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成冬】:……怎麽可能是我姑姑?她已经死了。
【陈定言】:第一种可能,有人扮成了你姑姑的样子,装神弄鬼吓死者,顺便杀了他。
第二种可能,有人和你姑姑长得很像,杀了死者。
第三种可能,存在另一个“小妹”。
【左成冬】:太奶奶精神不正常,万一她看错了呢?只是随口说了“小妹”呢?
【陈定
言】:不会的,你太奶奶很会认脸,她什麽都可能搞错,就是不会搞错脸。
太奶奶很喜欢照片,她偷偷摸摸收集各种照片,甚至从家里的柜子里偷出照片来。
由于左孟萍的照片被家人藏起来了,所以太奶奶翻箱倒柜找到左孟萍的照片後,会认为“小妹”天生是要被藏起来的。她便心地善良地把“小妹”藏在米缸里,藏在沙发底下。
同时,她随身带着一些喜欢的照片,就像那张全家福。看起来她把照片上所有人的脸部抠烂了,只剩下几个洞,实际上这几个洞别有用意。
那天,太奶奶把那张抠了洞的照片举起来,举到眼睛旁边,并不是为了吓唬人,而是为了透过照片上“儿子脸上的洞”看到现实中儿子的脸,透过照片上“儿媳脸上的洞”看到现实中儿媳的脸。
她就这样通过照片把现实和图像联系在一起。
太奶奶对这些照片摸得很熟,就算看不到脸,也能认出这是谁。
所以,“小妹穿了红衣服”那句话,不是太奶奶胡乱安到“小妹”头上的,必定是她看到了“小妹”。
【左成冬】:但是为什麽杀人场面会被太奶奶看到?太奶奶一直都待在家里,她不出门的,案发第一现场一定是在我家。
【陈定言】:这个我认同,第一现场一定是在你家,不然也不会选择就近在你家竈肚里埋了,一定会选择更安全的地方埋尸。
【左成冬】:那“小妹”究竟是谁?
陈定言也想问“小妹”究竟是谁。
“小妹”的三种可能,第二种可能稍微小一点,因为要找出一个和左孟萍相像丶而且和死者有仇的人还是有点难度的。
如果“小妹”是假扮的,那麽男人也可以戴上假发假扮成女鬼,这样一来,嫌犯的性别就不能框得太死。
如果“小妹”只是被叫作小妹,那麽又是谁?又为什麽会选择在左伯伯家里杀人?
陈定言首先考虑邻居。
既然凶案是在左伯伯家里发生的,而且左伯伯又似乎在包庇丶协助对方,那麽凶手必然和左伯伯相识。不是亲人,那就大概率是邻居了。
邻居中,谁最有可能是“小妹”?
从身形上来说,关婶,李姐,还有金叔,只是金叔看起来和死者没有仇怨。
……
陈定言想得头疼,她便先睡觉了。
次日起来,她决定再去一趟左伯伯家里探探虚实,冒着“被灭口”的风险。
左伯伯和孟婶看她的表情有点古怪,孟婶在刨丝瓜皮,她坐在门口,斜着眼睛用馀光注意着陈定言的一举一动。
左伯伯则看向太奶奶,太奶奶搬了个凳子坐在屋前空地上,一边摇着扇子。
左成冬从楼上看到陈定言再次出现在他家门口,他急了,跌跌撞撞地从楼上冲下来,似乎他慢一秒,她就会被自家爷爷奶奶合夥灭口。
许叔开着电瓶车从左伯伯家门旁边的石子路上经过,电瓶车後座是戴着草帽的关婶,两人一起下地。
许叔这个八卦大嘴巴看到陈定言,就停下电瓶车来,打趣道:“啊呀小陈又在呀,最近小陈天天来找成冬呢,要不你俩真……”
关婶见丈夫又要胡说八道,她横眉竖目地瞪他:“喂,老许!”
这种事是能胡说的吗?上次人家小孩家长不在还好,现在家长就在门口呢,这一趟胡说不得被揍成饼?
太奶奶鹦鹉学舌地提起嗓子:“喂,老许!”
陈定言心里一震。
小妹……老许……
她可能知道穿红衣服的“小妹”是谁了。
太奶奶有学人称呼别人的习惯,“小妹”——是因为她听到有人叫那个人“小妹”。
是关香巧,关婶的堂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