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昨天的事情,蓝逸川是心怀愧疚的,毕竟是因为他,才让许依恋受到了牵连。
他昨天去关注了一下许依恋的社交媒体账号,下面很多评论都是在攻击她的,说她走捷径,拜金,还有一些很难听的话。
但好在许依恋看起来内心很强大,或许是因为她从一开始就会面对这样的情况,已经习以为常,能够做到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了。
她也并没有为自己辩解什麽,而是在等这场风波自然而然地过去。
“好啊。”
许依恋来小院差不多快一个月时间了,除了一开始蓝逸川带她去爬山看映山红之外,她都没再去看过其他的风景了。
两人先是去镇上吃了早饭,吃的是这边特有的那种细细的炒米线,许依恋吃的开心,难得地把一大盘都吃完。
蓝逸川开车带着她进了山,车子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而上,两边满是翠绿的树木和竹子。
“你看,路边上的那些都是山核桃树。”
“我还是第一次见,以前只吃过山核桃,没想到小小的一颗山核桃,树能长这麽大。”
许依恋对周遭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山核桃可是我们这里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小时候我们这边的学校每到九十月份家里收山核桃的季节,还会放几天假。”
“竟然还有山核桃假?”
“也不算是假期,因为都要帮着家里干干活的,不管多大年纪。不过,後来就没有了,现在都是请人来收核桃了。”
蓝逸川回忆着小时候的事情,不禁来了兴致,继续道,“还有那个是香榧,那边是梅子树,已经结出小小的青梅了。”
“那岂不是可以拿来泡青梅酒?”
“当然了,这个时候,也差不多快成熟了,不过山上气温偏低,可能还会晚一些时候才能成熟。”
一说到时间问题,蓝逸川心里就不舒服,总感觉他们在一起相处就像是每天在倒计时一样,他不喜欢这样的感觉。
“我老家那边没这麽多树,山上大部分都用来种茶叶了。”
许依恋把视线从车窗外收回,继续道,“李白有两句诗你应该晓得吧,‘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我老家就在那边。”
“我还以为你是宁城人。”
“不是,大城市里机会多一些,我只是不喜欢待在小县城而已。反正我老家到宁城开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也不远。再说了,我也没什麽家人可牵挂的,这样挺好的。”
“你很小就离开家了吗?”
“高中毕业以後去宁城读大学,然後就没怎麽回去了。”
“那我们还挺像的。”
蓝逸川不禁想起自己也是十几岁就去到异国他乡,开始了独立生活。
两个曾经被命运伤害过的人,在拼命地在彼此身上寻找着共同点,仿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走得更近一些。
“哪里像了?你那时候至少是衣食无忧,我就不一样了,不管是高中还是大学的时候,一有空就要去给老师开的舞蹈班去当助教,就为了给自己赚点学费和生活费。在别人看来,舞蹈可能是引以为傲的特长,在我这里,却成了谋生的手段。”
蓝逸川见她提到了伤心的往事,不想让她不开心,便打岔道,“路上还有差不多半个小时,你要不要睡一会儿?”
“我才不要,难得这样的好天气,而且路上风景这麽美,我怎麽舍得在这大好的春光里睡觉呢,这不是浪费时间吗?”
说着,许依恋从包里拿出相机,开始拍素材。
“你还真是时间管理大师,这都不忘拍素材?”
“没办法,我背後没有公司运营,全靠自己那点流量,不勤快点更新,怎麽行,现在跟我同样定位的博主太多了,竞争激烈,总要另辟蹊径,来点人无我有的东西才行。”
“想不到你还挺有想法的。你的账号做的很好,所以你不用太焦虑。”
“这不是焦虑不焦虑的问题,主要在于,我没有安全感,什麽都要靠自己,或许你应该也有过这样的感觉。”
蓝逸川重重地点头,他当然会有这样的感觉,从出国开始,包括後来回国创业,他全都是靠自己。
当然,不可否认,是妈妈把他带到了另外一个更广阔的圈子里,让他可以站在别人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度,但从读书开始,他每时每刻都是靠自己努力打拼,才有了现在的地位。
终究,里子和面子都是靠自己挣来的。
“之前听你讲,你还喜欢做公益?”蓝逸川有意无意地引出了这个话题。
“嗯,每年都会去做志愿者,还要捐一些物资,比如给山区的女孩子捐一些经期用品,给留守儿童捐书什麽的,有时候还会给他们义务上舞蹈课。”
“你真的很有爱心,孩子们一定都很喜欢你。难怪之前你在小院的时候,能把那群熊孩子搞得服服帖帖的。”
“因为我有经验啊,我不是说了吗,我初中的时候就开始帮着舞蹈老师带学生,那时候我自己都还是个半大孩子,却要强迫自己成熟一点,那个老师的舞蹈班有很多小朋友报名的,时间长了,我就知道怎麽拿捏那些小屁孩了。”
说到这里,许依恋有些口渴,她从包包里取出保温杯,那里面是临走前蓝逸川给她泡的蜂蜜柠檬水,她喝了几口,润了润喉咙,继续说道,“其实,我想做公益,就是单纯想要帮助那些曾经像我一样陷入困境的小朋友,只可惜,我能力有限,等以後赚大钱了,我一定要做更多善事。”
“那就祝你早日梦想成真了。”
蓝逸川送上的是最衷心的祝福。
“借你吉言,不过说真的,这次出来,我真的有点不想走了。”
蓝逸川听了这话不禁心头一紧,很想知道她接下来的理由。
“怎麽就不想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