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转牡丹亭不断变化的芙蓉美人面……
春寒料峭,阵阵带着寒意的风吹来,吹得人不禁身子一抖。
柳梦梅打了个喷嚏,她垂眸,伸手拽了拽衣领,将自己裹得更严实一些。
一旁的楚锦月叹了口气,关切道:“柳公子,瞧着你的风寒愈发严重了,不妨先不急着赶路,咱们先去找个地方歇歇脚吧。”
柳梦梅思索了一下,然後点点头,她握拳递在唇边,嗓音沙哑:“也好。”
二人这便暂时停止赶路的步伐,开始观望四周有何处适合停留。
原先她是不愿和楚锦月一同走的,只是,他们似乎孽缘不浅,在柳梦梅第一次拒绝他後,楚锦月虽然心中遗憾,却也依然爽快地应了,两人就此分道扬镳,只是这一路,她总会时不时碰上他,巧的是,每次他都很惨的样子。
後面柳梦梅就不再刻意避开了,自然而然地就相随而行了。
这几日柳梦梅患上了风寒,找了几个小医馆都作用不大,她身体难受,心理也不好受,整个人病怏怏的。
一旁的楚锦月高兴地奔过来:“柳公子,我方才问到了,这附近有一观名叫梅花庵观,此观风景优美,清幽宁静。很是适合游人前去借宿静养。”
闻言,柳梦梅也弯眸,心中愉快:“那好,我们就去此处。”
梅花庵观距离不远,只是走上一个时辰就到了,看到面前的景色,两人都不禁心中舒畅。只见古老的城墙驻地,古树参天,光影斑驳之中依稀可听观内的靡靡梵音。
中心处一道字迹洒脱的牌匾高高挂着——梅花庵观。
再往进走,嗅到点点萦绕的香火。
只是,来此的人并不像传闻中那麽多,只有三两个路人穿梭在其中。
楚锦月不禁喟叹道:“果真不欺我,目光所到之处,无不生机盎然。看到此情此景,真想吟诗两首。”
他正欲开口,便见柳梦梅眉头都没动一下,拢了拢衣裳,擡脚便进去了。
“哎!”楚锦月连忙追了上去,仍不甘心问道:“我说柳公子,同为进京赶考之学子,我就不信你毫无抒发情意之想法,你可不要再装模作样了,我都能理解,不如现在你我二人共同吟诗可好?”
柳梦梅抿唇,她看向观内,其间有很多小路,纵横交错,这个道观很大,一不留神就会在里面迷路。
恰好,便见一个穿着蓝色道袍的小道姑挑着担子走过去,柳梦梅连忙将人拦住:“小道长,可否带我们前去拜访梅花庵观的主人。”
那道姑闻言放下担子,朝着两人行了一礼:“请两位施主随我前来吧。”
说着,她向前,往一个狭小幽静的屋子走去。
将人带到了後,她又行一礼,挑着担子离开。
柳梦梅和楚锦月对视一眼,两人一前一後,柳梦梅敲了两下门,待屋内传来应声这才进去。
屋内烟香袅袅,香火味扑鼻而来。迎面而来,便看见一座面相慈悲又具有佛性的雕像被供奉在上方。
那身着蓝色道袍的女子脊背挺直,态度虔诚地跪在雕像前,似乎对身後突然到来的客人闻所未闻。
楚锦月正欲开口,便被柳梦梅拽住衣袖,她摇摇头。
女子忽然向下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声音响亮,听着就知道这是真磕头。
待三个响头结束,她才缓缓地起身,由于跪的时间之久,她的膝盖酸痛无力,只能扶着一旁的物件艰难地站住。
她转过头,面容严肃:“两位施主来找我,可是有什麽事情?”
柳梦梅弯唇,她向前一步:“道长,我们二人贸然打扰,是想借宿几日,不知可否?”
女子闻言看了几眼他们,眉头轻蹙:“可以,我现在让观内的道姑带你们去各自的房间。”
她走了几步,忽然开口道:“我是观内的住持,你们可以叫我石道姑。”
很快,她的身影消失不见。
留下两人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