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日照小说>移舟中的移是什么意思 > 第85章 江北十三舵 黄葭耐着性子有事河(第2页)

第85章 江北十三舵 黄葭耐着性子有事河(第2页)

清江厂的二门大开,黄葭快步往外走,赶去赴约。

庭外,林湘坡迎面进来,撞见了她风风火火的样子,蓦然伸手拦住。

“有事?”

黄葭耐着性子,“有事,河道上的事。”

“河道上的事再急,说句话的工夫总有。”林湘坡双手抱胸,眼眸中蕴着怒色。

黄葭一怔,只皱起眉头。

雨打庭花,枝叶簌簌而响,伴着衆人进出的脚步声,此起彼伏。

雨廊下,林湘坡看了她一眼,似有迟疑,末了,长叹一口气,“我知道,上回落水中箭,你手上落了残疾,心里一直不痛快,但事情都过去几个月了,你也该缓过来了。”

黄葭斜靠着廊柱,缄默不言。

林湘坡瞥了她一眼,负手身後,“河道上征调的堤夫就快到了,米粮也须安排好,听闻你近来与淮阴焦家走得近,这回的粮丶总不能借不来吧。”

黄葭擡眸看向他,目光淡然,“借粮的事,我已有安排。”

林湘坡一怔。

暖风吹起她湛蓝色的衣袍,是一身通袖妆花麒麟段袍。

女袍袭用袍带,仿照品官补服在胸背部缀补,与品官常服相似,是逾制的袍服,自正德年间兴起,後世屡有禁令,然丶渐成风尚。

林湘坡望着她肩上的麟爪,眉头微蹙,“御史钦差就快到了,你既然跟他有过节,就要收心,别让人家抓一些芝麻大小的事来上秤。”

黄葭低头看了一眼身上的麒麟,应了一声。

风声忽止,摇晃的风灯渐渐停下。

林湘坡看了她许久,目光落在她的右手臂,目光中闪过痛惜,“你是吃这碗饭的,先前漕台说了,下个月再请扬州府的大夫给你瞧瞧,像这样提不起重物,还是不行。”

“多谢。”黄葭神情复杂,昨夜陆东楼已然拆穿了她。

林湘坡语重心长道:“你原是个懂分寸的人,靠手艺吃饭,手受了伤,心里过不去那道坎,是人之常情,但总这样意志消沉丶昏昏欲睡,干什麽都提不起兴致,便是磋磨自个儿了。”

黄葭听着,摊开右手掌心,却见那十指相扣的红痕竟仍未淡去。

林湘坡转过头,见她目光低垂,似乎又是一副出神的样子,“想什麽呢!”

黄葭蓦地擡起头。

林湘坡对着她摇了摇头,长叹一声,扭头往廊外走去。

雨下一阵停一阵,淮河水已有暴涨之势。

黄葭戴着斗笠,飞身上马,左手握缰,沿着河道向西行去。

教林湘坡耽误了一刻钟的工夫,如今已到午时,估摸这会儿过去,待行到河口处,河道两边的棚子恰好放粥,人群熙熙攘攘,正是拥塞之时。

她心中烦闷不已,快马扬鞭。

清江浦建在清河沿岸,向东是总督漕运部院与淮安府衙,向西是武家墩丶乌头镇一带,再向西,就要过洪泽湖。

淮安府河网密布,许多路丶单走陆路是走不通的,黄葭明面上是去洪泽湖与河官交接事宜,实则在差事了结後,还要过洪泽湖,去一个叫桃源乡的地方,中途几次换船,但湖上也不是时刻都有船夫摆渡,因而,每回去都要算好时辰,这就成了陆东楼口中的“出入愈发匆忙”。

细雨下在湖里,乌篷船交错而过。

大湖之上,船夫的号子声时而低沉,时而高亢。

黄葭到桃源乡时,已是酉正时分,街上人潮涌动,摊贩叫卖声不止,下了渡口,她一身湛蓝色袍服,大片绣纹熠熠夺目,走在人群之中甚为惹眼。

“黄掌事。”两名河工迎面走来,与她并排走在人群中。

黄葭从钱袋中掏出了几十枚铜钱,又与二人分开。

天色阴沉,她一路往巷子深出走,身上钱袋缓缓瘪了下去,俨然一个散财童子。走到西南角的一家医馆,她环顾四周,转进门内。

馀庆堂内,蜡烛点了七八根,满室亮堂。

此地是十里八乡最实惠的医馆,整日来往看病抓药的人不胜其数,黄葭自打落下“残疾”,便顺理成章地成了常客。

底楼,小厮正给人抓药,来买药的客人交错往来。

黄葭径直走向称药的地方,掠过长长的队伍,到了柜台,往称药的铜盘里扔进一颗木贼丶两颗桃仁。

“你这人怎麽这样啊!”正在等称药的人瞪了她一眼。

柜台上的人扫过铜盘里的药材,连忙赔笑,“您别急,”说着,他又看向黄葭,“今天的药在二楼。”

黄葭神色微变,转身走出乌泱泱的人群。

天色昏沉,二楼的灯火并不亮,四围是一股淡淡的药香,比之底楼的喧闹,这里安静异常。

走过两室中轴的拱门,里面一抹绿衫隐在昏暗中,黄葭微微蹙眉,脚步未停。

那里头的绿衫女子却猛地转过头,眼前寒芒一闪,是一柄金属制的鲁班尺。

她阔步跟上,声线冷极,“你怎麽才来?”

“有事耽搁了。”黄葭掠过她,往里堂走去,湛蓝色衣袍隐没于黑暗中,显出一派沉肃之气。

邵练嘴唇绷紧,强压下心头怒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