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让外戚再次伟大百度 > 第37章(第1页)

第37章(第1页)

“帝王之学,当在明伦、应典、知民、顺仁、赏罚、惟贤……”

不知是谁暗赞了一句由衷的“好”,梅相也含笑点头,再看其余人,皆是至此都觉殊色惊艳,乃佳品中之最佳。

礼部的唱卷官见诸位大臣神色惊艳,也打起十二分精神,读得字字脆若罄玉,果然是好文章,条理分明不说,文辞句读极佳,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又留余韵,待到最后,唱卷官更是全情投入,字正腔圆为整篇文章落于响遏行云的尾声:

“……臣诚以言冒,请陛下永安。臣谨对。”

此音落下,徐照白也知这必然是状元之属。

再看自己的老师梅相,也怡然文辞之中。

“太后。”梅砚山款身移步长拜道,“臣奉诏承旨,代圣行试,惶恐不安,今觉此文可预点一甲之魁,还请叩问太后懿旨。”

梅砚山走得是流程,太后和皇帝在这里,他确实是实际最终执掌本次考试之人,但问还是要问一问的,一个擅专的名头即便落在辅身上,也不免有些压人。

面对梅相的谨慎,梁珞迦欣然道:“圣上年幼,尚不能断,梅宰执受先帝之诏,上可谏皇帝之过,下可言百官之失。为国取士国之大计,哀家与皇儿全凭梅宰执做主。”

沈宜轻轻碰了碰姜霖,半瞌睡的小皇帝如梦方醒,啊了一小声,想起母亲的叮嘱,在沈宜的示意下适时开口:“梅宰执全权代朕钦点即可。”这样郑重的话语,以孩童稚嫩音色伴随困倦黏糯的声音,颇有趣味。

在场大员多是年长者,不说儿女都已成人成家,大部分也都为人祖父,无不心想小皇帝也算心性定性极佳,一个五岁多孩童,这般枯燥之事就这样乖乖坐了几个时辰,加上前面还有如此多混乱,也还是乖巧懂事,太后的确好教导,皇帝也是可造之君。

梅砚山顿,再拜,这才示意将此卷悬挂于一甲吊架的正中。

梁珞迦很想大口喘气,但她知道自己不能显示出半点对这张试卷的关切。

冥冥之中,她觉得这一定是哥哥的作答!只有哥哥才会在如此严肃端重的考试里,说出只有她才能体会到的亲厚温情,这是哥哥想对霖儿说的话,是一个舅舅的由衷之言,只有她能听出试卷里的期许和盼望。

一定不会错的!

“此文当真雅正。”徐照白此刻也忍不住遇见心仪文章的评议,“越是科举文章,越要颂应典懿、辞必清铄,二者做到之一,便可称为上嘉,此文二者皆占,当为上上。”

徐照白是真心的言语,他看过梁道玄会试和省试的文章,也知道想从两篇文章就分辨出行文的印象基本不大可能,与其硬要寻找,不如顺其自然,若是梁国舅真有这个本事,那这连中三元他也担待得起。

余光之中,自己的老师梅砚山正远远望向那篇已然吊起的文章,似乎在思考什么,接下来所有试卷的诵读似乎也索然无味,唯有一篇确有过人之处,可要胜过此篇,二者确有天渊之别。

最终,梅相略微调整了二甲的人士,又问了问其他众臣的意见,在大家都无有异议后,崇宁二年科举的最终名次敲定。

众臣向皇帝与太后叩拜,念诵万岁千岁,请示本榜是否可以明。

姜霖如梦方醒,赶忙道:“宣。”然后又回到呆滞的瞌睡状态。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望向那一摞被锁住的真名试卷,等待誊录官对照座次,拿原本答题人亲自书写的卷子,替换誊抄后的文章。

揭晓次序按照甲别,一甲当然最先。一甲之中,状元为,誊录官取卷,核对再三,之后再传下一人,三人如此一遍,共同肯,誊录姓名,以御赐殿试专用的金色龙鳞细刃挑开糊名纸,挂于木架之上,盖住誊抄的文章。

因还未得皇帝的亲赐,状元此时只能称为廷魁,礼官前趋三拜,扬声道:“启禀圣上太后,第一甲第一名廷魁已展名,为京畿道帝京人士,梁道玄是也。”

第43章君子一诺

殿试考生接到传召,返回集英殿正殿听候圣宣。这是科举最后结果出来前最后的折磨,虽已确定人人进士及第,一二三甲待遇又各有不同,怎样的前程如何的命运,一张卷子几个时辰,数十载光阴的笔耕不辍在这处尘埃落定,说没有任何波澜那是不可能的。

按照入考时的位次,众人一一站好,叩见皇帝与太后。方才的座位都已撤下,殿内光明洞彻宽阔恢弘,在正前方,除去方才的禁军外,多了穿红罩甲的七人,依次站在御前台阶之上,自高往低,最后一个几乎是在考生面前。

七人手无长刃,只以单手于背后按刀,刀柄所刻已非睚眦,而是鳌龟,上挂红绸三条,各缀太平通宝三枚。

这是传唱的殿礼卫,一套全身从头到脚都是讲究的行头只有殿试后圣上钦点进士及第才得以看见。

梁道玄站在人群当中,隔着高低不一的同榜,远远也看不清其他。他入殿时就紧张张望,确认殿内的禁军够不够用,万一一会儿刺客还有同党,来不来得及护驾?

对于自己的成绩,梁道玄处于有些自信,但也不能十成把握的当中,用自己师傅陈老学士的话说,殿试要信命,最到极致,有时一字之差,也要看皇帝龙颜晴雨。况且今次并非龙颜,谁又知道梅宰执如何判令,其余大人又是否有不同的见地?

他已经做到了最好——无论是从考生角度还是从舅舅角度,此刻便听天由命吧。

周围的呼吸声显然在压抑中愈急促,安静的殿内,只听沈宜一声:“进,一甲三名策论。”

三张试卷在一个托盘内,程稚卿程侍郎托呈上阶,由王希元王尚书接过,放在皇帝姜霖面前的御案上。

这工作本来该是礼部尚书曹嶷的。

梅砚山此时拜道:“请圣上用玺。”

所有官吏齐声:“请圣上用玺。”

玉玺对于姜霖来说过于大个,他看着沈宜打开金丝楠木的函匣,取出那方剔透莹润的玉印,露出为难的神色。这是姜霖第一次用印,方才他过于开心,第一次主动开腔,表示要自己盖玉玺。

皇帝要自己加盖自己的印鉴,没人敢说不。但问题来了,皇帝在前面比量了半天,还是不知道怎么拿是好。

“梅宰执,请您协理,助圣上一臂之力。”

帘子后悠悠飘出来一句懿旨,梅砚山拜伏后,起身引导姜霖双手捧出玉玺,助他寻得落玺的位置,在最后下压时,梅砚山的手却收了回来,不敢僭越多触。

姜霖全身的力气都使在手上,脚恨不得踩在御案上使劲儿,可他一点也不觉得累,也不知是兴奋还是其他,细腻的汗珠正在他小小的鼻尖上汇集,这一盖用了好久,待到沈宜也捧至垂帷后,太后加盖凤玺再捧出,一甲三名的卷子便有了无上至高的荣耀。

姜霖眼巴巴看着卷子,见梅相举起,听他扬声道:“宣,第一甲第一名,京畿道梁道玄。”

在场考生再安静,心中也是炸了锅的错愕。

这还是本朝第一个连中三元之人,众人见证历史诞生,要说与有荣焉,还是因自己成绩尚未落地,忐忑仍旧,不至于此。但思及梁道玄那史无前例的身份,顿时心中多有钦敬慨叹,人都说富贵催心志,谁料凤凰自锦绣中,亦不留堕俗尘。

梁道玄第一遍听自己的名字被一句句由在场的官吏与礼官依次传达,由远及近,轻飘飘又沉甸甸入耳,伴随鸣罄七声,惊起梁尘。

这样听来,自己确实还是很厉害的。

即便冷静沉着如他,迈出第一步时也有些飘飘然的不真实感,待站至第一位殿礼卫面前,与人对话他才回到不那么蓬松的感官当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