻手轻脚地爬起来,拿着木剑将白日宴清绝讲解的惊鸿剑法从头到尾再练一遍,练到月下三更,注视着自己的影子在青草地上描绘一个没有天赋的丶毫无协调的庸人,试图照猫画虎的逗趣儿故事。
于是练到後面自己都发笑了。
游扶桑丢下剑,平躺在草地上,心道,也许我就不适合用长剑。练得再多也没有用,都是一塌糊涂。
也许我就是没有天赋吧。做什麽都是。
从前的她总会因为诸如此类的事情郁郁而寡欢,看山看水都掩上一层灰蒙蒙的浊雾,但现在不一样了。
现在她已死过一遍,太清楚生死之外别无大事,更不会在乎什麽天赋高低,修行疾缓了。谁说一剑劈山是修行,吹雪听蝉就不是修行?人间之外有人间,修行之外亦修行,能每天沐着晨光悠悠转醒,已是极大的幸事。
这麽想着,游扶桑安安静静地入睡了。
大约晨光熹微时,她又安安静静地醒来了。醒来的时候,姜禧在榻边占了小小一个角落,盘腿打坐,丝丝缕缕的魔气蔓延在身侧。
游扶桑起身的动静窸窸窣窣,姜禧睁开眼睛,“醒了?”
游扶桑唔了一下。
姜禧问:“今日做什麽?成渐月何时来庸州?”
“不知道,不清楚,我与她也没有传音符。”
“那就干等着?”
游扶桑抖抖被子,拍拍脸颊:“今日总会来的。没有她,我也不知道怎麽进浮屠城呀。”
姜禧理所当然:“生闯啊。”
游扶桑敷衍地笑了下:“如果你想把宴如是招惹来的话。”
游扶桑一行人浮屠旧址,宴如是本身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倘若姜禧生闯,与镇守城池的青龙起冲突,把事情闹大,宴门便不得不有所动作。何况近日仙首封禅,太多人虎视眈眈,这里出一点差错,那里有一点纰漏,周聆再一搅和,也不知道该怎麽收场。
何况游扶桑也不想再纠缠下去。
她很快地梳洗完,整理了衣裳,朝窗外一望。“有银子吗?”她问姜禧,“我要吃一屉小笼。”
姜禧家财万贯,但出门从不备银钱,向来看到什麽拿什麽,别人也不敢拦。她没有银子,也没有花银子买东西的习惯,有时候常思危看到了,就跟在後面掏荷包付钱。姜禧觉得她傻:干什麽白白把银子往外赔?常思危却道,百姓小本经营生活不易,这样折腾几次,下次都不敢出摊了。姜禧听了翻白眼:这麽善良的话,奉劝你不要跟着我了,你的正义心会受到损害的。
常思危知晓这在驱赶自己,总是哈哈打岔揭过。姜禧说她孬。姜禧不是不知道恶语伤人心,但恶语相向是她的本性,她不会为任何人改变自己的本性。反正常思危总会再死皮赖脸跟上来,不是吗?
姜禧以为昨夜也会一样。
可是到了另一间厢房,却是人去楼空。门窗紧闭,一片死寂,被褥齐整,也许根本没动过用过。
“她人呢?”游扶桑不由得讶异,“她离家出走啦?姜禧,你们昨夜吵架啦?”
“无所谓。”姜禧面无表情道,“至少她昨夜将有用的都说出来了,跑了不可惜。”
大抵是还记得姜禧的坏习惯,常思危将荷包端端正正摆放在茶案上,没留字条,知晓留了姜禧也不会看。桃花扇带走了,但留了个扇形,庚盈棺材摆在上头,姜禧开棺检查一下,没什麽问题,这才放心。
姜禧把荷包抛给游扶桑,游扶桑欢欢喜喜接过了。
两个人走下楼去,庸州城的集市已经开摊一段时辰,街边熙熙攘攘,游扶桑闻到包子的味道,也闻到些许酸腐的怪味,好似有人在哭丧哀悼,家母去世,草席盖着尸体。游扶桑经过,好奇望去一眼,却移不开视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