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佛顶案录正版阅读 > 第一案 贪5孙问川(第2页)

第一案 贪5孙问川(第2页)

“奴婢听说的也不详细,据说孙大人与本府的都头一道外去慰问百姓。结束後,二人是从蒋山上回来的路上,孙大人消失的。那都头开始只当是孙大人先回了府衙,于是赶忙赶回衙门,没曾想,他到了衙门,衆人都说没见孙大人回来。那都头急了,连忙带人去搜山。结果,搜了整整三天三夜,一无所获。不仅蒋山上没见人影,就连整个上元县也没人见过孙大人,堂堂一个江宁知府,就这麽消失了。”

“哦。”崔辞抿着嘴,蹙眉沉思了片刻,问道:“刘大人,你可知道这位孙大人官声如何?他在江宁府可有什麽仇家?”

“哟!这仇家什麽的,奴婢可不知道。奴婢只知道孙问川在汴京做官的时候,清正廉洁,名声是极好的。据说六年前,他从汴京调去江宁府任知府的时候,百姓还凑钱捐金为他送行。那场面恐怕就跟刚才崔大人被百姓拥戴是一样的。可是呢,这孙问川分文都不要,他信步走到郊外,躬身掬起一把土塞入怀中,说道:为官一任,清廉流芳,怀土却金,永记故乡。。。”

“等等!刘大人,您刚才说什麽?”

“我说,孙问川不要百姓的钱,却躬身掬起一把土,说为官一任,清廉流芳,怀土却金,永记故乡。”

“不是!您说这孙问川曾在汴京当官,是六年前才去的江宁府?”

“嗯!没错啊!孙问川是从汴京调任江宁府知府的。怎麽?崔大人有什麽发现?”

“刘大人,那日注辇国使者来的时候,您也在朝堂上,您还记得娑里三文说,他们是什麽时候派人将佛顶骨送来大宋的?”

刘承规一愣,回忆了片刻,道:“我记得他们说因与三佛齐国打仗,是六年前派人送来的。”

“那就是了,我果然没记错。”

“怎麽?崔大人是觉得,孙问川的失踪跟佛顶骨有关?”

“刘大人,您想,江宁府才将收到我的马承受公事任命,调查佛顶骨一事,孙问川便失踪了,就有这麽巧的事情?还有,六年前,罗湿陀尊者派施护将佛顶骨送往江宁府;而孙问川恰好也是六年前从汴京前往江宁府赴任的。这其中有什麽关联?”他似是与刘承规说话,更像是在自言自语,“我本来觉得这案子难查,乃是因为没有半点线索,可孙问川这一失踪,线索倒似有了……”

“是啊,发生了什麽?”

刘承规陪着皱眉想了一会儿,实是云里雾里,却见崔辞以手抚颔,神游万里,半响从嘴里轻轻吐出“有趣”二字。

刘承规暗喜,心道,我本是来替官家当说客,劝他早日领旨动身的,眼下看来,便是不让他查,也拦他不住了。随即咳嗽了一声,从怀中摸出真宗手谕,正色道:“官家口谕,开封府通判崔辞领旨。”

崔辞忙与李暧一同下跪。

“江宁府知府孙问川遽亡其踪,朕委尔暂代江宁府知府一职,查究此事。不得有误。”宣完旨,刘承规将手谕递给崔辞,“官家委以重任,此案就有劳崔大人费心了!”

崔辞道:“谨遵圣命!为官家分忧本就是做臣子的责任。”

李暧白了他一眼,不知是谁说真宗不地道,兔子死了就煮了狗,杀了他也不去江宁府,这脸变的也忒快了。

刘承规将将事情办完,又叮嘱了几句,便放心的走了。

李暧望着刘承规的背影,幽幽问道:“大人,行李一早就备好了,咱们什麽时候动身?”

崔辞打了个响指,变了个人似的,一身干劲:“等我回府换身衣服。”说着,他便转身往府衙里去了。

“这麽快?”李暧反倒一怔,冲他背影喊道:“随从还没安排呢。”

“不是去江宁府,先去趟开宝寺!咱们当面会一会可政老和尚。”

见崔辞进了衙门,李暧摇了摇头。她往前走了几步,叉着腰,站在府衙侧门的台阶上,擡眼往街面上望去。

刚才那带头求崔辞查案的中年妇人躲在街角,李暧对她使了个眼色,那妇人放才敢小心靠近。

“李侍卫,刚才老身演的还行吧?”

“嗯,还行,得亏是你机灵,”李暧掏出十五两银子递给她,“拿去大夥儿分了吧!那个教他以国事为重的大叔,下次别找了。早告诉你了,找来的人只管猛夸他就是了,说那些有的没的,差点坏事。”

“是是,那人忒不会说话。嗓门还老大,下回不找他了。”那妇人接了银子,千恩万谢。

“行了,快走吧!切记保密!”李暧左右看了看,打发那妇人赶紧撤了。

***

“大人,你信佛吗?”

站在开宝寺的门前,李暧望着大雄宝殿,那日信衆参拜佛舍利的虔诚场景历历在目。她想,幸亏自己并不是信徒,否则这偶像轰然倒塌的虚无,她可难以承受。不过,也许正是因为自己并非信徒,方才能跳脱开去,抱着审慎的眼光看待眼前的种种。

“信佛?”崔辞想了想,“我没想过。只是每每来到寺庙,就觉得心里平和清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