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十里人家两岸分 > 第27章(第2页)

第27章(第2页)

白潋比划翻炒的动作,大声说道,“这波棱菜炒腊肉最是下饭,先把腊肉煸出油,再下波棱菜快炒,撒把蒜末和小米辣,出锅前淋点香醋,酸辣开胃得很!”

“俺家没腊肉咋办?”挤在后排的汉子挠着头问。

白潋眨眨眼,脑筋一动,又说,“那就试试波棱菜鸡蛋汤!把菜切成小段,再放个蛋,加水煮开后下菜,最后撒把葱花,连喝三碗都不够!”

她叫卖几声,人群骚动起来,有几个人已经开始摸铜钱。

白潋却不急,又举起半根波棱菜梗,“还有这菜梗,用盐腌出苦水,拌上辣椒油,就是爽口小菜!配着米粥吃,指不定比酱菜还香!”

话音未落,竹筐边已经排起长队。

没过几下,波棱卖了个一干二净。有人甚至问能不能预定明天的菜。

白潋摇摇头,“我们这菜,都是新鲜的,我昨天刚从地里摘的,可如今已经没了,我下次来得是下个月了。”

剩下的人遗憾地走了。

白潋蹲在牛车旁,数钱。

铜钱在掌心叮当响,串成六串多,每串一百文。

白潋赶回了村,径直去找伏棂,就在刚刚,她已经想到了一个主意。

她打算再买两亩地,雇王丫帮她,这样种得多,收得多,卖得多。

这样可以尽早打开名气,以后就算她不卖菠菜了,卖别的寻常菜也有不少人来买。

白潋跑到伏家,问她这个主意怎么样。

伏棂用帕子给她擦汗,心中暗暗思量白潋说的这件事。其实白潋想得不错,可如果仅靠卖波棱攒口碑,挣得不算多,也不算稳,毕竟天底下如今最不缺的就是农民了。

但她又想,白潋种的菜和她吃过的其他家的相比,的确是要好吃不少。

伏棂用帕子拍拍白潋的脸,问,“倘若能找到一个酒楼专收你的菜,岂不更省事些?”

“确是如此,可镇上的酒楼,早有了它们自己的供货渠道,那些供菜的,都和酒楼有几分关系。况且镇上没几家酒楼。”这个办法,白潋之前就想过,可那时她才十岁多出头,老板们都把她当小孩看,谈生意也谈不成。

“原来如此。”伏棂若有所思,她心中也有了个主意。

这百福点心铺开了有将近五个月,她经营得很成功,每个月纯利有二十到三十两,生意特别好的一个月,甚至有将近四十两。

等她再过几个月,自己说不定可以考虑开一家酒楼。

只是开酒楼要花的钱,可比一家小商铺多得多,地契、建楼、装缮、工人伙计厨师和厨具桌椅,都是要钱的。

这些全都加起来,至少也得四百两。这事得从长计议,况且她应该不会选在乌镇开酒楼了。

乌镇只是个小镇子,沈念的本庄又在这里。她现在和沈念算是关系尚可的朋友,照她前几天和沈念的交谈来看,沈念估计也是想慢慢开些别的行当。

她得把酒楼开到大镇子去,最好在驿站或者集市旁,人来人往的。

可这样一来,本金只会多不会少。

这些都是后面的事,伏棂揉了揉太阳穴,听白潋继续说要再买两亩地的事。

她是赞成的。

但白潋想买什么样的地,好田坏田还得她自己多多把关。

大虞朝,里正负责核实土地交易是否符合规定,进行监督,记录交易信息以保证赋税征收和户籍、土地台账一致。

经批准后,买卖双方订立契约,注明土地位置、价格等,由公证人见证,再至官府备案纳税换“红契”。

伏棂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她担心的就是,这陈平安是里正的儿子,就怕他趁机从中作梗。

白潋心想也是,狗改不了吃屎的,如果陈平安出来闹事,她可不会吃哑巴亏了。

第19章真欠揍

白潋花了点时间打听消息,很快就找到了两亩离家里还算近的田地。

村长虽然不像里正那样是个官,管不了签订登记一类的事,但他消息灵通。

不管是村里村外的,只要有人想买地卖地,本村的村长都清楚得很。

在村长的牵线搭桥下,白潋和卖地的人见了面,双方谈得都比较愉快,最终谈妥了三贯六百文的价格。

原本白潋还以为起码要四贯呢,但那人着急要钱,想着三贯多能接受,便爽快地成交了。

接下来就是去找里正给签订契约。

找里正公证核实,虽没有规定交什么中间钱,但民间常以酒食、少量金钱作“谢仪”。

白潋和卖方都准备了一点,约好第二天一起过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