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视界
高三开学第三周,乔野的课桌里出现了一封MIT录取通知书复印件。
录取人姓名栏被墨水涂黑,但右下角有个铅笔画的猎户座轮廓——笔触轻得像是怕被人发现。秦照用紫外灯照了照空白处,浮现出一行小字:【深空计划二期实验体ShenYL-0915】。
"他爸连录取通知都要监控?"秦照用橡皮擦掉痕迹,"这算哪门子科学家。。。"
乔野把复印件折成纸飞机,射向窗外。秋风穿过机翼,将它吹向操场边的香樟树——那里曾经站着穿白衬衫的少年,镜片後的眼睛像两泓安静的星光。
天文社招新日,乔野在储物柜发现一盒发霉的薄荷糖。糖盒底部粘着微型存储器,插入电脑後显示一段手术室监控:
沈砚礼被固定在牙科椅上,左眼睑被器械撑开。穿着白大褂的沈父正在调试某种激光设备:"记忆编辑不是清除,只是将关键神经元连接暂时抑制。。。"
画面突然晃动,沈砚礼的右手挣脱束缚,在手术单上划出歪斜的公式:
Ψ=∫ψ*(x)QY(x)dx
——量子态叠加原理,意思是"你永远存在于我的概率云中"。
视频终止于一阵刺耳的警报声。最後半秒,沈砚礼的嘴唇在说:【猎户座β星】。
十月的物理竞赛集训,罗望北带来一套北京寄来的试卷。乔野在最後一道大题旁看到了熟悉的批注:【解法参见《量子力学基础》第203页】,但字迹比沈砚礼的工整许多,像是精心模仿的。
"这套卷子是沈教授亲自出的。"罗望北推了推眼镜,"他说。。。沈砚礼在美国适应得很好。"
乔野转动无名指的戒指。金属内圈新刻的电路图在阳光下闪烁,像某种求救信号。
深夜的射电望远镜接收到一组异常脉冲。转换成光谱图後,屏幕上浮现出波士顿的街景照片:查尔斯河畔的长椅上,坐着穿MIT卫衣的亚裔男生。他的左手插在口袋里,右手拿着本《天体物理年鉴》——书页间露出半张登机牌,日期是明年6月15日。
乔野放大照片,发现他无名指上有道明显的环状疤痕。
感恩节前夜,乔野的耳钉突然恢复了几秒信号。电流杂音中,沈砚礼的声音像是从深海传来:"。。。他们给我看了虚构的记忆。。。说你是天文社的学妹。。。"
背景音里有仪器规律的滴答声,接着是沈父冰冷的警告:"第37次矫正实验开始。"
通讯中断前,乔野听见金属器械碰撞的脆响,和沈砚礼用尽全力的最後一句话:
"猎户座。。。升起时。。。"
元旦晚会那天,周亦扬带来一本《MIT校刊》。内页有张实验室合影:沈砚礼站在角落,白大褂袖口露出腕部监测环。放大照片能看到他左手无名指上戴着一枚黑色矽胶戒——那是实验室统一配发的身份标识。
"听说他研发出了新型量子通讯模型。"周亦扬指着配图文字,"但拒绝申请专利。"
乔野用紫光灯照向照片,沈砚礼的镜片上浮现出微弱的反光图案——是临江天文台的坐标。
寒假最後一天,乔野收到国际包裹。箱子里装满波士顿的雪,融化後露出被冰封的金属盒。
盒盖内侧刻着:【当双星系统的一方坍缩成黑洞,另一方的光会永远盘旋在事件视界之外——这就是我记忆你的方式。】
盒底躺着碎裂的蓝珀吊坠,玻璃碴间缠着几根带血的黑发。紫外灯下,发丝显现出DNA双螺旋结构的荧光标记——那是沈砚礼留在世上的,最後的生物信息。
高三下学期开学典礼上,校长宣布MIT破格录取的喜讯。大屏幕播放着沈砚礼的获奖视频:他站在领奖台上,用标准的美式英语致谢,左手无名指上空无一物。
当镜头扫过观衆席时,乔野突然按下暂停键——沈父的西装口袋露出半张照片边缘,隐约可见猎户座的简笔画。
放学时,她的课桌里多了张字条:【6月15日CA982波士顿-北京记得穿校服】。字迹工整得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