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知县夫人算什么 > 阿福(第1页)

阿福(第1页)

阿福

又过了两日,曾宅那边终是传来了有价值的线索。

赵虎捧着一个粗陶的杵臼,匆匆来报:“大人!在曾家厨房後堆放杂物的角落里找到的!上面落满了灰,像是许久没用过了。但卑职瞧着内壁沾着些粉末,颜色古怪,就带了回来!还有——我们在水井底下找到了曾县丞私藏的黄金千——千两。”

“多少?”苏彦清瞪大了眼睛。

“回大人,一千两黄金。”赵虎的声音中亦夹杂着不可置信。

苏彦清负手疾踱数步,忽地顿住,“他府中家眷……可知钱两来历?”

赵虎摇头道:“看样子……并不知晓。”

一千两黄金,一个知县干一辈子也挣不来的俸禄,几乎相当于一个县十年的税赋。”他又坐了下来,吩咐赵虎唤来吴昭音。

苏彦清眸底寒光凛冽:“一千两黄金!莫说一个知县毕生官俸,便是赣县一县十年岁入,怕也难及此数!”言罢,他重重落坐椅中,沉声道:“赵虎!速唤吴姑娘前来!”

吴昭音接过那粗笨的杵臼,凑到光亮处仔细查看内壁。果然,臼壁底部和杵头凹槽里,残留着少许灰白色的细粉末。

她用小指甲轻轻刮下一点,置于掌心,指尖拈开,又凑近鼻端仔细嗅闻。那粉末带着一股极淡丶却异常熟悉的辛辣气味。她擡起头,眼神笃定道:“就是这个!”

恰在此时,风尘仆仆的陈聘也赶了回来,他大步流星地走进二堂,脸色凝重。他附在苏彦清耳边,低声急速说了几句。

苏彦清听完,脸上瞬间掠过一丝惊诧,随即化为深沉的凝重。他猛地看向赵虎:“那个叫阿福的,此刻在何处?立刻带来!”

“是。”

经过前两日的盘问,苏彦清对曾宅的几个仆人有过怀疑,其中之一便是这个名唤阿福的小厮。阿福身世飘零,来历成谜,据传是曾元良早年在人市买回的孤儿。因其腿脚灵活,瞧着伶俐,便被曾元良带回府中跑腿打杂。

阿福很快被带到二堂。这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身形瘦削,穿着一身浆洗得发白的灰布短褐,低垂着头,看不清面容,只露出一段苍白倔强的脖颈。

苏彦清挥手屏退了大部分衙役,只留下仵作馀晖丶吴昭音和捕头陈聘。堂上气氛陡然变得沉凝肃杀。

“阿福,”苏彦清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无形的压力,“你与那南康县前任知县,向知珩向大人,是何关系?”

听到“向知珩”三个字,阿福低垂的头颅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肩膀微微绷紧。他沉默片刻,才用干涩的声音回答:“回大人话……小的……不认识。”

“哦?”苏彦清踱步到他面前,语气忽然带上一种奇异的感慨,“本官自接手此案,查看曾县丞遗物,见他于陋室之中,仍旧偷偷供奉向大人灵位,香火不断。其人对恩师这份拳拳敬重之心丶念念不忘之情,实令本官……深为感动。”

阿福闻言,猛地擡头,眼里浮起冰冷的憎恶与讥诮。虽那眼神一闪即逝,但已被苏彦清尽收眼底。

“本官感念于此,”苏彦清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尖刻,“特意派人去了趟南康县。得知向大人获罪後,其家眷亲族,皆被流放岭南烟瘴之地,听说……境况凄惨啊。”

他故意停顿,目光如刀般剐过阿福苍白的脸,带着一丝残忍的嘲弄,“倒是他那位据说颇受其栽培丶视若亲子的侄子,事发之後,竟如人间蒸发,不知所踪!呵呵,堂堂向氏血脉,竟不如曾元良一个外姓弟子有情有义,懂得为恩师供奉香火!当真是……可悲可叹!”

“你……!”阿福双目瞬间赤红,胸膛剧烈起伏,双手紧捏衣角,指甲深掐掌心。他从齿缝里挤出几个字:“大人……说的是!”

“呵。”苏彦清冷笑一声,指着赵虎刚放在堂案上的那个粗陶杵臼,“这东西,眼熟吗?在曾家杂物堆里找到的。里面沾着曼陀罗花粉。”

阿福瞥了一眼,眼神漠然:“不认得。”

“不认得?”馀晖忽然上前一步,拿起旁边一碗清水,直接倒进了杵臼里,浑浊的水瞬间淹没了那些粉末。他将杵臼端起,递到阿福面前,声音平板无波:“大人让你喝了它。”

阿福看着那浑浊的水,瞳孔骤然收缩,身体下意识地後仰,脸上血色褪尽。

“为何不喝?”苏彦清逼问。

“凭……凭什麽让我喝我就喝?”阿福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