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密的叶子已经窜得很高,边缘有些微微发红,正是香气最为馥郁的阶段。
她挽起袖子,动作麻利地开始采摘。
薄荷叶收了满满一大筐,堆在院角阴凉处晾着。
白潋直起腰,抬手抹了把额角的汗。
她环视着自己的小院:略显低矮的屋子,墙上还有雨水冲刷过的痕迹。
小汪趴在不远处,伏棂在逗它。
角落里堆着她收来的各种果子和晾晒的食材。
一个念头,如同种子破土而出,越来越清晰地在心底生根发芽:
家里,似乎真的可以筹划着,起一座新的房子了。
不再只是遮风挡雨,而是更宽敞、更坚固。
“伏棂。”白潋郑重道,“我要盖新房子。”
意思不言而喻,之前白潋说等等她…现在时候到了。
念头一起,再也按捺不住。
第二天天刚亮,白潋揣上干粮,直奔匠人坊。
匠人坊嘈杂喧嚷。
白潋一头扎进人堆里,她找到面相敦厚的都料匠□□打听。
一番仔细盘问下来,心越沉越重。
人工饭食算一起就要十五两打底。
青砖是大头,门脸墙加墙基至少要备一万多块,一文半一块算下来又是二十七两。
瓦片、木头、衙门税费杂料零零碎碎加起来已经要六十两。
虽然早有准备,白潋仍旧深深叹了口气。
必须盖,就要盖。
新房的模样早就刻在她脑子里。
在伏棂和其他人的帮助下,几天后,一个老窑场被白潋找到了,咬牙买下第一批青砖。
紧接着,她七拐八绕,淘换到了结实的木头。
……
白家家要盖新房子了!村里哪藏得住秘密?
消息像长了翅膀。
村里头最近叽喳喳的讲的都是这个,说白潋起大运了,如今十九岁还未到就已经要建新房了。
以前那些嚼舌根的说闲话的全都闭上了嘴,按照这个趋势来看,说不定他们以后还要托白潋帮忙呢。
更何况眼见着,白潋和伏棂的关系越来越好,他们不愿意得罪伏棂。
还是少说几句比较好。
周顺这个懒汉羡慕得牙痒痒,想说几句有的没的,但谁不知道他的那个心思?
他的话还没来得及完全说出口,就被其他人给堵了回去。
在一个选定的黄道吉日。
白潋早早起来,将平日里放酒瓮和果子的小木桌仔细擦拭干净。
她动作轻快地摆上祭品。
人群渐聚。
三婆婆拄着拐杖,由张铁扶着,笑眯眯地站在最前头。
伏棂早就到了,“黄道吉日,动土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