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知县夫人她妙手仁心免费阅读 > 归去(第1页)

归去(第1页)

归去

半年後。

漳州地界,山势渐险,官道上尘土飞扬。前方战报一日紧似一日,突厥铁蹄的轰鸣仿佛已能穿透层峦叠嶂传来。

然而,一顶装饰华贵却沾满泥泞的八擡大轿,仍在不紧不慢地行进着。轿帘低垂,遮不住里面传出的丝竹管弦与女子娇嗔的细语。数十名衣着鲜丽却面带惊惶的姬妾,簇拥在轿子周围,步履踉跄,与这烽火连天的背景格格不入。

严甫申此刻正蜷缩在颠簸的轿厢深处。往日的威严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个被颓靡和怨毒侵蚀的佝偻身影。他闭着眼,试图隔绝窗外的风声鹤唳。

忽然,一阵急促而有力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如同战鼓擂响,瞬间打破了这份闲适。一匹通体乌黑的骏马旋风般冲到轿前,勒马扬蹄,激起一片烟尘。马背上,是一位身着玄色轻甲丶面容尚带青涩却眼神如鹰隼般锐利的少年将军。他横枪立马,声如金石,穿透了轿帘:“前方轿中,可是奉旨北征的严甫申?!”

擡轿的小厮被这凛冽气势所慑,哆嗦着回答:“正…正是严大人…”

话音未落,只听“锵啷”一声龙吟!少年将军腰间长剑悍然出鞘,寒光四射!

“啊!”小厮和周围的姬妾们魂飞魄散,尖叫着四散奔逃,华丽的衣裙在尘土中拖曳,狼狈不堪。

少年将军眼神冰冷,手腕一抖,剑光如匹练般划过。“咔嚓!哗啦——”坚固的轿顶如同纸糊一般,被凌厉的剑气整个削飞,翻滚着砸落在地!刺目的天光瞬间灌入,将轿中那个惊骇欲绝丶面色灰败的老者暴露无遗。

“严甫申!”少年将军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圣旨命你戴罪立功!你竟敢如此怠慢军机,坐轿携妓,视国难如儿戏?!给我滚下来,自己走!”

严甫申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和刺目的阳光晃得头晕目眩,他下意识地抓紧扶手,色厉内荏地嘶吼:“你…你是何人!胆敢对本…对本官无礼!本官年迈体衰…”

“体衰?”少年将军冷笑一声,剑光再闪!这一次,快得让人看不清轨迹!只觉头顶一凉,严甫申那象征最後一点尊严的束发玉冠连同花白的头发,被齐刷刷削落!几缕断发飘散在风中。

少年将军收剑回鞘,声音不容置疑,“要麽自己走,要麽,我拖着你走。选!”

严甫申看着散落在地的头发和冠冕,感受着头顶的冰凉和四周鄙夷的目光,最後一丝气焰彻底熄灭。他哆嗦着,如同风中残烛,颤巍巍地丶无比艰难地挪出了那顶曾象征无上权势的破轿。

队伍继续前行,只是气氛已截然不同。少年将军骑马在前,目光如炬。严甫申步履蹒跚地跟在後面,灰头土脸,狼狈不堪,身後再无一人伺候。行至一处荒废的古寺前,断壁残垣间,隐约可见斑驳的墙面上刻着几行遒劲有力的诗句。

少年将军勒住马,指着那字迹,声音清晰地问道:“严大人,你可识得此诗?听闻这是当年吴淙言大人被贬岭南,途经此地,心有所感而题。不知吴老那般清正忠直之臣,为何会落到那般境地?”他的目光紧紧锁住严甫申,仿佛要穿透他那浑浊的双眼。

严甫申身体猛地一僵,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他死死盯着那斑驳的字迹,仿佛看到了吴淙言那双悲愤不屈的眼睛,最终只是颓然地低下头,避开了少年将军锐利的逼视。

又行了一段,进入一个破败的集镇。街道两旁,景象凄惨。百姓们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绝望,纷纷将家中仅存的些许家当——破旧的桌椅丶锈蚀的农具丶甚至几件打补丁的衣裳——摆在地上叫卖。更有妇人抱着瘦小的孩子,哭喊着“卖儿卖女,只求活命”。空气中弥漫着绝望的气息。

有人认出了队伍前那个步履踉跄的老者。

“是他!就是那个祸国殃民的严甫申!”

“瘟神来了!”

“打他!打死这个老贼!”

愤怒的吼声瞬间点燃了人群。烂菜叶丶枯树枝丶小石块如同雨点般朝着严甫申砸来!他抱头鼠窜,躲闪不及,身上很快沾满了污秽,额角也被一块小石头砸中,渗出鲜血,更显狼狈凄惨。

“住手!”少年将军一声断喝,如同惊雷炸响,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喧闹的人群瞬间被震慑,动作停滞下来。他扫视着愤怒而惊恐的百姓,声音沉痛:“父老乡亲,莫要自乱阵脚!此人自有国法处置!”百姓们在他的目光下,虽仍有怨愤,却也不敢再动手,纷纷收拾起摊子,用仇恨的目光最後剜了严甫申一眼,匆匆散去。留下严甫申一人,衣衫褴褛,血迹斑斑,站在一片狼藉的街道中央。

数月後,漳州通往北境的崎岖山路上。一个砍柴的山民在荒草丛生的山坡上,发现了一具蜷缩的丶穿着破旧绸衣的老者尸体。

山风呜咽着掠过荒草,无人知晓那老者为何孤零零地死在了这荒山野岭。只知道在尸体的旁边,有一块半截埋入土中的粗糙石碑,石碑上歪歪扭扭地凿了一个“向”字。

多年後,北方的铁蹄终究踏破了最後的屏障。突厥大军一路势如破竹,终于攻陷了繁华如梦的帝都临安。烽烟四起,哀鸿遍野,一个曾经强盛的王朝在血与火中走向了末路。

新朝卫军统领刘凌风向圣上举荐苏彦清入朝为官,然苏彦清婉言推辞。他早已厌倦京城的风云变幻丶庙堂的勾心斗角。于是,刘凌风便为他请了梅州知县一职。

在苏彦清的治理下,梅州渐渐恢复了战前的宁静与生机。

苏彦清每日坐于县衙大堂之上。那方惊堂木拍下,清脆声响中,是田産纠纷的厘清,是偷鸡摸狗小案的惩戒,是孤寡赡养争执的调解。他断案公允,明察秋毫,不惧豪强,体恤贫弱。昔日京城里翻云覆雨的手腕,如今化作对一城一地丶一粟一毫的细致守护。渐渐地,“苏青天”之名不胫而走。

而县衙後宅,则是另一番景象。吴昭音在县衙旁辟出一间静室,悬起“杏林春暖”的匾额。室内陈设简朴,一张宽大的紫檀木案几,几排顶天立地的药柜,弥漫着草药的清苦与馨香,这便是她的天地。无论来者是绫罗绸缎的富户,还是粗布短褐的贫民,她都一视同仁,眉眼间始终带着春风化雨般的温和。她耐心倾听病患的每一句诉说,纤细的手指沉稳地搭脉,望闻问切,一丝不茍。遇到贫苦无依的病人,不仅分文不取,还时常贴补药资。百姓都道知县夫人仁心妙手,恍若观音再世。

暮春时节,县衙後院那棵不知年岁的老槐树如期开花了。细碎如米粒的白花,密密匝匝缀满虬劲的枝头,远远望去,如覆轻雪。馥郁的甜香弥漫了整个院落,甚至随风飘散到前衙,带来一丝沁人心脾的温柔。

这日,苏彦清难得在午後便处理完一桩颇为棘手的地界纠纷,他揉了揉略感酸涩的眉心,信步走回後宅。刚踏进院门,便见吴昭音正坐在老槐树下的青石桌旁。她面前摊开着几本厚重的医书,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枝叶缝隙,在她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斑驳跳跃的光影。她一手支颐,一手执笔,在纸上细细勾画,眉头微蹙,似是被某个复杂的药方配伍所困扰,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连他的脚步声都未曾察觉。

苏彦清放轻脚步走过去,没有惊扰她。他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落在她低垂的眼睫上,那专注的神情让他心中一片柔软。他想起多年前初见她时,她眼中的戒备与哀伤,再看看此刻这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充盈心间。

似乎感受到他的目光,吴昭音擡起头,看到是他,眉眼瞬间舒展开来,如同春冰融化,漾起温柔的笑意:“回来了?今日可还顺遂?”

“嗯,一桩小事,已了了。”苏彦清在她对面坐下,自然地拿起她手边凉好的茶喝了一口,“又在钻研什麽疑难杂症?”

“是东街李阿婆的风湿痹症,沉疴多年,寻常方子见效甚微,我想试试古方里一个配伍,需得斟酌药量。”吴昭音将医书推向他,指着其中一行,“你看这里……”

两人头挨着头,低声讨论起来。槐花无声飘落,落在书页上,落在她的发间。苏彦清伸手,轻轻替她拂去发梢的花瓣。指尖触碰到她温热的肌肤,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温情脉脉。

就在这时,一阵如银铃般的孩童嬉闹声由远及近,打破了院中的宁静。原来是几个曾被吴昭音治好过急症的孩子,探头探脑地在院门口张望,手里还捧着刚从小溪边采摘来的丶沾着晶莹露水的各色野花。

吴昭音循声望去,脸上的温柔笑意更盛,她朝孩子们招招手。孩子们得了允许,立刻欢呼着像一群快乐的小鸟般飞奔进来,七嘴八舌地叫着“吴娘子”丶“吴娘子”,争先恐後地将手中还带着泥土芬芳的野花——金黄的蒲公英丶粉嫩的酢浆草丶淡紫的二月兰——一股脑儿塞到她怀里。

苏彦清看着妻子被孩子们簇拥着,笑容明媚,眼中仿佛盛满了星光。他端起茶杯,氤氲的热气模糊了视线,心却无比踏实。

王朝兴替的惊涛骇浪,似乎终于平息了下来。前尘往事仿佛已被他们遗忘,心中所念,唯有眼前这一方安稳天地,每天晨昏相伴的日子,还有梅州百姓脸上那朴实温暖的笑容。历经沧桑之後,这平凡而踏实的日子,便是命运给予他们最好不过的礼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