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料此举正中那怀有不轨之心的东阳太守下怀。
谢红叶与她身边跟随的百余人,虽说不是各个身强力壮,但也是以一敌十的好手。要对她们下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这百余人。
就在东阳太守苦寻解题方法时,谢红叶等人阴差阳错地自废臂膀,送上了门。
既然送上了门,又何必将其拒之门外?
得到谢红叶等百余人的东阳太守翻了脸,他将那些百姓都骗入城中,围在城墙一角,命城防军随意射杀,想置他们于死地。
“谢红叶怎么会轻易看着同伴惨死在自己眼前?”说书人到这里语气一顿,在众人的起哄声中,他接着道:“那谢红叶仿佛有如神助,突然飞了起来,她抬手一挥,那些官兵就全都死在了她的刀下。”
“随后那谢红叶率领百姓离开东阳,前往鲤门。鲤门知府听闻了谢红叶即将到来的消息,他怕得要死,连夜闭紧城门,不允许任何人放她们进来。”
“前面说过,这谢红叶的性格就是如此,她要做的事,谁都不能阻拦。”
谢红叶带领百姓直接杀了过去,大破城门,无人能挡。处置了鲤门城的那些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后,谢红叶整理队伍,前往嘉广。
嘉广是去往京城必须走的一条路,无法绕开。
同东阳、鲤门一样,嘉广听闻了谢红叶的消息后,远远地将城门锁了起来。
这嘉广可不是东阳、鲤门这样的小城所能比拟的,单就城防军,比东阳和鲤门加起来还要多,更何况这里还有朝廷派来的军队——谢红叶等人的消息,早就被传到了京城——这是专门对付谢红叶的军队。
谢红叶面对嘉广时没有退缩,却反常地没有强攻,完全没有面对东阳和鲤门时的气势。
“就在大家伙儿以为谢红叶怕了的时候,到了夜半,谢红叶却突然命人敲鼓整军——这是为什么?”
那说书人卖了个关子,引起众人的不满后,他才往下说。
“原来啊,这嘉广城中起了内讧,朝廷派来的军队和嘉广城的城防军厮杀在一起,都说对方与谢红叶暗中勾结。谢红叶如何怎么知道今晚会发生这些事情的?”
“只有两个答案。”
茶座中一男道:“那谢红叶未卜先知!”
“她暗中挑拨的!”
说书人微微一笑,“具体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但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大家也都清楚,谢红叶利用这个机会,成功拿下了嘉广城。这一战战况激烈,谢红叶损失得十分惨重,与她一起离开观音山,前往京城讨公道的百姓们全都死在了这些人手上。”
“安葬了乡亲们的谢红叶悲痛欲绝,这时谢红叶终于明白了一个事实。”
“什么事实?”有人追问。
——谢红叶不可能成功抵达京城的。
“之前种种拦路行为,谢红叶认为是这些贪官污吏自作主张,想要谋得高位。嘉广城发生的这一切令她改变了这个想法。她和那些百姓们只是为了给自己讨回一个公道而已,凭何让征南将军带着两万兵力前来嘉广,害得那些含有冤屈的百姓尽数惨死。”
“这一切分明是有人授意!”
说书人的声音愤慨激昂。
“谢红叶是这样,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欺压我们的那些贪官污吏几时得到了应有的处罚?顶多不过是放逐他地,几年之后再调回来。”
深知这个道理的谢红叶歇下了前往京城的心思,她做出了另一个决定——造反。
她最终还是被那些人逼着走上了他们想要谢红叶走上的路。
下定决心的谢红叶在嘉广城中招兵买马,甚至不需要谢红叶付出什么,听闻了谢红叶的事情、同情那些饱受冤屈的百姓自愿加入谢红叶的阵营,这样做也是为了他们自己,世人苦狗官久矣。
一时间,谢红叶的队伍空前壮大。
谢红叶带着自愿加入的百姓和投降了的官兵,离开嘉广,直接北上,一举夺下了德阳、德阴、长平这三座城。
“如今,这谢红叶就在我们长平城中。”
说书人最后道。
与谢红叶有关的事早就传遍了大江南北,长平城也不例外。
谢红叶攻入长平城,最欢喜的莫过于这些百姓,他们平日恨的贪官污吏全被谢红叶杀了干干净净,与她有关的讨论更是甚嚣尘上。
各个茶馆说书人舍弃自己平日的内容,转而说起谢红叶来。
想搭乘这股东风,多赚几个钱。
“我有一点疑问。”
有一个茶客开口道:“那谢红叶既然出身土匪,为什么那些乡亲愿意追随她?你是不是漏掉了什么东西?”
另有一人附和:“是啊,追随一个土匪,这些人难道不担心谢红叶是别有用心吗?土匪和贪官污吏又有什么区别?不过一个明着抢,一个暗着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