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人也附和道:“以前不是你们公司牵头,也有其他公司做过这种送货下乡,我就合作过。人流量确实能带一点给杂货店,但漏件错件那些事搞得乱七八糟,一个件一丢,完全不够补窟窿,最后都找我们麻烦。”
周边七嘴八舌漂浮着各种赞同和反对声音,有人说:“这个项目对快递多的村是个利好,但我们这些偏远村一年到头没几个件,还要人守着,是不是浪费大家时间?”
还有人说:“是利好又怎样?最后变成分蛋糕任人唯亲,后续也没人给我们培训告诉我们怎样做?我们会有什么收益、什么风险,有人说之后处理起错件漏件来最麻烦,还有可能赔钱。你们公司不给我们保障,我们老百姓得不到收益啊!”
林超虽说从事快递行业多年早已和各路人马打过交道,但如此以第三方公司领导的立场处理基层多方纷争,还是头一遭。
这些人里面涉及村干部和地头蛇,他更不知道这背后盘根错节有多深,会怎样不利于后续开展工作。
他内心试图运筹帷幄,却被你一眼我一语围困得手足无措,只得一直安抚:“你们慢慢说,一个一个说,我们记下来,回头一并处理。”
人群中突然传来一个响亮而有些傲慢的声音,力压群雄:“现在也不是按闹分配的年代了,繁星目前正在设计几套线上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成型后,网点选址从候选、选拔、培训上岗、问题件处理、年度考核,清退流动的所有流程,都会纳入到系统当中,一切都会公开透明化。”
众人闻声望去,见一气质绝佳的中年女人漫不经心发话,却又句句切中要害。
在一阵揣测这个女人究竟是何方神圣的声音里,有人对薛伊宁的论调提出质疑:“怎么做?说是那么说,没见到有人已经马上要给自己侄子了吗?”
薛伊宁看一眼林超,再看一眼萧云徊,见此二人一时也被她这种调子很高的架势弄得无言以对,遂提出自己的方案:
“可以做成积分制,通过几点:网点地理位置的通达性、网点当前的资源可用性、网点的服务辐射范围、居民反馈度四个方面做出一份详细的积分考察表格。”
“通过给四个指标建立出不同权重,比如通达性40%,资源可用性30%,其余两点各15%。随后对各个指标进行细化,比如资源可用性细化为,是否已有成型的基础设施,水、电、网络的配套完善程度如何。每项指标建立一个0到10分的考察表格。”
“通过各指标得分乘以其权重,算出每个候选的总分,公开排序。这并没有什么不容易做到的。”
薛伊宁的回复掷地有声,混乱的场面由于她清晰的思路竟然瞬间安静下来。
有人救场,林超自然很高兴,他回过头去观察萧云徊动向,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他甚至从萧云徊的眼神中读出一丝认同,难怪原本十分抵触薛伊宁的萧云徊,直到现在还未出言阻止。
这时,南岭村那位“地头蛇”再次跳出来:“问题是,不是每个人都认为这是个香饽饽,像我们村,就没人想做。”
与他同阵营的声音立马又被撩拨起来,纷纷表示赞同:“对!对于快递不是香饽饽的村,你说这些也没用啊。”
薛伊宁反问:“你们现在快递都不能到村,不想快递到村变得方便吗?”
几个刺头一时间被她反问住。
南岭村的“地头蛇”迎难而上:“我们可以不收发快递。如果有快递,也可以像现在这样到乡镇拿,没必要专门腾出一个人去收发一年也不会有几个的快递。大家都没时间,要忙着打工挣钱!”
“既然要打工挣钱,村级快递点就是一个现成的岗位,你们怎么不知道把握机会?”薛伊宁再次反问。
林超见此机会,赶忙补充:“的确,这个岗位会有固定工资每月三百,其他的会通过快递订单按单量提成。随着三级物流体系的成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收发快递,这个提成的前景也会越来越好。”
地头蛇似乎并没想过还有岗位工资,些许偃旗息鼓,但仍然问:“一个村,每天零零星星几个件,还指着每个月三百的收入活吗?出去随便打个工都不止这点。”
薛伊宁回得不紧不慢:
“本来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就是为了普及中国农村的电商覆盖,等到完全覆盖了,消费习惯自然会被培养起来。你能用手机点一点就买到东西,何必再去集市买?这反倒利好你们偏远的村子。”
“等大家都习惯电商购物了,还能进一步促进村子的电商创业,收发本就是一体。如果盘活了村子里的电商创业,很多人压根不需要去打工,就能挣到相应的工资。”
众人哗然。
电商创业如今在农村已是势不可挡,越来越多出现在嘟音和慢手上的农村网红翻红获利,没有人不想这种机会下一个垂青的就是自己。
见无人再有异议,薛伊宁接着说:“繁星目前正在打造线上物流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