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琐碎(剧情七)他要回来了。
叛军作乱,皇帝崩,郎中令玮救驾,叛军已除,逆首楚王伏诛。
这简明扼要的消息不出半日,传遍了整座长安城,并往更远处传播着。
一时朝野内外议论纷纷,有群臣长跪宫门,妄图以身阻拦,求见姜姮。
百姓听闻此事,一拥而上,更将长街堵得水泄不通。
万衆瞩目中,有旌旗丶白马,披光踏尘而来。
见装着先帝圣躯的棺椁渐近,以许相为首的老臣依次下跪。
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都是由先帝亲自提拔,自然感念恩情,如今先帝崩殂,却不知自己今後该何处,内头哀哀之馀,不免惶惶。
再表忠心已无用。
随之而来的,是六驾马拉凤车。
楚王死後,有一人以死上谏,揭露楚王同柔妃的恶行,说太子的冤屈。
无论此人挺身而出所求为何,其所言,已随丧讯传经两宫长安城。
既然姜钺只是被冤,据说先帝临终前,还有言拨乱反正,那太子自然还是太子,而父死子继是纲常伦理。
此时,新帝已出建章宫,入未央宫,准备大典,昭华公主该被称为昭华长公主了。
只一切太过顺理成章,又太过理直气壮,不得不让人疑心,是否会有一双手,在暗中操纵着一切。
可木已成舟。
长公主位同三公,爵比诸王,行六驾。
凤车近了,缓缓经过衆人,三人高,楠木雕凤描金,是愈发张扬的气派。
如今城中百姓,谁不说姜姮是天生的好命?
一个亲爹,一个亲弟,两个“亲”字注定保她一生的富且贵。
“公主殿下!”
许相率先出声,“不知臣等,可否求见?”
凤车并未停,仍在衆卫兵的护卫下,往宫门驶。
许相高声:“公主殿下,臣欲求见太子殿下。”
凤车停下,这时,忽有一道身影从人群中窜出,直直往里头冲,那人太过果决,卫兵一时不察,竟真让他闯入,只见刀光闪过,车帘裂做两片,又掠起,车内竟是空无一人。
这刺客僵住,随即便被赶上来的卫兵反手压在地上。
连珠本在一旁,面不改色围观了全程,又缓步上前,先是向许相恭敬行礼。
“许相,殿下说,乱中易出错,等万事具备丶尘埃落定後,她自会邀您,与陛下共商大事。”
许相本欲进一步问询,可那“错”已在眼前。
卫兵们将该刺客压到了一边,并不是多远处,却也避开了商铺和百姓家门口,刀起刀落,连审讯也省略了,解决了“错”。
连珠又福了身,跟随凤车,入了宫门。
宫门处发生的意外,经宫人之口,落入姜姮耳中,并未有多意外,历朝历代,哪朝哪代,改朝换代是相安无事的?至少大周立朝百年以来,从未有过。
姜姮只嫌麻烦,庆幸为偷懒而早早回了长生殿。
几个老臣脱冠落簪的模样有何好看?更不愿劳神劳力去与他们周旋,不如眼前男子,好歹年轻,也算相貌端庄,仪表堂堂。
“听闻,最後是你剑刺楚王?真是大胆。”姜姮尾调上扬,馀光夹他一眼,红胜春花的华裳流在玉阶上,金丝描凤,展翅欲飞。
“是叫朱北?”
“回殿下,正是小民。”
朱北垂首,姿态恭敬,却不知是在答哪个问。
姜姮轻轻一笑:“哪个朱?”
“小民只是布衣出身。”他答。
“布衣出身,楚王竟会如此信任你?听闻,你来长安城不过四个月,短短四个月,便成为楚王府的座上宾,这可是本事。”姜姮像是惊讶,像是有赞许,可一双眼分明平静无波。
朱北不敢轻视,貌愈恭,“小民是身如浮萍之人。”
寻常小民,无牵无挂,如此之人用起来最放心。
若再有几分聪慧,几分谋略,几分忠心,便成了心腹。
想来楚王,也是如此想。
可惜他并不知,这个文质彬彬,手无缚鸡之力的谋士,会在关键时候,将他杀于账内,转头又踩他一脚。
想起此人当日所言,姜姮忍俊不禁。
如果不是朱北,她还需花许多心思,才能将前事了结,把姜钺推到那九五之尊的位置上。
姜姮问:“如今不少人都在私下说,你是本宫的人……这误会,如何解释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