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第95章老式爱情
沈正峰回到京市已经到了晚上,他直接去服装店外等陈美玲下班。店外同样等了一个男人,年龄大概四十左右,看起来憨厚老实,沈正峰感觉这个人应该就是那个处长了。
没多久服装店下了班,陈美玲出来的时候已经到了晚上十点。那个男人先迎上去,“小陈同志,你下班了?还没吃饭吧。”
陈美玲说道:“还没有,不过我得回家做饭,家里老太太还等着呢。”
“那……”男人搓搓手,腼腆的问,“介不介意我去蹭顿饭?我也没吃,来的时候我路过菜市场买好了菜,可以去了直接做。”
陈美玲犹豫了片刻,最後下定决心似得说道:“行。”陈美玲说着准备往停车的地方走去。
“不行!”沈正峰从阴暗的地方走过来,他看了眼陈美玲,确定她没有生气,接着又带着敌意看着那个男人,“同志,抱歉,今天不方便招待你,我刚回来,我们还有事情要说。改天我们一起请你吃饭,咱们再好好认识一下。”说着他垂着手偷偷握住了陈美玲的手。
陈美玲拧了半天没有挣脱出来,她嗔怪的看向沈正峰,小声说道:“你干什麽,放开我手。”
沈正峰握的紧紧地没有放。
对面的男人看到後警惕的问道:“他是谁?是不是占你便宜了?”
看着这男人想上前动手,沈正峰也毫不示弱的对视着,陈美玲急忙站到两人中间,把沈正峰挡在她身後,“不是不是,你误会了,他是我一个朋友。”
“男朋友!”沈正峰在後面大言不惭的强调。
陈美玲听到“男朋友”这个称呼,瞬间脸红。就好像说“对象”这个称呼,是两个人大大方方合情合理的相处,可是说“男朋友”这个称呼,就带着一种亲昵和暧昧。
“你瞎说什麽呢。”陈美玲红着脸小声质问。
“我没瞎说,我在追你。”沈正峰声音不小,让对面的男人也听到了。
男人松口气,“既然还没有确定关系,咱们就是公平竞争,最後小陈同志选谁还不一定。”
“你赢不了我的,我在鹏城市委工作,我姓沈,你去打听打听我是谁。”沈正峰说完就拉着陈美玲的手就往路边走,“给我车钥匙。”
“你今天怎麽了?你要干什麽?”陈美玲担忧的问道,同时把钥匙交到沈正峰另外一只手中。两人没空关心身後的男人,陈美玲更关心沈正峰为什麽生气了。
沈正峰打开车门,牵着她的手送她坐进去,又给她关上门,自己坐到了驾驶座,“先回去,晚上有事跟你说。”
两人回到四合院,发现沈大娘已经睡觉了,给陈美玲留的饭还温在锅里。陈美玲把饭端回屋里,又给沈正峰拿了筷子,“快趁热吃吧,你有什麽事跟我说,是不是婷婷遇到危险?”
自从沈正峰说有事跟她说,她一路上都心神不宁,结果沈正峰守口如瓶,她只能把他带回来。
沈正峰咬了一大口馒头,“婷婷没事,我吃完再说。”
“嗯。”陈美玲坐在他对面小口的吃着,她不知道沈正峰葫芦里卖的什麽药,今天为什麽要说那些让人困扰的话。
没一会儿两人吃完了,沈正峰端着碗筷去厨房洗干净,然後又回到陈美玲的屋子里,一把将陈美玲的手握在掌心,“我想跟你搞对象,跟你结婚,跟你一起生活。”
“啊?我,你,你前妻不是准备跟你复婚?你来找我干什麽。”陈美玲心跳的非常快。
“我从来没有想过跟她复婚,我也不会同意复婚。”
“可是,我们都有孩子,如果做这个决定,孩子们不接受怎麽办……”
“我二十年前错就错在把别人的想法放在第一位来考虑,而没有把你放在第一位,当年我就应该硬着头皮跪在你家门口求得你父母的同意。那时错过了你,这次我不想再错过你,我只想跟你成家,结婚,其他人的想法,全都放在後面。”
“可是……你工作那麽有前途,我跟不上你的脚步,到时候会给你拖後腿。”陈美玲还在退缩。
沈正峰扶着她的肩膀,把她抵在墙上,又擡起她的下巴,跟他对视,“我只想跟你结婚,跟你过日子,跟其他任何因素都没有关系。你告诉我,你讨不讨厌我?”
陈美玲微微的摇摇头,紧接着一个热热的吻落在她的唇上。没多久她就软了腿,靠在沈正峰身上。
沈正峰直接将她抱到了炕上,这个四合院还保留着土炕的结构,为了冬天取暖方便,正因此现在也方便了沈正峰。因为土炕结实,不会发出响声。
事後沈正峰搂着陈美玲,轻轻咬着她的手指头,贴在她耳旁说着悄悄话,“还记不记得二十年前咱两那一次?”
陈美玲刚经过一场酣畅的运动,一只胳膊遮住眼睛,微微点头。
“那次之後,你是不是就怀孕了?”
陈美玲陷入沉思,“不确定,那次之後一个星期被关在家里,逃出去就被拐了,不过到了村里九个月就生了婷婷,还差一个月才足月,那时候挨过打,吃不饱,所以才早産的。”
沈正峰将她紧紧搂住,用微微冒出来的胡子摩挲着她的脸颊,“我们有一个女儿,非常优秀,非常争气,她长得像你,性格像我,她把你照顾的很好,你也把她养的很好。”
“婷婷?”陈美玲推开沈正峰,“你的女儿?”
“嗯。”沈正峰又将她拉到怀里,“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失眠了好几个晚上,我怕你们恨我,讨厌我,所以不敢告诉你们。可是我们女儿知道了之後,她好像很轻易就接受了,还很理解我,所以我在赌你也会接受我。本来我想着慢慢的靠近你,可是听说有人给你介绍对象,我就着了急,丢下工作回来找你,我怕再次错过你,所以,可不可以再给我一个机会,我想跟你过日子,等了二十年的日子。”