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案:贪(7)刘娥召见
慧伽笑道:“生了病自然是要喝药的。我跟她说,这是佛祖所赐,她便肯喂了。施主须知,衆生千差万别,佛陀便使用了许多善巧的方法来啓发大家。当年佛祖僧袍破旧,有比丘要替它缝补,却被他拒绝,直到遇到一位穷困潦倒的妇人,佛祖请求她用仅有的线头替自己缝补,并告诉她,她的功德会令她在下一世生为天界之女王。许多人听了佛祖的这个故事,便开始了布施。这就是佛祖的智慧,以善巧教导佛法,就好比是提供了渡衆生过河的船。当空性被了悟之後,衆生已经到达彼岸,那麽船便可以被舍弃了。”李暧听他这一席话,似懂非懂的。只听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刚才她与崔辞在背後蛐蛐他的事情,一定被他听到了。所以啰里啰唆的来了这麽一大段解释,无论是采用腹语,还是以佛祖赠药的名义,都是自己用“善巧”的法子来开悟衆生。李暧正想着如何应对,崔辞却先开口了。“我却不敢茍同!佛陀这就是在骗人嘛。照大师所说,为了到达彼岸,佛祖为每个人设计了不同的船。等到了岸之後,便将船舍弃。那麽我问大师,什麽是岸呢?岸在何方?我反而觉得登船,行船,完成这趟行程本身就是岸。若是为了到达那虚无飘渺的地方,荒废了当下,岂不是自欺欺人?佛陀提供的方法,只是他自以为的方法,衆人怎麽知道这方法是否适合自己,不使自己堕入魔道?”慧伽听完,呵呵一笑,反唇道:“小僧这就告诉大人,佛祖从未教人荒废了当下,而恰恰因为贪丶嗔丶痴丶慢丶疑,五蕴炽盛苦。佛祖才叫人放下执念,认识无常,专注于当时当刻的吐纳。惟其如此,才能从无尽的欲望和烦恼中解脱出来,回归本真。”崔辞也笑道:“我从未怀疑佛法的精妙。只是针对大师所说的“善巧”提出疑问罢了。提供“善巧”之人所提供的不过是自以为对的“船”,他又如何能断定这“船”就是对的?他又如何能断定行驶的方向是对的呢?若是有误,他岂不是将衆生驶入万劫不复?”慧伽又笑道:“那麽依崔大人的意思,佛陀应当如何普渡衆生?还请崔大人替佛祖指条明路出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