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里,杨公明在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一甲后欢呼着退出人群。看到路边停着一辆马车,而车上坐着的,正是林大人。
杨公明此时已被喜悦冲昏了头脑,高兴地奔过去,“林大人,我中了,我中一甲了。”
林听也跟着笑了:“恭喜恭喜。”他觉得还是有必要再敲打敲打杨公明。
“不要忘了你之前的承诺,入了朝堂,要好好为皇帝、为百姓解忧。”
杨公明再次保证。
林听终于满意地点点头,“我还有事,就先走了,你快回去准备殿试吧。”中举只是通过了科举入仕,而还有最后一关直面皇帝的殿试,决定能做什么样的官。
此时挤在榜前的人群里,一个世家子不可置信地看着榜单,
“怎么、怎么会?那答案可是爹给我找的几名大儒一起写的,怎么可能没进?”
他惶惶走出人群,却看到刚才那叫嚣着中了一甲的人站在一辆马车前,同里面的人说着什么。
他走近几步,突然发现那车内坐着的人在他去南相寺上香时见过。他刻意靠近,看清那学子的长相,瞬间睁大眼,那人不就是当初在南相寺的病秧子?
这时同伴出来找他,“齐兄,你怎么出来了,没事儿,咱们下次再考。”
被叫住的人指了指前面,“那车里的人很眼熟。”
那同伴觑着眼看了片刻,“那就是这次会试的中正官,你考场上睡觉肯定没见过。”
中正官?
这人冷笑,“好啊,原来这么早就开始了,”他捅捅旁边的同伴:“你说若是中正官跟学子勾结,暗中给学子透题,让皇上知道了,会怎样?”
那同伴惊讶:“不可能吧,中正官的选用都是最严格的。”
“哼,我可听说这次的中正官可是皇上从外面不知哪儿带回来的,能有什么本事。”
他愤愤盯着马车:“你们等着。”
第62章第六十二章泄题
放榜结束,林听回去第二天就递交了请假的条子,狠狠请了好几天。
他本来抱着请到就赚到请不到也没损失的心态,结果当天下午赵德海亲自来了他府上。
“圣上说这些时日林大人辛苦了,给林大人批了假,让林大人好好休息。”赵德海笑眯眯地说。
“咱们圣上想念林大人得紧,让老奴给林大人送了赏赐来。”
赵德海拍拍手,一列宫人进门,在林听眼前列成一排。
林听一一看过去,什么钻石、人参……加上此前裴行简时不时赏给他的那些东西,他这儿都快成皇宫的第二个仓库了。
不过谁会嫌钱多,林听欣然收下。
“多谢赵公公跑这一趟。”
赵德海笑着挥了下拂尘,露出洁白的大牙,“老奴为圣上做事不幸苦,只是林大人有事没事可要多去圣上跟前转转。”
转转?林听想着那个场景,心头一热。
“哟,林大人脸怎么红了?”
林听赶紧收回心思,“没事,突然有点热。”
一旁的张吉看了眼雾蒙蒙的天,这都到深秋了,他恨不得将外衣裹上两圈,哪儿热了?。
赵德海送完东西便离开了。
林听目送离去的身影消失,转身回到院子里,看着满院子的赏赐,心头小小荡了一下。
“张叔,将这些都放进小库房。”
张吉应下。小库房就在他家大人的院子里,平时放一些大人贵重的东西,将这些东西放进小库房,倒也显出他家大人对这些赏赐的珍重。
此后几日,林听睡了吃吃了睡,除了偶尔出府逛逛,其余时间就窝在府里喂喂鱼、浇浇花……日子过得好不惬意。
期间杨公明想来探望,但林听早就对外称病不见客,没见到人便又回去了。
每日张吉都要来汇报外面的情况,会试张榜结束,这几日皇帝就要忙着殿试,排出最终的名次。
“京城内各大酒楼都出了压状元的活动,只要压中了状元,就免除这几日在酒楼的一切费用。”
此时林听正逗着草棚里的兔子,闻言便说:“那你也去登仙楼下个注。”
张吉问:“那下谁,听闻如今状元人选最受欢迎的就是言丞相的孙子,我们也下注他吗。”
林听起身摇头,“不是,我下注杨公明。”毕竟在原时空里,他就是此次科考的状元。据说这人不仅文章写得好,在殿试时更是一鸣惊人,提出的见解让当朝丞相都忍不住叫好。
“杨公明?那是谁?”张吉听都没听过这个名字。
林听:“放心,就按我说的去压,输不了。”
张吉见他家大人信心满满,只得压下劝解的话,算了,钱是他家大人出,大人开心就行。
殿试在张榜后的第八天。
林听前一天晚上看话本看得昏天黑地,第二日睡到下午才醒来。
一出门就见张吉急急忙忙跑进来,“林大人,中了,我们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