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世事难料 > 思意小筑(第2页)

思意小筑(第2页)

“你速去鸿院一趟,将此事告知疏桐,除了注意近段时间入库的明账,未录但已入库的也要查一查。再找机会见一见墨麒,就说——””锦瑟无力地揉揉眉心,叹了口气,轻声道,“坊里的老人们,多留意些吧。”

今日又到了给红泪送养颜丹的日子。

阿华那家夥还算识趣,没有将我的好心当作驴肝肺,先前在扉门木牌留下的阵法灵气较之前更加充沛,显然新添了加持咒。我伸出指尖轻触,那些符文立刻如游鱼般亮起,随即又黯淡下去。

我嘴角一弯,推开扉门时惊动了门上风铃,清脆的铃声叮咚作响,悠扬散入风里。

“梅姐姐!”杏儿提着裙角小跑过来,发间的珠花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

我笑着晃了晃手中的青瓷小瓶:“几日不见,我们杏儿出落得更加水灵了!”

“梅姐姐怎麽也学会编排人了!”杏儿红着脸跺了跺脚,又凑过来挽住我的胳膊,“可惜你今日来得不巧,小姐受孙观主之邀,去司乐观打谱了。”说着她撅起了嘴,露出几分委屈,“我本来也想去凑个热闹,可小姐说有阿华陪着就行,让我在家收拾那些个箱笼。你说,我家小姐这算不算是喜新厌旧啊?”

我心下明白了七八分,伸指点了点她头上的珠花,打趣道:“依我看,不是红泪姑娘喜新厌旧,是你这丫头醉翁之意不在酒。老实说来,今日打扮得这般艳丽,是给司乐观哪位公子看的?”

杏儿脸上飞出两片红霞,抢过瓷瓶,羞恼一跺脚:“梅姐姐的嘴真是越来越坏了!”说完埋头就跑,没两步又转过身来挥着手,“姐姐先去堂屋坐着,今秋的第一茬金桂茶焙好了,定要尝尝再走!”

望着那抹仓皇逃开的鹅黄身影,我轻笑着掉头往正厅走去。经过书房时,房门虚掩,恰好一阵风吹过,吹得书案上的纸笺犹如白色蝴蝶满室纷飞——这杏儿,也太粗心了吧。侧首远远瞥见杏儿在偏室那边忙忙碌碌的身影,我无奈地摇摇头,推开房门帮忙拾捡。

一室素白迎面而来。

月影纱滤过的天光里,红泪的书房极为淡雅素净,飘落半空的宣纸多有墨迹,随手拾起几页一眼扫过,心中不由暗暗惊讶:

“君心似我心,生死犹可弃。”

“昔年画舫一壶酒,红泪清歌三生情。”

“不觉别时红泪尽,归来无泪可沾巾。”

……

我一边拾捡散落的诗笺,一边细细品读,对红泪的认识又深了几分。

过去虽常随柳落白出入兰香坊,与红泪却始终止于点头之交。她总爱穿一袭红衣,性子却出奇地清冷。说来也怪,这冷与柳落白截然不同——柳落白的冷是骨子里的倨傲,红泪的冷却是心无所系的淡漠。此刻回想起来,月华丶锦瑟和柳落白似乎从未提及过红泪的过去,我只知她是月华带回兰香坊的,家世出身一概不知。但看这些诗文,字里行间透着不凡,单是这一手工整的簪花小楷,就知她出身绝非寻常人家。

写下这些诗句的红泪心底似乎藏着一个人,两情相悦却终是天各一方。最是黯然销魂处,情伤最难痊愈。情之一字,向来不知所起,却一往而深。

情难参,缘难结。

想到此处,我不禁唏嘘,转念又自嘲起来——自己也曾为情所困,又有什麽资格在这里妄评他人呢?

将诗笺齐好放在书案上,我随手将一方竹板覆于其上,正好严丝合缝。看着这个用细竹条做成的镂空竖形格子,我总算明白为何红泪眼不能见,却依然能写出如此工整的诗行。

但最引我注意的是一本书,看着有些年头了,发黄的封皮,微卷的页边。

《文靖诗集》。

我在心中默念了一遍书名,随手拿起翻了翻,忽从书里掉出一支竹签。竹签应是被摩挲了很多遍了,摸上去十分光滑,上下刻着芍药和折扇,中间阴刻一诗:

思情漫漫绕指间,意恐迟迟归期远。

碧海青天夜夜心,白首同心万万年。

原来,“思意”是这个意思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