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八十九章落梅
“怎麽突然召我们回去?”阎止问。
“朝廷要赏。”傅行州道,“登州山匪积弊已久。这痈疽一除,登州北面畅行无阻,州府间通商也顺畅了很多,解穷纾困指日可待。你平了山匪,于朝廷可论一件大功,有赏也在情理之中。”
阎止听出他话里的意味,说道:“赏我们还是杀我们,一卷旨意可写不明白。”
傅行州推着他从屋里出来,沿着回廊慢慢地走。
这院中遍植白梅,两人穿于廊间,冷幽的香气便随风一缕一缕的飘送过来。阎止嗅着冷香,一时贪住了不愿回屋,让傅行州带着他往梅间去。
白梅香气沉凝,两人接了旨意各怀心绪,走了几步也渐渐缓下来。
阎止膝头放着一只温热的手炉,身上盖着大氅。他望向枝头停驻的画眉鸟,这褐身黄嘴的小东西怕惊,见人便走,倏忽不见影了。
傅行州见他神往,便将画眉刚刚站过的枝子折下来,放到他手里,让他慢慢嗅一段梅香。
阎止拈着枝子,说道:“陈知桐的案子已查的差不多了,咱们这位皇上为什麽选在这个时候让我们回去,总不能是去庆功的。”
傅行州道:“此案虽远,却是周丞海一案的导火索。此时叫我们回去,皇上是要试探我们对周丞海的态度。”
阎止回头看着他,问道:“那依傅将军看,我们应该是什麽态度?”
傅行州道:“旧案要翻,却不由我们来翻。在登州作恶的人太多,这出头的椽子让别人去做好了。”
阎止示意他伸手过来,在他手心里端端正正地写了个“言”字。傅行州笑起来,覆手握住了他道:“卿甚知我心意。”
“你恐吓过他,言毓琅现在是惊弓之鸟,”阎止道,“我们再加上一把火,东宫自己就会往圈套里跳。”
傅行州问道:“你怎知我恐吓过他?”
阎止道:“言毓琅匆匆忙忙地回了京城,连蒋斯崖都顾不上,一定是有更要紧的事情要忙。他在登州折了半幅卫队,还要自己把这个哑巴亏吞下去,怎麽肯善罢甘休呢。”
“东宫有东宫的布置,”傅行州道,“只是我们手里这把火,世子殿下想要往哪儿烧呢?”
阎止道:“我听说,刑部审蒋斯崖审得很不顺利。蒋斯崖为人狡猾,回话时真话与假话混着说,刑部那一套在他身上根本起不了作用,换个糊涂人反而能被他蒙了。言毓琅在他身上有把柄,这麽要紧的事,难道不亲自去看一看?”
傅行州停下步子,却问道:“凛川,你的心思不止于给周丞海翻案吧?”
阎止不答,却问道:“皇上急召我们回京,除去试探这层以外,你可知为何选在现在这个时候?”
傅行州没急着答话,心里却琢磨起来。
陈知桐旧案重审,牵一发而动全身。瞻平侯闻阶首当其冲。傅行川在殿上时争论探他的底细,闻阶多有隐瞒,不战而败。而另一面,东宫虽与旧案牵连不大,处境却比闻阶还要危险。案子还没开审,几步暗棋都已指向了他,言毓琅匆忙回京就是最好的证明。
两败俱伤之下,萧临彻便显得太干净了,皇上不相信他在此事中一丝一毫也没有参与。带着这种揣测,皇上之前对萧临彻那种微妙的怀疑与猜忌便不可控制地滋长出来,需要再找一方帮助他将朝局平衡下来。
然而谁才是合适的人选?
傅行川在京羁押了将近一年,威胁与影响与日俱减。要想真正把局面压住,只剩下一个傅行州。除此之外,他若是带上阎止,此人助傅家屡屡破局,百官却至今未得一见,兴许兴许还是一道妙手。
傅行州想通了,呵出一口白气,散在清冷的梅香之中。
阎止把梅枝搭在手臂上,白梅衬着他脸颊,动人极了。他道:“皇上纵横朝堂多年,力求一个平衡。他将傅家视为定盘珠,定的却是人心与欲壑,枉却了多少性命。朝堂如棋局,东宫是棋盘上最易拔出的棋子,我要让这张棋盘再也立不住,在地上摔个粉碎。”
两人坐在梅间,花瓣纷纷洒洒地落了一大片。傅行州的手指蜷在掌心,碰到了那道曾经深可见骨的伤疤。
其实那道伤早就好了,结痂落痂,不仔细瞧根本看不出来。阎止却像养成了习惯似的,坐在他身侧时,总会拿着他的手反反复复地描画。
傅行州回过思绪,说道:“不论你做什麽,有一条你应允我,不许去做危险的事。”
阎止偎在轮椅里,黑色的大氅一直盖到脖颈,唯露出白皙的下巴颏。他眯着眼睛笑道:“有你在我身边,我能遇到什麽危险?”
傅行州被他看得心里软下去,反手握住了阎止的腕子,将他拉得近了一些。
阎止瘦了很多,坐在白梅影儿里就像个雪雕的人,透亮得像白瓷一样。他刚才本不应说那麽多话,现在一停下来,瓷样的脸颊上泛起一点潮红。
傅行州像有什麽在心尖上挠,倾身亲他唇角:“你总不肯同我说实话,说一句又不肯讲全了。从今以後,你的话我只信一半。”
阎止笑着擡手,将一朵白梅插在他的鬓上。凛冽的香气落下来,幽冷沉凝,却让人琢磨为何如此妍丽,爱不释手。
一行人回到京城时,正逢入冬来最冷的一天。傅行州操心阎止的伤势,早早地预备了宽车好马,一路上更捡着平坦的大道缓行,一日半的路程走了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