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雍王举办简陋的登基典礼,正式称帝,过上快活日子。
不过真正登位,尝过人间繁华,体会皇权,这位新帝就不满足于简单的食色欲望,他想要更多,完完全全地掌握世间最大权力。@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摆在他眼前的阻碍,正是他儿子,刚刚册立的太子。
新帝初登,并非所有人都支持太子,从前得罪过太子的官员或老皇帝的遗臣,以及左右摇摆的墙头草,他们愿意支持已经登位的皇帝。
故而这些人聚在新帝身边,揣摩出新帝对太子颇有微词,这时就有人在新帝身边煽风点火,挑拨皇帝与太子之间的父子关系。
弘文馆学士曾与还是平江王的太子结过怨,一想到太子将要做皇帝,他此生再无出头之日,当时就慌了神。
他趁着太子尚未登基,投皇帝所好,挑选几个美人给新帝送去,讨他欢心。
熟络以后,学士对新帝说:“圣上,外面传说不少风言风语,说圣上能够登位,是太子出了大力气,还有许多官员只登太子门,却不前来拜见圣上,独尊太子,完全没有把圣上放在眼里,微臣为圣上愤恨不已。”
新帝闻言微微恼怒,不过那些传言倒是说的没错,他确实是父凭子贵,借儿子的力顺利登基,无可反驳。
见新帝默然,学士继续煽动道:“如今大部分官员眼里只知太子,而不知圣上,甚至不久以后就会逼迫圣上禅位,倘若圣上不愿,他们宁以圣上性命相威胁,如今狂悖之臣,他日岂不是要同等相待太子,逼宫称帝,将这江山改作别姓!”
新帝心里咯噔一下,做太上皇舒坦是舒坦,无忧无虑,但毕竟手里没有权力,想做什么要看他儿子的脸色,憋屈得紧。
此外,太子冷漠无情地逼迫父亲,实在令人心寒,父子亲情又能维系多久?
新帝听进学士的话,为自己考虑,立即正襟危坐,谦逊问道:“请学士帮朕谋划。”
学士勾起嘴角,眼里精光闪过,道声冒犯,上前附在皇帝耳边,低声说:“先发制人,斩草除根。”
新帝面色煞白。
太子党视皇位为他们的囊中之物,哪怕他儿子没有逼宫禅位心思,那些替他奔走筹谋的人也不会善罢甘休。
新帝坐在冰冷的座椅上,下定决心。
学士悄悄从新帝这里离开,回去立即吩咐左右侍从退守门外,不许任何人进,自己合上门,快步走到书案前,写一张字条,开窗放飞鸽子。
信鸽飞至襄武,卫明王三十八代世孙孙宝安得到消息,总算安心,新帝与太子不和,他们才能有机会。
孙宝安刚看完扬州传回的消息,一个人疾步走进来,只见这人身量不高,看上去颇为瘦小,但胜在短小精悍,额头饱满,鼻梁高隆,都说他这是贵人面相。
如果徐茂在场,一定可以认出他。
此人就是踹女儿下车以方便逃亡的那个渣爹,前几局平定乱局的天下之主,沈起元。
当时孙宝安起事遭官府镇压,队伍被打散,死的死,伤的伤,孙宝安幸运逃至鹿城,遇到沈起元。
二人极为投缘,相谈甚欢,沈起元还想把大女儿徐茂嫁给孙宝安,孙宝安推辞说他已有妻室,育有两个儿子,沈起元也丝毫不介意,改说自己女儿可以做妾。
孙宝安见他如此真诚,将自己的经历全盘托出。
沈起元敬重他敢于反抗朝廷的不公,官府前来搜查孙宝安行踪时,他将孙宝安藏于家中,替他掩护。
未料,有人举报沈起元与一个陌生面孔有来往,引起官府注意,预备抽调人手返回徐宅寻查。
幸而沈起元喜好交际,朋友多,有人立即给沈起元通风报信。
沈起元急忙收拾东西和孙宝安、岳父和女儿坐车逃跑,他妻子徐明珠出门去吃钱娘子女儿的满月酒,躲过一劫。
逃跑途中,马车负重大,跑不快,迟早要被官兵追上,沈起元狠心把两个女儿推下马车。
孙宝安被沈起元的举动感动,拉着沈起元就承诺,以后富贵,必不忘他今日恩情。
成功逃脱以后,孙宝安打着卫明王的旗号重募兵马,沈起元便跟着他一起做事,帮忙筹谋划策,得到孙宝安重用,封做西军大将军。
“殿下,是扬州那边来信吗?”沈起元张口问道。
孙宝安点头说:“正是,果真如你所料,皇帝和太子有罅隙,稍微挑拨,立马便翻脸。”
沈起元道:“先在扬州拖着他们,给太子登位之路增添波折,如此才有我们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