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她父亲因为不合心的工作回家後疲惫得近乎冷漠的状态,还是疲于生计的母亲总是略过她的想法,或者注意到了她也只是说“你已经不小了,懂事一点,看隔壁xx哥哥就很懂事啊。”
她的童年好像一片干涸的田地。
她自小这样干涸着,也不觉得痛苦是痛苦。
只是认识到了其他小朋友,才有了惊奇的心情。
“为什麽他们的爸爸妈妈是这样的?”
“为什麽小孩可以一起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去游乐园?”
“她刚刚摔坏了杯子,为什麽不会被骂一天?”
惊奇後知後觉演变成了羡慕,甚至一点点嫉妒。
于是懵懂的树苗擡头,开始想为什麽天不下雨。
知道原因後,长岛萃很快接受了这一点。
父母的冷漠与疲惫都与自己有关,自己也算得到了报应。
或者也有归还不足的地方,没关系,她以後再还上。
现在最主要的是解决两个问题。
一个是如何与现在的父母相处。
现在经济危机已经度过,家里经济已经不困难了。
只是在长岛萃幼时形成的相处模式并没有那麽容易被扭转。
尽管她的父母已经不忙了,有时还会有些小心翼翼地想接近她,长岛萃看出了这一点,刻意找出合适的相处时机,却没有办法交流,好像只能说一说“为什麽穿这麽少”
“多出去走走别天天呆家里”
“名次又下滑了是为什麽?”
这样有些窒息的话题。
长岛萃有些迷惑,她不太喜欢这些话题。
这让她有些难受。
第二个问题,她好像患上了严重的失眠。
国小时就有一些,晚上一个人在房间不敢睡,蒙着头可能要等半个小时才能睡过去。
国中好像严重了一些,已经到同学看到黑眼圈都会问一问晚上去干了什麽的程度。
长岛萃知道失眠大概也和第一个问题有关。
要解决。
虽然不知道办法是什麽,老师也没有教过,父母更是没有教过。
但是要想办法找到。
长岛萃其实是个路痴,因为小时候父母不怎麽带她出门而找不到路,又因为她找不到路而不让她一个人出门,恶性循环下,她已经习惯把自己关在一个狭窄房间里了。
她喜欢把窗帘全部拉上,房间小得只能摆入一张床,她就窝在床的角落里拼命吸取着知识,她什麽书都看,从纯文学的新戏作派到精神分析学到佛学义理——最後她找到了那本——一切的开端。
遇到那本书时正是长岛萃沉迷于在宗教中寻找答案的时候,在看佛经时也在网络上结交到了一位年长的信教的女士。
不过比起和她聊佛教本身,她的世界观让长岛萃觉得有些意思。
她觉得佛教中的轮回是存在的,人的灵魂选择了自己下一世的境遇,然後在人世轮回间不断磨砺着自己的灵魂,当灵魂质量达到临界点时就可以升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