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享看向姜瑾辰的眼里藏着些微得意。
“战,定然是要战,但却不是此时而战。”少年丝毫不惧,声音清越,“此战当如淬剑——三年锻铁,十载藏锋。”
“今岁可在眉州大力屯田存粮,再以丝绸瓷器或者出高价换夷族战马,待夷族骑射废弛。同时招募流民凿渠引水,一则抵御眉州时常缺水之患,另外也建成了护城壕堑。”
“如此年,时机一到,便可一战。”
奎文阁内针落可闻,沉默几息,老者朗声笑道:“好个阳谋。小小年纪能有如此见识,实在难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姓甚名谁,又是谁家子弟?”
“学生姜瑾辰,原是承安伯姜衡之子。”少年举止从容,不卑不亢。
老者眼中诧异一闪而过,随即捻须笑了起来,“吾辈英雄出少年,不错不错,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他别有深意望了陆清源一眼,含笑起身离开。
陆清源起身原地恭送,等老者一直出了奎文阁,方才落座道:“下一组继续。”
姜瑾辰走出考场时,已是夕阳斜坠。
晏行慢步出来,递给他一个油纸包,淡淡道:“今日表现不错。”
姜瑾辰接过糕点,郑重行礼:“多谢将军所赠《平夷十策》”
“不用谢我,”晏行道:“你能将《平夷十策》化为己用,得到圣上赏识,靠的也是自己本事。”
撂下这句,晏行便淡然越过他往门口走去。
姜瑾辰怔了怔,却也并不特别惊讶。他早就看出那老者不简单,只是没有想到居然是文宣帝。
出得青山书院,薛明珠和姜梨已经等在外面。
看到他出来,两人一起笑着走上前来。
薛明珠也不问他考得怎样,笑着先将手里拿着的一竹筒浆饮递给他,“考了差不多一日,渴了吧?先喝口浆饮解解渴。”
待看到儿子就着竹筒喝了一气,这才又道:“我们也不用急着回去,不如就近找一家好点的酒楼吃上一顿,权当祝贺辰儿完成了人生中的一次大考。”
“阿娘就不问问我考得如何?”姜瑾辰笑着问。
“不问,”薛明珠回答的很坚决,“考都考了,如今好好吃顿饭最重要。”
姜梨笑着道:“瑾辰喜欢吃鱼,我们便去吃鱼怎么样?”
“好啊,”姜瑾辰附和道:“阿娘,我们便去清风门旁吃鱼,正好可以看看清风门的夜色。”
薛明珠一口答应,被儿子和女儿一左一右簇拥着上了马车,一起往清风门前来。
清风门位于平阳里城和外城的交界处,门外便是清波河。沿河两岸皆是店铺和酒楼,夜晚两岸灯火璀璨,倒映在碧波里,如同星辰坠落,如梦如幻。
薛明珠母女到了清风桥最有名的醉仙楼。
此时天色尚早,来的人还不算多。夷姑先去大堂掌柜处定了一个雅间,刚回头,便见两个戴着帷帽的女娘走了进来。
夷姑觉得两人有些眼熟,但一时没有认出来。
倒是两个女娘,看见夷姑微微一顿,便一起走了上来。
“夷姑,真的是你?”其中一个女娘一把将帷帽摘了下来,笑着道。
“韩姨娘?”夷姑亦是有些惊讶,“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我与姐姐在府中闷了好几日,今日约着出来逛一逛,没想到居然这么巧遇到了你。”韩素素快人快语,伸着头四处看了看,“夫人呢,她也来了吗?”
“夫人带着姑娘和公子一起。”夷姑笑着道。
“那无论如何,我们也要去跟夫人问声好。”韩素素拉着柳如烟,“夷姑请前面带路。”
夷姑将她们带到马车前。
两人站在马车旁,隔着帘子跟薛明珠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