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云徊数落:“这是在你同事的面前,你怎么这么没正经的?”
他继而又关切道:“你们的项目主题,还没有想出来吗?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尽管说。”
袁恒宇如实回答:“想了很多种方案,有本地化的电商平台,有协助电商创业的app,还有助农app。我觉得都很普通,不符合繁星的主题。”
萧云徊细品袁恒宇严阵以待的样子,居然还想思考繁星的专属主题,忍俊不禁。
袁恒宇见他笑得很是好看,有些迷醉,问:“你为什么笑?”
“我笑你啊,”萧云徊满怀宠溺:“认识你的时候是个问题宝宝。一天到晚,有那么多的小问题需要我回答,现在也成为独当一面的大人了。好神奇啊!”
……沉默片刻。
“你刚刚说的话,再说一遍?”袁恒宇骤然灵感喷发。
萧云徊不明所以:“我笑你,认识你的时候是个问题宝宝?一天到晚……”
“问题宝宝……后半句是什么?”袁恒宇难得打断他讲话,脑回路不知拐到哪条十八弯的山路上。
“有那么多的小问题,需要我回答?”萧云徊只得懵懵懂懂回忆,老老实实作答。
“我知道了!”袁恒宇如梦方醒。
这一声“我知道了”音量明显增加,不远处,杨童、黎菲菲、秦琳和李诚全都被吸引了注意力,见到袁恒宇转过身来对大家宣布:
“我知道我们要做什么了!”
“问与答!”
众人:“问与答?”
袁恒宇:“嗯,问与答。”
项目名称:问与答——虚拟陪伴app
项目内容:设计一款轻量ai对话器(主要以手机端为主)
目标群体:聚焦弱势关怀
留守空巢老人定制:每日提醒,方言模式,子女模式。
留守妇女定制:闺蜜模式,法律常识科普,情绪疏导。
留守儿童定制:哥哥姐姐伙伴模式,睡前故事,课本朗读。
精神障碍(如自闭症)用户定制:“高容错”提问模式,重复跳跃提问回应,永远温和回应。
主要功能:陪聊,提醒,讲解家乡新闻琐事,科普知识等。
设计立意:让沉默的人被听到,让孤独的人被陪伴。
【五人分工计划表】
项目负责人产品+运营(袁恒宇,外援萧云徊)
任务:研究用户(针对不同用户画像,做简单访谈)。
落实方案:萧云徊访谈,袁恒宇记录与录入。
对话系统开发:博三黎菲菲
任务:介入已有ai对话接口,返回回应。
app开发前段:研三杨童
任务:实现大字图标和语音按钮,简化手机操作界面。
语音播报:研三秦琳
任务:把ai回答变成语音播报。
后端数据:博三李诚
任务:接入已有base,快速起后端。
预计开发时间:六周。
预计测试时间:两周。
任务经由袁恒宇分配完毕,众人开始紧锣密鼓地各司其职。
开发的第二周,在萧云徊基于繁星的老人与妇女的访谈样本中,他们发现,本地用户语音识别不准、指令不清晰的问题尤为显著。
袁恒宇迅速将问题整理为用户语言特性文档,提出建立“关键词兜底逻辑”。
黎菲菲因此调整ai接口调用逻辑,加入“模糊匹配+关键词提取”策略。
好不容易走顺,紧接着他们又发现,已经极简的操作界面,还是会产生不可避免的误触,试运营时尤其老年用户反馈:语音和录入的按钮操作不够简便,造成误差。
李诚立刻观察后台日志,发现甚至产生了同一用户一分钟内重复出发语音录入高达五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