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能看见她
有些心动,注定止于唇齿,掩于岁月。
像一场无人观看的烟火,热烈绽放,寂寥落幕。
——江挽月
小时候,江挽月的生日愿望是,「我想快点长大。」
等我长大了,我就彻底自由了。
这个执念源于父亲永远倾斜的天平。
江挽月从小就感觉,自己和弟弟是不一样的。
不管她跟弟弟发生什麽矛盾,爸爸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她:“铭宇小,不懂事,你这麽大还不懂事吗?跟你说了多少遍,要孔融让梨!要谦让铭宇!”
铭宇是弟弟的名字。
听说这个好名字是当时父亲翻遍新华词典,才千挑万选出来的。
而她的名字呢?
简单得像一句随意的闲谈。
她出生在夜晚,当时窗外挂着一轮清冷的月亮。
不知是谁提了一句“这孩子生在月下”,于是“挽月”这个名字便轻飘飘地落在了她的身上。
没有词典的翻阅,没有深夜的斟酌,甚至可能没有太多的思考。
它就像那晚的月光,自然而然地洒落,也像她在这个家的位置,带着一种近乎透明的存在感。
她心里委屈极了:
「孔融让梨…让让让!
我让得还不够多吗?
我的玩具丶零食丶父母的偏爱…都让给他了!
我不过比弟弟大3岁,我也是一个小孩子啊~
凭什麽?我要无条件地谦让弟弟?
那谁谦让我呢?
如果弟弟消失。。。。。。是不是爸爸就能看见我的存在?」
这个想法刚冒出来,就让她羞愧难当。
弟弟什麽错都没有,却无辜遭受了她的诅咒。
那一刻,她在心里暗暗发誓,如果以後她有孩子,只要一个。
要给她独一无二的爱,重视她,呵护她,不让她受一丁点儿委屈。
**
所有人都觉得小孩子无忧无虑,什麽事都不用操心。
江挽月却觉得,每个小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
小孩子没有自由的选择,什麽事都需要听从安排,等待通知。
小学时,每次考完後。
江挽月拖着书包,像拖着无形的镣铐走回家。
饭桌上,父亲沾着泥星子的筷子顿了顿,目光扫过她低垂的头顶:“考得怎麽样?”
声音不高,却像惊雷炸响在死寂的饭桌。
“分数……还没出来。”
她几乎将脸埋进碗里,米饭粒梗在喉咙,难以下咽。
等待成绩单的日子,如同等待宣判的囚徒,每一秒都是凌迟。
终于,那张薄薄的纸片来了。
爸爸从田地里回来,洗掉手上的泥土。
那双手布满老茧和裂口,指甲缝里的污垢像“功勋”一样,明晃晃地扎眼。
“成绩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