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父是庶出,郑帛进士及第后外派出去,两家人的来往变得更加稀少,但大伯父听闻小小年纪的郑柏景丧父,心中百感交集,将他养在家中,衣食住行比起自己的亲儿子有过之而无不及。梅尧臣念着往日和郑帛的情谊,也将他留在身边悉心教导
许栀和迟疑了下,然后从箱子中多添了一双。
三人为同窗,梅丰羽有了,自然不好厚此薄彼,左不过一双手套。
最重要的是,还好陈允渡只有三位同窗。
陈允渡接过四双手套,放在书案前最显眼的地方,准备明日一早带过去。
吃过饭后,许栀和并没有闲下来,而是招呼方梨和良吉过来。
“明日,方梨带着手套去汴河大街那边的菜市,良吉则去国子监外头转悠,如果有人问起,你们就说六十文一双。”
这东西毕竟新鲜,直接摆出来,未必有人舍得花这个钱。
两人原先还有些不知道如何处理,后来许栀和说:“你们少说,多抬手,一定让人看得清,要是有人问起,只说保暖,六十文。”
方梨和良吉互相配合着练习了几次,褪去了一开始的紧张,渐渐变得熟稔起来。
许栀和看着方梨两眼放光的样子,真觉得她到时候会忍不住站着吆喝。
也没什么不好。
商量完毕,三人各自分开,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既期待着明天能快快到来,又怀揣着一种莫名其妙的担心……
他们,能成功吗?
第52章潘楼“我们家主人请你过去。”……
第二天,在许栀和与方梨、良吉紧张兮兮准备卖手套的时候,陈允渡带着许栀和的嘱咐来到了梅府。
今日梅尧臣要上朝,到下午才能腾出时间,他先去拜见了刁娘子,说明了来意后,将两双手套一道交给旁边的丫鬟。
丫鬟将东西呈上去后,刁娘子拿起来所谓的“羊毛手套”细细打量,也不知道怎么制成的,摸着绵软轻巧。
她微微颔首,朝着陈允渡笑:“栀和有心了。”
陈允渡又一俯身,才退了出去。
到了书房,梅丰羽已经早早坐在那儿等候,看见他过来,眸子亮了亮,“陈允渡,你怎么现在才过来?”
这可是他第一次来的比陈允渡要早!可惜小叔父没空,不能亲眼见到这一幕。
陈允渡忽略了他话语中的沾沾自喜,将手套递给他,“栀和要我带来给你的。”
梅丰羽接过手套,看了两眼,就知道了手套的用法,他立刻有样学样地穿在自己的五指上,没想到这东西看着轻薄,但是保暖效果却出乎意料的好,他爱不释手地搓着,语气有些惊叹,“这是弟妹做出来的?这手也太巧了吧?”
陈允渡想起家中的那一张书案,微微抿唇笑了。
她的手确实很巧。那张书案他原先还以为是许栀和买的,后来中秋绘灯皮,他才发现那张书案是栀和亲手绘成,当时他虽然没有说什么,却将这件事牢牢地记在心上,此后对待桌案,更加小心仔细。
梅丰羽看着陈允渡忽然垂眸浅笑,忍不住打了个哆嗦,看到这样的陈允渡,还怪有些诡异的。
他正准备美滋滋地离开,忽然发现陈允渡的桌前还有一副手套。
心中的警铃忽地拉响,梅丰羽的双脚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控在原地,他目光认真地看着陈允渡,“另一双给郑柏景的?陈允渡,我帮你转交给他吧。”
他说完,不等陈允渡反应,立刻伸手拿起了那一双手套。
顶着陈允渡不解又诧异的目光,梅丰羽硬着头皮说:“你今日不是要重新写《宝元河东路震频论》吗?你就不要分心了!”
陈允渡目光落在梅丰羽身上,沉静又幽深,梅丰羽忍住心中的不安,故作淡定的回看他。
想来是他脸上那行“为你好”的意味太过明显,陈允渡微微点头,算是同意了梅丰羽的请求。
栀和交代的事情都已经做完,陈允渡没了旁的事,沉下心开始作文。
梅丰羽站在他的身后,半响,叹了一口气,走到了门外的长廊上坐下。
他不想给。
……
与此同时,另一边方梨和良吉的买手套计划,正在稳步推进着。
许栀和乔装了一番,在汴河大街上挑选着适合摆摊的地方,但是一眼望去,除了鳞次栉比的商铺,占道经营的小商贩几乎把所有空隙都密不透风地围住了。
她刚准备在卖菜蔬的小摊贩旁边站定,一开始小摊贩还以为她来买东西,态度颇为热情,直到看到她从袖中拿出东西,意识到她也是摆摊挤空间的,顿时变了脸色。
许栀和赶在他开口斥骂之前灰溜溜地跑走了。
现在才卯时三刻,但汴河大街已经没有了空位,要是想占据一席之地,只能第二天起的更早。
要是有自己的铺面就好了。许栀和看向对面高大的樊楼,眼底闪过了一抹怎么也藏不住的羡慕。
在等待的时间里面,许栀和遇到了一个走街串巷的货郎,她想着或许可以约一个零售商寄卖,但货郎狮子大张口,要二十文一个收。
许栀和没应,耐下性子慢慢等待。
差不多一个时辰后,原先那个卖菜蔬的小摊贩才挪开了位置。新鲜菜蔬到了秋冬卖得紧俏,他离开后,许栀和看准时机抢了上前,其余两个落后一步的商贩面面相觑。
看着挺文静一人,跑起来倒是比兔子还快。
许栀和没有理会那两个落后一步、只能继续寻找下一个摊位的商贩心里在想什么。她将布铺开,把手套摆上去。
一摆上,立刻有人围了上来。
是一个妇人,她梳着利落整齐的包髻,看到许栀和面前摆着的手套,长松了一口气,“刚刚我看国子监外面那人手上带着这个,他说要往汴河大街走,可算是找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