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荣看着元保儿,她身上的红披风被风吹起,卫荣仿佛又看到了当初那个英姿飒爽的女将军,孑然独立,风骨傲然。
“走吧,咱们回家。”拉着元保儿的手,卫荣温柔道。
第二天,西齐帝拖着沉重的身子,在朝会上下了旨,传位于五皇子瑞王,并追封郑贵妃为孝敬皇太后,陪葬帝陵。
卫荣登基后,先是封发妻元保儿为皇后,养母魏皇后为皇太后,又放出了被圈禁的陈王与端王,并下令从南越调集兵马。
之后又发布了清缴以左相和九皇子为首的叛军。
陈王与端王被放出来后,早就没了当初争夺皇位的心,见卫荣不仅没有难为他们,还重用他们,自然心里越发的恭顺了。
再说朝臣不解为何卫荣会从南越调集兵马,等从北境传来北周大军压境的消息后,才知道了缘故。
第65章二圣临朝(完)
数百年来,北周人蛮横,每到冬日必会举兵南下,侵占东元与西齐的北境,使两国北境的百姓苦不堪言,且北周人生性残暴,不仅抢夺粮食,还时有屠城之举。
此次因着东元与西齐相继拔出了北周埋在两国的暗线,一时间两国群情激奋,加上北周人又大军陈列北境,卫荣继位后,决定与东元联手,主动出击,此次不仅要打退北周人,还要将他们逐出北境,彻底解决边境的问题。
元保儿奉命挂帅,领着从南越调来的士兵出征,任命代金与代戈为左右副军,玉衡为军师,东元还是秦樱带兵,这次举两国之力,势要将北周人彻底驱逐,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战争,赢则两国安,输则北境无。
当知道元保儿亲自挂帅后,西齐的官员还有反对声,直到元保儿提着手里的红缨枪在朝堂上走了一圈后,才没人敢说话了。
冬日本不宜出兵,可北周人等不急了,而元保儿则是等太久了,严冬腊月,元保儿一袭铁甲黑袍,手执红缨枪跨坐在缀雪上,卫荣高高的站在城墙之上,身边是西齐的重臣,卫荣端着一碗烈酒,高高的举起又重重的摔下,元保儿自然懂卫荣的意思。
所以她将红缨枪高高举起,大声喊道:“出发!”
卫荣目送着大军远去,直到没了影子,等他转身看到晋王还在远远的看着大军消失的方向后,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坚定道:“放心,她们会凯旋归来的。”
元保儿领着大军急行,前面是代金率领的元保儿直属封地的军队,押送辎重粮草,后面是元保儿带着的三万南越精兵。
当初之所以元保儿能在西齐的朝堂上说动了那些大臣由她挂帅,可不只是因为她的武力威胁,更重要的是她身后有军队。
“元”字帅旗高高升起,玉衡与元保儿并行在帅旗下,远远望着前方,道:“元帅有何打算?”
元保儿与玉衡对视了一眼,慢慢道:“千里奔袭毕其功于一役。”
玉衡静静的看着元保儿,半晌,道:“可北周人陈兵北境,咱们怎么绕开他们去北周王庭。”
元保儿看了眼身后的军队,道:“将这些人分出来,从封地上的军队与南越的士兵里各自抽调五千人,我带着直接绕去北周,其余人由你与代金领着,与北境的宁国公汇合,同秦樱一起正面发起战争,最好拖延住时间。”
“我与代戈,领着这一万人直奔北周王庭,现在是冬天,兵马经不起长时间的磨耗,一定要快,咱们不比北周人长时间生活在严寒地上,所以冬天行军,其实我们没有优势,所以只能出奇招,打快战。”
玉衡叹了口气,最后道:“我明白了。”
由此,代戈快速的分出一万人来,由元保儿领着,趁着黑天的时候,偷偷的与主力军分开,从后面绕去了北境。
元保儿将手里的虎符扔给代金后,看着身后的人高声道:“全体上马,跟我走!”
代戈跟随在元保儿身侧,黑夜行军本来就很艰难,但好在元保儿对这次的计划准备充足,代戈又秘密的来往北境与京城数次,将北境的路给摸了个一清二楚。
奔袭千里,她们终于踏上了北周的王土。
得益于当初秦国公留下的关于北周的地图,虽然模糊,但好在经过元保儿的不断修缮,已经勉强有了雏形。
指着这幅不太完善的行军图,元保儿带着大军如愿的摸到了北周的王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