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知县夫人算什么 > 乾旦(第2页)

乾旦(第2页)

马厩里弥漫着牲口特有的温热气息和干草的味道。月光透过破旧的窗棂缝隙,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吴昭音屏息凝神,凭着白日的观察记忆,迅速摸到马三日常休息堆放杂物的小角落。那里堆着几捆干草丶几件破旧的马具和一个半旧的木箱。

她小心翼翼拨开杂物,轻轻撬开木箱的旧搭扣。箱内是几件粗布衣物丶几本破旧的戏本子,还有一根一人来高的鱼竿——木轴上赫然缠着着一根光滑的鱼线。

吴昭音瞳孔微缩。她立刻从怀中掏出一小卷随身携带的丝线。她将丝线拉直,一端固定,然後小心翼翼地用这丝线去丈量那卷鱼线的长度。一圈,两圈……她动作极轻,指尖感受着丝线的紧绷与鱼线的冰冷光滑。

不多不少,刚好五尺!

吴昭音指腹用力,试探性地扯了扯那根鱼线——果然,入手处异常坚韧,纹丝不动。她心头刚掠过一丝了然,耳畔却骤然捕捉到厢房方向传来细微的窸窣声!吴昭音心头一凛,来不及细想,迅速地将鱼线往原处一拢,指尖灵巧地将其恢复成看似不经意的状态,随即屏住呼吸,猫着腰,悄无声息地向後退去,身影倏然没入廊柱後的阴影里。

回到房中,吴昭音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最後她还是爬起来点亮了一盏如豆的油灯。她拿出纸笔,小心翼翼地写下:“马三,原为乾旦。马房藏五尺鱼线。速查。”写毕,她仔细确认无误,将信笺小心折好,随即用与衙役们约定的暗哨唤来了附近的一名衙役。那衙役揣好信笺,趁着黎明前最深的夜色,如同游鱼般直奔大理寺而去。

卯时的大理寺内,依然灯火通明。苏彦清正对着案上户帖凝眉思索。

“你说,这茹姑娘该是半老徐娘的年纪?”

“正是。”陈聘回道。

“可她——”苏彦清指节抵住眉心,一时语塞。

“那茹姑娘瞧着不过才二八年华。委实可疑。不如——卑职遣人盯着?”

恰在此时,送信的差役上堂呈上那张带着夜露微潮的信笺:“茹姑娘托卑职送来,请大人过目。”

苏彦清展信一看,吴昭音那熟悉的墨迹跃入眼帘,令他心头猛地一跳,急忙从一旁的万历柜中取出一个匣子,又从中抽出一张字条——两张字条上字迹秀润,如出一辙。他不禁神思一凛,但旋即又清醒过来般慌忙地展信细看。

“乾旦!五尺……”苏彦清喃喃念叨着信上字,心下又想起卢顺的话:“先闻其声,再见其人。”

苏彦清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莫非那句话是马三自己喊的?”,他忽然眼中精光一闪。立刻唤来陈聘:“去,找人查查京城所有售卖渔具的铺子,尤其是近月内,有无一个身形瘦削丶肤色白皙丶说话带点尖细尾音丶可能还带着点戏班做派的男子购买过鱼线!重点是,问清楚他买的鱼线,原本长度是多少!”

“是。那茹姑娘的事——?”

“不用再查了。苏彦清将一旁的户帖掷还陈聘。

“是。””陈聘领命而去。

苏彦清摩挲着信笺,他心中已有计较:若那马三真是用这鱼线行凶,只需截取几寸即可,那麽,他当初购买的鱼线,很可能不止五尺!他又端详着两边的字迹,心里五味杂陈。

果然,未过晌午,差役便带着一个渔具铺的老板刘二匆匆赶回。

“大人!找到了!”差役禀报,“这位是西市‘渔悦轩’的刘老板,他说确有这麽个人,特征都对得上!”

刘二是个老实巴交的生意人,有些紧张地搓着手:“回……回大人,是……是有这麽一位客官,小的印象很深。他那模样气质,跟咱们这行当的粗人实在不像,说话也……也细声细气的。他隔三差五会来小店买些鱼线鱼鈎,每次都是买六尺!不多不少,就是六尺!小的还问过他,为啥总买六尺,他说……说六六大顺,图个吉利。”刘二努力回忆着,“对,就是六尺!错不了!”

苏彦清霍然起身,眼神锐利如刀锋。他拿起吴昭音送来的那张信笺,又看向刘二。

“六尺……而他处藏匿的鱼线,仅剩五尺……”苏彦清的声音陡然低沉,“果然少了一尺!不好!他们有危险!”

“大人放心,我们已经派人盯着席春阁了,眼下你该回苏府了。”陈聘提醒道。

“好。来人,将刘老板送回去。”苏彦清目光转向陈聘,“我先回一趟苏府。席春阁那边,你亲自去盯。”话音未落,他袍风一卷,已疾步出了大理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