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每年还在向外扩张。
这些没办法耕种的盐碱化土地,大多数位于水源稀缺的干旱地区。
例如眼前的荒漠农场……
找不到大量淡水资源,用于淡水排盐,稀释土壤盐分,用于种植盐水稻等作物。
也有人想过要种植盐地碱蓬等吸盐植物。
但这类作物对盐碱耐受程度有限,又因为降水量稀少。
植物既要对抗盐碱又要对抗干旱。
种出来的作物还只能当饲料,经济价值极低,自然没人愿意主动栽种这些植物,
最近一次,省内主动申请荒地种植盐地碱蓬的人。
还是四年前一个本地老板,对方最後亏了四千万及时止损,汉川省便再也没有人想重盐地碱蓬了。
可现在不一样!
湖州农大团队培育出了新品种聚盐植物!
看着放眼望去,红彤彤一片看不到尽头的红色盐角草和赤色噬碱蓬。
汉川省领导深吸一口气,目光灼灼看向刘建国:“刘主任,这份资料我看了,但我还有几个问题想问问。”
省领导咳嗽两声,努力压下心底喜悦,郑重询问道:“这两种新培育的聚盐作物,虽然抗旱吸盐效果非常好,但研发成本,种植成本如何?是否能大面积推广?有没有什麽技术要求?”
“你们算过改造一亩重度盐碱地和极重度盐碱地,大概需要多少钱吗?”
“另外,你们种在农场入口处的其他新品种抗旱作物,听说汉辉连锁超市愿意用每斤25的价格进行收购,那麽这些新品种抗旱作物又是否能大面积推广,提高农户收入呢?”
省领导询问好似机关枪。
刘建国还没回答第1个,对方已经接二连三抛出了五六个问题。
话里话外四个关键点:
种植成本如何?能推广吗?好推广吗?能带动农户收益吗?
“领导,这新品种都是我校许同学自主研发出来的。”刘建国满脸骄傲。
“研发成本并不高,且比起普通同类作物,它们各方面抗性更好,更强,种植难度均有所下降。”
“但由于新品种作物目前还在实验阶段,暂时无法进入新品种专利审核流程……”
刘建国瞅了省领导一眼,故作为难道:“没有专利的品种,小规模种植无所谓。但大规模上市种植恐怕不行。”
“所以两三年内恐怕很难大面积推广……”
种子专利既是对研究人员权益的保护,也是推广种植上市的凭证。
许穗培育的新品种作物,虽然各项数据十分优秀。
但若无意外,想拿到种子专利,仍需按流程三年後再说。
刘建国便想趁此机会,问问是否能特事特办。
“这样吧……”
两名省领导相互对望一眼。
其中一人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沉吟道:“原则上,新品种审核流程确实需要按规矩处理,但……事情涉及民生问题。如果要再等两三年就太浪费时间了,我们完全可以考虑特事特办。”
“老程说的对,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这些新品种作物数据非常亮眼,但我们等得起农户等不起。”
另一名省领导翻开材料,点头道:“但我们可以先组织省农科院专家团队做个现场考察,如果专家们审核通过,那麽我们完全可以考虑开啓绿色审核通道。”
省领导冲着刘建国和许穗两人笑笑:“毕竟时间不等人,总不能让利国利民的好技术就因为程序卡在这吧?”
“谢谢几位领导~”许穗和刘建国两人一起感谢。
旁边衆多湖州农大师生满脸羡慕的看向她。
尤其农学专业的学长学姐,心底更是嗷嗷直叫。
同为农学生,你咋这麽秀呢?
秀儿你快坐下,让我们摸摸你那小脑瓜,吸点才气啊啊啊~(д′)
为啥他们的毕业论文不是被牛啃,就是被虫咬?可小学妹还没毕业,创建了自己的农场基地,还能申请自己的种子专利!可恶(〃>皿<),好羡慕~
“说起来,许同学小小年纪能培育出这麽多新品种作物,有什麽诀窍吗?”面对能干实事的年轻人,省领导们十分和蔼,笑眯眯和许穗聊起天来。
他们边走边观察整个荒漠农场,哪怕晒得汗流浃背,依旧满脸高兴。
“唔……”许穗眨眨眼,面不改色道:“大概是运气好吧。我去年在七峰山抓虫,发现山里有座庙,庙里云雾缭绕,看见了一个手持金色玉如意的神仙。”
“???”省领导顿住脚步,表情一言难尽。
他默默瞅了许穗一眼,欲言又止,想了想还是开口道:“许同学,封建迷信要不得,咱们得相信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