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
晚上休息的时候,如月正在给李世民和长孙皇後汇报今天的见闻,主要是针对王若的事情。
“哦,听你这麽说,这王若不仅有才学,还很会哄孩子?那个什麽海贼王的故事,当真这麽有趣?”李世民随口问道。
其实他也没对这个王若特别感兴趣,但是她毕竟培养出了几个状元,所以也不能轻视。
说不定,这是一个拉拢寒门学子的好机会。
天下初定,士族壮大,不仅经济控制在士族手里,连读书也控制在士族手里。
要想遏制士族,不让他们威胁到皇权,只能通过简拔寒门子弟。否则,这天下,这皇位,就不能坐得稳。
如果王若在,一定会觉得,古往今来,开国皇帝,或是有为的皇帝,都是那麽相似,如果李世民知道後世有个皇帝说过“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一定会引为知己。
不,不是知己,而是会立马铲除他。
怪不得皇上自称孤家寡人,一山不容二虎,就是有知己,也会因为相同的利益打起来,不是你灭了我,就是我灭了你。
“既然是个好苗子,就不要浪费在这些奇巧淫技上,明天,让她去弘文馆读书吧,朕倒要看看,这个王若,在大儒的检验下,是否有真才实学。”
如月答应着吩咐下去。
而我们的王若大人,听到这个消息,已是五雷轰顶,差点泪奔。
尼玛我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又上了三年高中,又上了四年大学,最後终于自由了,你竟然让我再去进学堂?还是跟一群小屁孩?
唐朝的学堂有什麽好学的啊?而且还是古文,自己自从高中毕业就没再学过古文了好不?况且繁体字也是在唐朝初学的,根本经不起大儒检验好吧。
早知如此,当初就应该练习一下颜真卿的书法,好歹能镇住那群大儒啊。
烦恼了一会儿,困意袭来,王若终于抵不住想睡,嘴里嘟囔着,算了算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什麽事明天再说。
一天的喧嚣终于归于寂静。
第二天,即将走进弘文馆的王若,给自己打气,“你可以的,你可以的,你要加油,刚把得,王若,你一定行的!”
“刚把得是什麽意思啊?”突然有人问道。
“啊?哦,呃,就是,就是加油的意思,你是?”王若回过神,一看,哦,是昨天那个少年,顿时放松了下来。
“是你啊,你陪太子来读书吗?”觉得自己要礼貌的问候别人的王若,开口问道。
“放肆,太子在前,你还不行礼?”一位胖胖的侍读怒声说道。
王若这才发现少年穿的是太子的淡黄色衣服,有些惊讶,但装作镇定的样子,行礼说:“微臣不知是太子,还望赎罪。”
“不怪你,昨天……”太子正欲说,被王若打断。
“昨天臣一直在医治九王殿下,不曾见过太子。”
“那就好,那就好。”太子以为王若这个神经大条的女孩又要抖搂出自己私自出来的事,没想到她装糊涂,这可真是帮了他大忙,看来她还是很有眼色的。
没和李承乾过多寒暄,王若赶紧跑到自己座位上坐好,因为她已经看到弘文馆里的一位老爷爷气的胡子都翘了起来。
按说,自己没有得罪什麽人吧?
那这老爷爷为什麽这个样子?难道不是针对我?
不管了,混过下课再说。
于是,王若就祭出了她的大法宝——跑神!
“这位学子,看你时而点头,时而垂涎的样子,一定是有所发现吧,不如,给同学们讲一下?”
谁?谁打扰我?我正做梦梦到全聚德烤鸭呢,谁搅了我的好梦?
呃,是夫子,就是那个孔子後人,孔颖达啦,听说是当世大儒。
“不敢不敢,学生只是想起了别的,不敢在尊师面前献丑。”
“哦,想起了别的,敢问小友想起了什麽呢?”那夫子又不依不挠的问道,满脸正色,但是一副充满戏谑的眼睛出卖了他。
好啊,想看我笑话,就是不知道是谁看谁笑话了。
王若的争胜心冒了出来。
“学生进学之时,曾万分愚钝,对离骚汉赋等是一窍不通,因此学习十分缓慢。後来,待学生长大,深知学习痛苦,于是,就自编了一本书,以此书教导府上人学字,认字速度虽不说一日千里,但也快过一般人。”
“哦,竟有此事?敢问小友,那本书是什麽内容?”老头又锲而不舍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