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孙女一个体面,也是应当。
景年还未出宫,便被皇上约谈,把赐婚的意思直接告诉了他。
“周家姑娘素有京城明姝之称,周太傅亲自教养,性情宽厚大方,学识过人。与你年纪正是相配。”
“当是你正妃最佳人选。”
景年心内大惊,面上却只有喜色,“多谢父皇恩典!”
竟然,,,真的被她说中。
周楚寻是他的正妃,要与他相伴一生,生活一辈子。
他确实有意与她结亲,只是还未有机会提出。
“只是,如今都已成真,她听了,会怎麽样呢?”
“永宁候呢,会不会,,,”
景年的心七下八下,又要装作无事发生。
又要与兄弟们嘘寒问暖装情深。
累得他,饭都吃不下。
另,趁着宗亲王戚朝中重臣都在,皇上与他们谈论半天。
废除太子当天,两道旨意从皇宫传出。
一道是封王的旨意,发到四皇子殿下景年的府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第四子,景年,谦逊恭谨,俊秀笃学,颖才具备。事国军,甚恭,事父母,甚孝,事手足,甚亲!事臣仆,甚端。今,特册封为靖王!钦此!”
“谢恩!”
景年带着皇子府衆人,三跪叩首,领旨谢恩。
另一道圣旨是赐婚旨意,被天使送到了周太傅的府上。
周楚寻都没有听清楚圣旨上说得那个人到底是不是自己,
“淑慎温良,勤勉柔顺,克娴纯粹,特赐婚于皇家第四子景年,新封靖王为靖王正妃。”
她是靖王正妃。
衆人的恭喜声,祝愿声,直到从周太傅的身边回来,一直连绵不绝的响着。
她的娘亲直接多发了三个月的份例,父亲无比荣耀,马上便大发帖子,宴请宾客。
这道赐婚的圣旨被放于周家祠堂的祖宗牌位的正中。
“咱们周家,出了王妃。光耀门楣,福延万代。”
她面上带着大方端庄的笑,仪态万方的回应着衆人,心里有种不合时宜的茫然无措。
灵犀扶着她,并没有多说什麽,她觉得姑娘并不高兴,但是,也也一种好像并不意外的平静。
从前赵三姑娘说过,姑娘与四殿下,是天生一对的时候,她们还是不信的。
姑娘这样的人,周夫人曾说过,皇上是年纪大了点,否则,姑娘入宫便是贵妃娘娘。
只是姑娘怎麽可能做妾,便是皇上的妾,她也不同意,周太傅也不同意。
当初太子妃的位置因为皇後的原因,定下了娘家的姑娘。
否则,周老爷也说姑娘也有可能是太子妃。
不过,凭着姑娘的命格,她嫁哪个皇子,,,那个人说不得便能一飞冲天。
只是,姑娘她心里喜欢的人,并不是他们啊。
月寒喜气洋洋,院里的下人齐齐来跪下呼喊靖王妃安,她直接撒了一盒子的碎银子。
“都沾沾咱们家姑娘的福气。是王妃,是王妃啊。”
周楚寻不敢人前露出半分异色,只是当天色渐晚,夜色笼罩着人间,她才把人埋进被里,嘴里吐出一个名字,望舒。
到了第二天,京城里得到消息的亲戚朋友们都纷纷来恭喜她,或是送礼物,让身边的人传达自己的祝愿。
只是从早到晚,没有她的。没有祝福,没有礼物。
月寒人後不满,“连个样子都不肯装一装样,看来是真的恼上咱们姑娘了。”
“这关姑娘什麽事,是四殿下亲自求的,皇上赐的,又不是,,,”
灵犀制止了她,“主子的闲话也能说吗。”
“姑娘心里真在乎的是谁,你不清楚麽!”
姑娘知道,她一定很伤心。她肯定在家里难过。根本就没有怪过她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