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或许很多人觉得,我们无能为力,可是现在我想告诉你们,我们不是无力的。我们的科学家们丶工程师们丶所有的工人们正在夜以继日地工作,努力解决问题。”
“好消息是,我们已经在反物质推进和引力牵引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正在建造一座巨大的火箭,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壮举,我们要用它来阻止这颗行星。”
话落音,他转身用手指着身後的大屏幕,紧接着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火箭模拟画面。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重的火箭,极限号,它的起飞重量达到5万吨。”
现场的记者,惊呼出声。
郑诗礼接着说:“传统火箭无法阻止那颗行星,可是我们加入了反物质和引力牵引技术,可以提供强大的力,远远超越传统火箭技术的限制。”
“我们的推力系统结合反物质装置和引力牵引技术,可以达到935兆牛顿。或许有人对这个数字没有概念,试想一下,我们的荣顶大厦的重量是37万吨,935兆牛顿的推力,相当于能够举起四分之一座荣顶大厦。而且这个推力,仅仅只是传统燃料把火箭推出地球,等火箭到了太空之後,啓动反物质装置,会産生更加庞大的推力,以光速的10%飞行。”
明显能听到,记者再次发出惊呼出声,心里有很多问题。
不过,现在还没有到他们提问的时间,等到演说完毕,才是提问时间。
郑诗礼接着说:“我们计划利用这强大的推进力靠近流浪行星,啓动引力牵引,将它捕获在我们制造的引力场内,通过精确的轨道计算和逐步调整,逐渐改变流浪行星的轨道,将其推离太阳系,避免它与太阳系内行星相撞,这也是我们团队夜以继日工作的原因。”
此时此刻,在电视机前的观衆们,眼中闪现出一丝希望,虽然依旧充满疑虑。
郑诗礼眼含着热泪说:“我们已经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我们不会坐以待毙,我们不会放弃我们的家园和所爱的一切。我们会战斗到底,我不说那些为我们的後代冠冕堂皇的话,而是为了我们自己。”
他的嗓音越发哽咽:“我们的火箭已经完成了85%,只要我们不停地赶工。可是……很多人选择放弃,我完全可以理解他们。可是,为什麽我们不能在绝望之前最後努力一下呢?”
他的声音变得更加坚定,带着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
“当火箭发射升空时,我们还有时间,那颗星球进入海王星轨道之後,不会立刻影响太阳系,它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才会撞到地球,我们还有时间跟家人相处,但是在这之前,我希望我们可以成功地完成火箭制造工作,我们可以奋力一搏,而不是在颓废和绝望中毁灭自己。”
“如果真的有神存在,如果那颗星球真的是神来惩罚我们的,它还没有到达时,我们已经自我毁灭,岂不是证明了我们人类活该被毁灭?如果人类面对灾难时,选择的是互害,自我毁灭,以及毁灭他人!那我们何必挣扎?这样凶残的人类文明,不值得被拯救!”
“可是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是这样想的,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有神论者,也有无神论者,我相信,谁都拥有自己的信仰,无论他们信仰的是大自然丶是宇宙,亦或是真相,这都是信仰,现在让我们这些有信仰的人一起来维护这个社会的秩序,即便末日真的来临。”
“在最後一刻,你们是想要当一个失控的疯子,还是抱着自己的家人和在乎的人,跟他们说再见,让我们人类的文明体体面面地离开?”
“最後,我请求你们,继续支持彼此。政府将尽一切努力维持物价的稳定,保障基本的生活需求。但是,也需要同胞们的努力,自发遵守秩序,不要让我们的经济系统崩溃,不要让我们的社会秩序瓦解。”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善良的,那些趁乱作恶的是少数,但凡在此次危机中违法犯罪的,我们绝不姑息,我们的国家军队会24小时驻守巡逻,但凡参与恶劣的犯罪行为,无论是谁,当场击毙!希望大家回到自己的岗位,政府会给你们一切的支持。”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扫视着镜头。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相信人类的智慧和勇气。我相信我们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我相信我们的工人,我相信你们每一个人。”
他的话语带着深刻的情感,直击每个人的心灵。
“人类同胞们,我们的前方可能是黑暗,但请记住,最黑暗的时刻,也正是曙光即将来临之时。我们虽然不知道结果如何,但是我们可以做的是团结一致,哪怕在人生最後的时刻,让我们努力一次。”
他最後的话,带着坚定的信念:“我不知道我们能不能战胜这一切,我们人类没有超能力,我们只是这宇宙中最渺小的尘埃,在宇宙的尺度中,我们可能连夸克都不如,可是我们却坚定地在地球上活了这麽久,度过了那麽多的磨难,我们经历过无数的战争与重建,罪恶与忏悔,死亡与重生,我相信上天不会就这样让我们消亡,要不然它就不会给我们送来科技,让我们制造出这座火箭,所以我会永远保持我的相信。”
最後的最後,他说:“谢谢你们,愿宇宙保佑我们所有人。”
说完之後,他又深深地鞠了一躬。
演讲结束,全场沉默。
记者差点忘记了提问。
可是很快,记者反应过来,立刻举起话筒。
“请问民衆应该如何相信政府?毕竟你们之前进行了隐瞒,如果你们这一次又撒谎呢?”
郑诗礼堂堂正正地站在记者面前回答问题,没有任何逃避,“为了弥补之前的过失,从这一刻开始,所有的信息将完全公开,包括火箭制造进程,以及发射过程,民衆们时时刻刻都可以监督。”
记者:“除了制造火箭,还采取了哪些防护措施?”
郑诗礼:“除了制造火箭以外,我们已经啓动了紧急应对计划,包括建立全球合作机制,调动所有可用资源。此外,我们正在加强对行星轨迹的监测,确保随时掌握最新情况。同时,我们正在准备疏散方案,确保在最坏情况下保护更多民衆。”
记者:“制造火箭的进展如何?能否按时完成并发射?”
郑诗礼:“火箭制造进程已经过了85%,我们召集了上百万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24小时不间断工作。如果人数充足,我们预计火箭将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并发射,相关进展将通过24小时直播向公衆公开。”
记者:“你的意思是现在人数不充足?”
郑诗礼:“是的,由于信息的曝光,一半的员工都走了,不过我们已经在紧急调派人手,我希望这些员工都可以回到岗位继续工作。”
记者:“如果极限号火箭计划失败了,我们是否有备用计划?”
郑诗礼:“我不得不遗憾地说,我们似乎没有太多选择,我现在只有坚定的相信我们的科学家,我希望这一次全人类可以握紧彼此的手,一起度过这次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