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恰春归笔趣阁免费阅读无弹窗最 > 第92章 义举(第2页)

第92章 义举(第2页)

姜梨没想到他会如此尽心,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晏行看出她的心思,坦然道:“我离开平阳差不多十年,以前能够玩在一起的如今也生分了,难得我与姜姑娘投缘,便将你当做了我在平阳的朋友,难道姑娘不愿意?”

“能得将军这样的朋友,我自然是愿意的,只是”

晏行笑笑,站起身来,“既然姜姑娘愿意拿我当做朋友,那些客气话便不要说了。有你这样的邻居,日后我在平阳的日子也不至于无趣。”

姜梨看着他。

他的脸庞清瘦,五官立体深邃,说话时微微抿唇,越显得整个人坚毅却又孤独。

姜梨立刻便想起他扶着灵柩归来那日,被悲伤包裹的倔强模样,心里莫名涌上一丝怜惜。

“将军如何待我,我自然如何对待将军。”姜梨微笑道:“只是将军既然已经出了场地和婆子,剩下吃的用的便该我来出,将军不用跟我争。”

晏行笑笑,“就听姑娘的。”

到下午的时候,钱正鸿那边又送来三十多名匠人,全都是当初万花会上帮忙的。姜梨让顺伯租了几辆马车,将他们送去桃源晏行的庄子。

又让落英去集市上买了柴米油盐,从家里挑了几个动作利索的婆子,一起跟着过去。

翌日一大早,薛明珠便和姜梨一起去桃源镇。

这还是她第一次看到这片地,虽然知道这片地不错,但亲眼看到的时候,还是有些震撼。

“皎皎,这花圃若是按照你的设想建起来,怕在平阳也是能排得上号了。”薛明珠赞叹道:“这样的地,又平整,又溪水环绕,哪里去找。”

“日后再将溪水引进园里,再在这溪面上架一座石桥,都不知道有多幽静。”

“阿娘和我想到了一处,我还想在园子里堆一座假山凉亭,日后阿娘在城里住的烦了,也可到这里住几日看看花草,放松放松。”

薛明珠望着已经和她一般高,笑意盈盈的少女,欣慰道:“皎皎,你有这份心思,阿娘全力支持你。你说得对,女子不比男子差,与其将自己一切寄托在男子身上,不如成就自己。”

姜梨心里骤然一暖。

她就知道,阿娘和其他深宅妇人都不一样,她坚强能干,最难得的是,因为薛家没有男子,她从来没有因为性别原因让自己停滞不前。

晏行已经走了过来,“薛娘子,姜姑娘,所有匠人和材料都已经备齐,就看是今日动工还是择日。”

建房造屋总是要看个好些的日子。

姜梨笑着道:“阿娘已经找人看过,这几日都很好。择日不如撞日,既然全部都准备妥当,便今日动工吧!”

晏行笑笑,对身后工头一样的人道:“蒋五,你去安排一下,即刻动工。”

薛明珠含笑看向晏行,越看越喜欢,“皎皎能与将军做邻居,我也便放心了。”

“娘子是长辈,叫我晏行就是。”晏行笑着朝薛明珠行了一礼,“若是我母亲尚在人世,说不定还要让我称呼娘子一声姨姨。”

薛明珠一听,便道:“那我便托个大,你日后叫我姨姨就是,你若来薛家,我便如同辰儿一般看待。”

晏行笑着朝薛明珠再次行礼,“多谢薛姨姨。”

姜梨看得有些愣,实在不懂这是什么操作。

一百多名匠人,加上三十多个粗使婆子丫头,瞬间让宁静的桃源镇热闹起来。

接连几日,姜梨晚上回去早上再来,日日往桃源镇跑。落英负责厨房采买,以及若干杂事,忙得都不愿意回去了。

“姑娘,日后花圃建成,我便替你在这里种花算了。”落英毫不掩藏眼里的兴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锦儿故意挤兑她,“我可是要一直跟在姑娘身边,姑娘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落英白了她一眼,“这是姑娘的花圃我才愿意留在这里,若是别人的,便是请我我也是不愿意来的。”

两个丫鬟急着表忠心,姜梨有些哭笑不得,“你们各有所长,都是替我分忧。”

锦儿这才扬起下巴哼了一声,一脸得意的望着落英,“我的长处就是照顾姑娘。”

落英懒得跟她理论,只是说着这几日厨房的事,“平日里刘嬷嬷身手便算是很利索了,但面对这一百多人的饭菜,还是有些吃力。反倒是将军府上那些婆子,又勤快又利索,这几日幸亏有她们撑着。”

“你这几日好好记着,等月末了我们这边人手的月列是多少,也给她们多少。”姜梨嘱咐道:“虽然她们有将军府的月列,但这也是薛家的心意。”

落英答应了,姜梨又嘱咐几句,一行人便往正在建设的花圃那边走去。

自清明雨后,连绵十余日的晴日让工程进展飞快,转眼已至四月下旬

明亮的阳光下,“嗨哟——嗨哟——”的号子传出很远,百余名工匠分成四队平整土地,搬运石料,有条不紊。

姜梨站在木台上,看着这一切,忽然觉得眼睛有些潮。这是她亲手建起来的世界,带着泥土的香味,却比任何锦绣繁华都让人心安。

有了这个花圃,日后便可以靠自己过上想要的日子,而不是将命运交付到别人手中。

四月下旬,一支三十余人的队伍走进了平阳。

这支队伍一看便是风尘仆仆在路上走了多时。他们穿着短衫,面容黧黑,说着外地方言,不像是平阳附近百姓。

队伍中有六七十岁的老者,也有两三岁抱在怀中的幼童。他们一进城便四处打听秦王府的下落,说是带着万人血书,前来感谢秦王赈灾义举,让他们在去岁那场干旱中活下命来。

晏行趁夜亲自往太子府走了一趟,“太子不是一直在查找那批送往眉州的粮食下落吗?如今已经有眉目了。”

太子微微眯了眯双眼,“那批粮食究竟去了何处?”

“秦王的封地。“晏行淡淡道。

喜欢恰春归请大家收藏:dududu恰春归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