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邀请
池安新一直觉得自己是不缺乏勇气的人,面对任何困境,她都敢于去挑战,从不屑于逃避。
常有人说她强硬,她认为自己更多的是坚定,一旦认定的事,无论如何,她都要做到,没有人能够动摇她。
比如此刻——
“安新,要不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带回去吧?”
“不行,这些我们都得带回常市。”
闻月彻底无奈了,但她还是顺着池安新继续给这些衣服丶饰品丶工艺品分类打包好。
池安新神色认真地看着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她向来严谨,这两天跟阿依奶奶出去都随时开着手机录音,回到酒店後就会将录音转成文字,做好相关的内容记录。
从云黎族的服装饰品到她们的骨雕工艺,池安新和闻月跟着阿依奶奶几乎逛完了整个玉仓市留存过云黎族历史文化的地方。
而池安新几乎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将刻有不同图案的商品直接购入,有时一行三人都已经要离开去下个地点了,她又会折返几个摊位,补买一些元素相似但工艺略有不同的物件,她们这两天都是白天空手出门,晚上提满了袋子回酒店。
当然除了多买些素材能够为接下来的设计工作提供更完备的参考外,池安新有自己的考虑。
去年她去意大利看展,某位设计师因误用非洲部落纹样被群嘲,这件事让她格外警惕,现在既然已经决定参考云黎族的民族元素,那池安新就会去努力做到真正理解丶尊重并深度解构它们。
每买下一件物品,她都会认真询问摊主制作工艺的流程丶所需时间,以及背後蕴含的文化寓意,还会随时记录,确保重要信息不被遗漏。
闻月在当时并未阻拦池安新,估计也是觉得分类工作太繁琐,今晚才撒娇似地提了一嘴。
想到这里,池安新转头看向正盘腿坐在地毯上低着头专心分类物件的闻月。
酒店暖黄色的灯光打在她身上,照得她发顶毛茸茸的,从电脑桌这边的角度看过去,闻月的脸愈发的小,她睫毛纤长,下垂时甚至会留下影子。
随着她的动作,有一小块光斑在那小巧的鼻尖晃来晃去。
池安新凝视着那光斑,忽然心里发痒,有点想咬一口闻月的鼻尖。
“我们一起来整理吧,正好我这也梳理得差不多了。”
啪嗒一声,池安新合上电脑,也盘腿坐在地上,她们的胳膊挨着。
“好啊,这活一个人做还真的挺累的。”
闻月手搭在後颈处动了动脖子,池安新想让她上床躺会休息一下,闻月却没去,只是手撑着脸颊看池安新利索地分类。
“安新,你买了这麽多东西,跟我说说你的想法吧,现在对Artemis都有什麽灵感了?”
闻月开口问,池安新几番解释。
“确实不错,只是对设计师和模特的要求比较高。”
听完池安新的内容,闻月点点头,池安新的想法很特别,可以说在时装展中是一种罕见的安排。
其实,池安新从前很少会和别人解释她的想法,在上学时她习惯发号施令,每一次团队合作她都是领导者,成员听从她的安排就好,池安新也很少在意别人是怎麽想的。
面对发问和质疑,她总以强硬的立场驳回,因为她认为人和人之间是根本无法互相理解的,既然如此,在团队中,只要领导者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标,其馀人都像机器一样定时完成任务,像每一块部件一样严丝合缝地卡在自己该待的位置就好。
但工作之後,或者更准地说,在闻月离开後,池安新渐渐学会了倾听和解释。
此刻面对闻月一句算不上质疑的话,池安新也不由自主地想对她敞开心扉表明自己的想法。
“毕竟这不仅仅是生産商品。”
她对着闻月轻声呢喃,指尖摩挲着一支发钗上的纹路。
“更是创作者与消费者的对话,或者说对灵魂的捕捉。”
无论是绘画丶写作丶设计,只要与创作有关,更多的是人与人内心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