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鸣珂碎撼都门晓 > 第19章 第十九章 荐星(第2页)

第19章 第十九章 荐星(第2页)

几天之後。

天色擦黑,马府门前依次上了灯。一排红亮亮的灯笼在黑色屋檐下渐次亮起,看着很是喜庆。

阎止觉得眼前这红彤彤一片很是愉悦,便有些走神,凝神看着那点灯人。

他忽听身边大门开合,又见门房从中走出,恭敬地向里一请道:“傅小将军,阎先生,里面请。”

马诘早已在正厅等着。此时天色还不算晚,他便只穿一身绛红色便服。

他举着一副眼镜靠在灯下,手里拿着一本书。他凑上前仔细看一会儿,过半天才眨眨眼睛,然後再翻过一页,读的很慢。若不是身後宅院深深,他这幅样子几乎和普通富贵人家里的老头没什麽区别。

听得傅行州两人进屋来,马诘把眼镜放在一边,笑着起身相迎。三人寒暄一阵,又在书房落了座。

马诘为两人看茶,又向傅行州道:“当日下朝路上,老夫问将军为何不主动请缨,将军说日後与我详谈。你此番与阎先生同来,可是为了此事?”

“正是。”傅行州道,“马大人有此问,我也开门见山。紫菱一战,如非陛下受命,我傅家不会请战。”

马诘一顿,随即了然。他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旁边的阎止,笑道:“傅小将军自有谋略,老夫佩服。但既如此,将军又因何事前来呢?”

傅行州道:“傅家虽不请战,但对边境之事不能坐视不理。眼下京城,太子与瞻平侯为了出战人选相争正急,马大人觉得,哪一方推举的人更好呢?”

马诘闻言沉吟,拈着胡须没说话。说起选人出战,无论是哪一方举荐,都要先从兵部过一道。这几人的履历他老早就看过,他左挑右看,实在是觉得都差得远。

这也是为什麽,他试探性地去打听傅行州的口风。他原本想如果傅行州请缨,兵部或许能帮着说几句话。

马诘苦笑:“老夫选不出合适的人来。”

傅行州一笑:“那我便为马大人举荐一人。扈州将军,杜靖达。”

马诘听了只觉得这名字熟悉。他凝神思索片刻,才想起前几日部里收上来的折子里,有一道论紫菱军备的。他当时看完不由得击节叫好,战略得当语言畅达,让他读过又想再看,当下便起了爱才之心。

“我知道他。”马诘笑道,“我看过他写的折子,若论武备思路,可不输你傅小将军当年啊。”

阎止闻言轻轻抿了口茶,将嘴角的一丝笑意藏起来。

傅行州更是知道其中缘故,他敛下心中所想,又道:“我在扈州时,曾与杜靖达有几面之缘。此人治军严谨,令行禁止,只是为人上稍固执了些。他曾于扈州几次迎战,皆是获胜。所以如今来看,推举他去当属合适。”

马诘听得连连点头,忙吩咐人传信去把杜靖达的折子找出来。他明日看过,再在部中商议。

下人领命而去。侍女借着这个空档换了一轮新的茶水上来,而後悄悄退出门去,侍立在旁边。

屋中灯影摇动,马诘向对面一请,又问道:“傅小将军,老夫请教。如今北面防线全在西北军手中。但仍突袭骚扰不断。不知你有没有什麽想法,我朝北面御敌当如何提防?”

傅行州听他此问,便想起傅勋此前曾说,西北军在西侧营遭到突袭的事情。他将此处与紫菱三县在脑中大致一连,便是国境北面最远的一条边线。

如此一想,他便越发觉得此问沉重。

傅行州道:“在我父亲回来之前,我军曾遭到一次突袭,大哥因此事至今仍留在军中。马大人,这件事您听说了吧?”

“自然。”马诘凝重道,“傅帅连夜向京中递折子呈报军情,十三封战报一封接着一封,老夫看罢都觉得惊心啊。”

傅行州难掩忧虑,又道:“遇袭之地虽为一处,但西北边界线却完整连绵,须要同等视之。紫菱三县是防线最东侧的要塞枢纽,如果此处出了纰漏,整条边界线便处于危险之中。”

“如今父亲与我都在京中,西北唯有大哥一人,实在是不容疏失。”傅行州道,“太子与瞻平侯争夺出战人选,是只顾眼前之胜,而忽略长远防线的考虑。若长此以往,北部防线难保稳固,几代人的心血也会付之东流的。”

书房里静静的,唯有烛火偶尔的噼啪声。

阎止侧头,向身边年轻的将军看过去,只见他一张脸轮廓分明,在剪影下更显得鬓如刀裁。他神情严肃而恳切,满心满眼尽是家国军事,手足情谊。不远处的烛火映在他眼中,却显得他目光灼灼生辉。

马诘听出他话有千钧,也不免心中忐忑。便轻轻点头道:“我知道。傅将军放心,老夫会找个机会劝劝皇上的。”

傅行州一扬手中的茶杯。马诘却深深地想着他的话,手指搭在杯口来回逡巡着,显然是走神了。

“马大人。”阎止开口道,“大人还因何事忧虑?”

马诘闻言,却苦笑起来:“我在想杜将军的事情。眼下瞻平侯风头强劲,如火如荼。若是老夫此时举荐他,这一盆冷水泼上去,恐怕要不好办。”

“马大人不必担心。”阎止道,“孙殿和风头强劲,东宫怎麽能容许,他们是一定会揪出错误来的。届时双方相争,各自说理,皇上自然会听取兵部的意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